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固体力学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本刊是固体力学学科的学术性刊物。
主要登载具有创造性的固体力学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各重要分支总是的评述和展望以及研究简报与学术讲座等,广泛交流学术界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以促进固体力学学科的发展。读者对象是从事固体力学工作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本刊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从198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其办刊宗旨,对固体力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及时的报导和交流,其中约70%的研究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有的还是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内容,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较大贡献。本刊作为学术性期刊,一直把学术标准放在首位,在国内学术界一直享有较高声誉,1991年还参加了意大利国际书展。本刊中、英文版同时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及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英文版还获湖北省1994~1995年度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1999年度第三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近几年内本刊曾被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中的“EI”、“SA”、“苏联文摘杂志”、“SCISEARCH”等收录过,而且美国的“AMR”(应用力学评论)也从早期就开始不间断的收录本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简报。
2014年02期目录参考:
2D-C/SiC拉伸损伤的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 童小燕 张佳丽 姚磊江 李 斌 吕胜利109-114
花岗岩动静态压剪复合加载实验研究 章 超 徐松林 王道荣 胡时胜 周李姜115-123
基于离散元模型的土石混合体直剪试验分析 赵金凤 严 颖 季顺迎124-134
一维六方压电准晶对称条形体中共线双半无限快速传播裂纹的解析解 李 星 霍华颂 时朋朋135-141
基于DDA的弹性力学全高阶多项式位移逼近方法及其实例验证 邬爱清 刘晓莹 张 杨 卢 波 林绍忠142-149
基于邓肯-张的冻结粉质粘土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 张向东 刘家顺 张 玉150-159
基于节点密度的自适应EFG法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杜义贤 陈 德 胡金润 方子帆 田启华160-166
原子尺度摩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段芳莉 刘 静 杨继明167-172
高过载下桥丝式电雷管损伤和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孙晓霞 刘 卫 沈瑞琪 叶迎华 李创新 胡 博173-181
考虑载荷流泄时盾构机T形焊接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 刘 杰 卿启湘 文桂林 杨 会182-188
基于最优概率配点的向量型层递响应面法分析结构可靠度 杨绿峰 杨显峰 余 波189-198
Reddy高阶组合梁弯曲的一般解析解法 杨 骁 何光辉199-208
初始和边界不同恒温时二维梯度板瞬态温度场 许杨健 王 飞 杜海洋209-216
期刊投稿要求: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低温环境下聚磷微生物的富集驯化研究
摘要:针对低温环境下生物强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研究了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两种模式富集驯化好氧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8~11 ℃的低温环境下能有效完成好氧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驯化,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反应器分别在第40 d和第80 d达到稳定状态.厌氧/好氧反应器内污泥释磷和吸磷能力强于厌氧/缺氧反应器内污泥,分别为27.7 mg P/g MLVSS,35.2 mg P/g MLVSS,17.4 mg P/g MLVSS,23.1 mg P/g MLVSS.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以氧为电子受体快速吸收磷,而好氧聚磷菌在缺氧环境中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立即吸收磷的能力较弱,仅为6.9 mgP/gMLVSS,占好氧吸磷的19.6%.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两个反应器富集前后聚磷菌(Accumulibacter)的丰度分别由9.3% (接种污泥)增加到79.3%(好氧聚磷菌)和61.6%(反硝化聚磷菌),同样表明了在该低温环境下两个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均实现了 Accumulibacter的有效富集.
关键词:环境污染论文,生物强化除磷,低温,好氧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荧光原位杂交
氮、磷元素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两个重要因子,众多国家对其排放浓度都有着严格限制.我国国家环境保护部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随着氮、磷排放标准的提高,在新建污水处理厂或旧工艺升级改造过程中,高效率低能耗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应用尤为重要.
相关阅读:《固体力学学报》杂志投稿多少钱?免责声明
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做参考.投稿、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如果需要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了解服务明白纸。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大类学科同领域优质期刊 | 大类学科 | 小类学科 | 影响因子 | 分区 | ISSN |
---|---|---|---|---|---|
FOOD TECHNOLOGY | 工程技术 | 食品科技 | 0.153 | 4区 | 0015-6639 |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 工程技术 | 食品科技 | 8.519 | N/A | 0924-2244 |
FOOD AND DRUG LAW JOURNAL | 医学 | 食品科技 | 0.619 | 4区 | 1064-590X |
European Transport Research Review | 工程技术 | 运输科技 | 1.727 | N/A | 1867-0717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 | 工程技术 | 食品科技 | 1.522 | N/A | 1364-727X |
OENO One | 农林科学 | 食品科技 | 1.479 | N/A | 2494-1271 |
FOOD AUSTRALIA | 农林科学 | 食品科技 | N/A | N/A | 1032-5298 |
PHYSICA E-LOW-DIMENSIONAL SYSTEMS & NANOSTRUCTURES | 物理 | 纳米科技 | 3.176 | N/A | 1386-9477 |
Transport | 工程技术 | 运输科技 | 1.524 | N/A | 1648-4142 |
Global Food Security-Agriculture Policy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 | 农林科学 | 食品科技 | 5.456 | N/A | 2211-9124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 工程技术 | 食品科技 | 0.448 | 4区 | 1344-6606 |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 工程技术 | 食品科技 | 2.056 | N/A | 1438-2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