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2-09-25 10:23:58更新时间:2012-09-25 10:25:19 1

摘要: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勘察结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最主要目的,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直接关系到基础设计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包括方方面面,比如现场钻探、室内试验、原状土取样以及对现场进行原位测试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结合所勘测的地区经验,才能确保勘察结果的精准性。现就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过程;问题分析

Abstract: find out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the proposed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accurate geological survey results and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arameter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the most main purpose, provide the reasonable geotechnical parameter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basic design of the economy,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cluding aspects, such as the drilling, laboratory test, undisturbed soil sampling as well as to the in situ test, every link must cause enough attention and to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he survey areas, to ensure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precision. We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are simple analysis.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process; Problems analysis

1.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

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建成后的运用,而工程勘察阶段的控制,则是整个工程质量监督的关键点。而工程勘察也变的主要起来。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

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是按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工程评价,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搞好工程勘察,特别是前期勘察,可以对建设场地做出详细论证,保证工程的合理进行,促使工程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需要对工程的勘察设计进行编制,编制可行性报告,负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应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项计算应该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要进行风险分析,留有余地。真正做到科学地、独立地、提高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质量,才会对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

2.工程勘探过程中的问题

1.1“详勘”阶段资料收集工作不充分

众所周知,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为建(构)筑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而一些勘察单位在进场施工前,不认真收集拟建工程的基本资料,如拟建物规模、结构特征、结构类型、荷载分布、地面整平标高以及拟建物对变形有无特殊要求,从而无法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工程的针对性。

1.2勘察工作量的布置不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

规范中对勘探点的布置有明确规定,而一些勘察单位勘探点布置比较随意,不沿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也不论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如何,就把孔距定在规范允许的上限;勘探深度不从基础底面算起,使一般性勘探孔不满足最小孔深的要求;桩基工程勘察的钻孔应控制的深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当建议的主要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或主要土层中软夹层(透镜体)厚度超过0.5m时不加密勘探孔,从而造成地层划分的精度不够,无法摸清暗藏的河道、沟滨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和夹层或透镜体的分布范围。在勘察过程中已发现有天然地基与桩基两种基础方案的可能,仍按天然地基的要求确定勘探孔孔深。

1.3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钻探操作不按JGJ8729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中的明确规定进行操作,对要求鉴别地层和取样的钻孔,回次进尺过大,一般地层中超过2m,在巨厚的淤泥质土中甚至超过5m。在粉土、砂层和卵石层中钻进时,没有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泥浆浓度也控制不好,出现塌孔甚至埋钻,从而造成地层的漏记和一些原位测试无法进行。取样和原位测试在采取Ⅰ,Ⅱ级原状土试样时不按JGJ892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操作,对所取试样也没有及时贴标签、封腊,不及时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导致土样严重失水,致使土工试验成果中含水量、孔隙比、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指标严重失真。在标贯和动探试验时没有清除孔底残土就进行试验,在静探试验中不控制贯入速率,造成试验数据失准。主要持力层与下卧层的原状土样少于6件,原位测试数据少于6个,力学性质指标不满足统计要求。

3. 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利用电子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在目前中国的工程物探的专业技术中也有了弹性波、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等等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勘察、采集、处理等设备的运用,这些设备现象,而且由于这些技术设备的先进,也可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暗洞、不明物体等地下分布特征、形态、深度和位置,可以利用工程物探为工程中的连续加密测点提供很大帮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有技术方面的界面划分问题中的漏判和划分不准确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为工程技术数据提供动力参数和设计地动参数。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物性条件的适用性越强,解决问题的可靠的性越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3.2加强施工检测

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检测技术的使用,例如: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等,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所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3.3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学习

勘察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研讨工作重点、方向、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及涉及相关专业有关问题。工作过程中定期进行交流、反馈,及时更改调整、学习补充。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例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等,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综合能力。

结束语

随着工程地质岩土力学和土木工程等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和衔接,岩土工程体制的形成使岩土工程勘察在资源、能源开发、交通、城乡建设、农田水利、国土整治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更重作用,显示出勃勃生机,同时,推动着勘察技术向高精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友安.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3]戴一鸣.探讨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J].福建建设科技,200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1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