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中的安全管理
刘 雷
摘 要:安全是矿山生产的头等大事,安全管理对矿山生产起着保证、支撑和推动作用。本文简要叙述了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对矿山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矿山;开采;安全管理;现状
影响矿山安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矿山本身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有技
术装备方面的原因,有职工素质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管理方面的原因。
这几年的几起特大事故后面反映出的就是矿山安全管理的种种漏洞与弊端。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矿山安全工作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矿山开采中安全管理的内容
1、以预防事故为中心,进行预先安全分析与评价。预先对生产装置和作业中固有的和潜在的危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预测,进而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和行为,控制或消除这些危险,以防事故的发生,避免损失。
2、从提高装置或设备的可靠性入手,把安全和生产的稳定发展统一起来,综合考虑强度设计、功能设计、材质性能,设置防止误操作的装置、安全装置及采取预防性维修等措施,从而实现装置的本质安全化。
3、建立新型的安全管理结构,把企业的安全管理与财产保险和安全咨询三
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安全科学知识和安全技术技能的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
识和素质,增强企业的防灾能力。
4、根据生产过程的安全信息,不断调节、决策、执行、反馈,不断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与安全管理目标相比较,引出新的安全决策,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能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长周期运转,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矿山安全管理现状
1、事故多、伤亡大,重大事故发生频率高。近几年来,矿山企业每年伤亡事故千余起,死亡近万人,平均不到l小时死亡1人。每年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600多起,死亡3000多人。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近百起,死亡2000人左右。
2、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技术素质偏低,一方面极其缺乏安全生产的自保互保意识,另一方面是大量使用农民职工,缺乏必要的培训,造成职工队伍的技术技能水平普遍下降;
3、矿山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条件差,灾害严重。以煤矿为例,国有重点煤矿中有48%的矿井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60%的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40%的矿井水患严重。
三、国外矿山安全管理现状
发达国家矿山安全生产保障体制的建设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美国
为代表的矿山安全生产保障单轨制体制模式,是指以国家安全监察机构为主导,统一负责法规制订,安全监察,技术监督,人员培训等工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另
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矿山安全生产保障双轨制体制模式,由于德国矿山安全保
障体制是根据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因此形成了政府机构与工伤事故
保险联合会互相配合、共同执法的矿山安全保障双轨体制。
四、对矿山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是事故产生的根源, 只有大力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领导重视, 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要加强对矿山各级领导的安全培训工作, 建立以各级领导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搞好对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 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规范, 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研究, 查明原因, 制定对策, 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火工品的具体管理措施。火工品是矿山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矿山常使用固体**、雷管、导火索, 对其管好、用好是矿山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把好进货关。矿山只在国家指定部门购买火工品, 堵塞非法火工品销售渠道, 严格禁止劣质火工品进入市场。②建立火工品专业库房。火工品要和其他建筑物等相隔一定距离。购回的火工品全部置于库房之中, 其中雷管和**应分开贮放, 由专人进行管理。矿山每天按当天使用量领取, 未用完部分必须及时返回库房, 防止火工品流失, 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③火工品的放置。火工品应放置在干燥部位, 切勿受潮,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检验, 以防失效。否则极易形成哑炮, 除了不能达到预定爆破效果外, 还会严重影响下一步工作。火工器材的管理要严格按以下程序执行:①爆破器材入库时必须分类登记规格、品种、数量、时间,并与民爆公司送货清单一致,保管员清点后与矿长、爆破员、安全员签字入库。②入库雷管须与其他爆破器材按规定标准分区存放。
③爆破器材出库时必须将领取的爆破器材规格、品种、数量、时间、雷管编号由保管员作详细登记,并在安全员的监督下领取,爆破员、安全员、矿长、保管员及时在《爆破器材购买、消耗登记薄》、《火雷管消耗编写记录卡》**签字手续后方可出库。④爆破器材领用人只仅于爆破员,严禁其他人员领取,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⑤出库后的爆破器材必须由现场保管员专门看管,并及时登记使用消耗,填写《爆破器材使用目志》。⑥每日爆破结束,由矿长、爆破员、安全员统计当日消耗数,清退回库数,由保管员在《爆破器材使用目志》上**签字手续回库,保管员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把剩余的爆破器材及时退回民爆公司,并**退回登记签字手续。⑦保持爆破器材库门窗完好,锁具可靠,必须双门双锁双人保管,保管员、安全员各持一把钥匙。⑧库内外严禁烟火,无关人员严禁入内,值班人员须监守岗位。⑨《爆破器材购买、消耗登记薄》、《火雷管消耗编写记录卡》、《爆破器材使用目志》由保管员严加保管,不得随意乱放,防止丢失并保存两年备查。
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我国应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制度,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系。监察员依法行使矿山安全监察职权,发现问题,能及时下达整改指令书,违者则将受罚。对于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可由矿山安全技术支援中心提供技术服务,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安全培训教育学院可提供培训服务。矿山安全监察、技术监督与服务、培训教育三者有机的结合,工作非常规范。在矿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时,为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监察员的工作,采取异地监察员调查制.同时,劳工部设督察长办公室,监督监察员正确行使职权,防止违法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通过立法,强化监察,矿主和矿工一般多能自觉遵守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生产。一是威慑于国家安全监察制度严厉的处罚,二是出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需求,自身对安全生产有较高的认识。他们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成本第三,,的原则抓生产,普遍采用3E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方式。即:Engineering(技术)、Eudcatoin(教育)、Enofcrmeeni(严格管理),推行安全生产创优计划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对工人把工资奖金与安全生产情况挂钩,奖罚分明,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
4、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体现了企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水平。国际核安全咨询组认为“安全文化是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是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可见,安全既是单位的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既是人的素质问题又是态度问题,这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是安全第一的观念,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企业通过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文化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只有形成“安全为生产,生产讲安全,人人说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文化氛围,才能真正提高矿山企业安全水平,切实减少矿山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矿山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法规范矿山安全生产行为,改善不良的作业环境,积极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矿山安全事故因素的分析,切实采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检查、推行安全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等对策措施,确保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此外,还应通过增加设备安全的投入,对机械设备进行整改;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矿山生产安全有序,为矿山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总之,只有安全管理,才能实现矿山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军, 杨和玉. 矿山安全管理项目化初探[J]. 黄金 , 2008.
[2]肖辉勇. 矿山安全管理探讨[J]. 南方金属 , 2003.
[3]叶建华.论矿山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9.
[4]钱新.美国采矿业的安全生产[J].环球博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