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否科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非经济下的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存在的问题多,为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必须实施科学可行的管理手段。本文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出发,浅析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核心期刊发表,项目管理,施工,管理创新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进度管理方面
(1)企业对工程项目认识不够,导致工程项目多个部门的协调性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不够。有些项目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难度,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等认识不到位,对于工程施工和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技术问题、交通问题、三通条件等考虑得不全面,导致管理者在资金方面供应不足,公司必须对各部门做工资预算,不可拖欠工人工资,以免各部门和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配合较差的现象从而导致工期延时。
(2)企业项目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工程项目的管理、技术、设计人员分配不合理,任务不明确,导致工程项目的相关工作乱成一片。第二,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在工程中积极性不高,并且偷工减料,未严格执行工程规定和设计要求,导致工程项目质量不高。第三,所有施工项目的参与人员补给不及时,调配不合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2. 成本管理方面
(1)领导不重视成本管理,受到传统思想影响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够。有些企业高层的领导人没有将全体工作成员纳入成本管理的范围中,而是将成本管理的任务直接分配给了财务部门,使得成本管理的成效低。
(2)企业对成本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关系认识不足。很多企业领导人将工程质量视为至上,甚至不重视成本管理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此种思想忽视了成本管理的作用,并在质量改进上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3)企业对材料成本管理不够,导致材料浪费现象发生。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不重视材料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中存在漏洞,使得某些采购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各种暗箱操作,以求从中渔利,一则使得材料成本增加,二则使得材料质量没有保证。
3.质量管理方面
(1)分工不明确,任务不清晰。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因为工程庞大,工期较长或是部门过多,对质量管理投入精力过少,导致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任务不清晰,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项目质量得以得到保证。
(2)材料验检不合格,工程质量不过关。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检查不及时,没有严格按照检查标准和程序来审定,最终使得材料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风险管理方面
(1)业主强调工期,或减少工程量,导致了不可预料风险的增加。有些业主不明事理,过于强调工程进度,甚至为了经济利益减少工程量,忽视客观规律的存在,造成了很多不可预算的风险。
(2)施工方造成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施工方没有遵循设计要求和标准来施工,造成工程质量风险的增加,甚至还包括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投资控制风险,预算与实际超标使得企业出现了亏损现象。
二、如何实施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
1.做好管理预算
确定管理目标建筑企业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时,要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机制,要充分实施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方便为施工人员介绍任务和方法,创造有利施工条件,完成施工任务。然而,要做到这些,前提是企业要做好管理预算,确定管理目标。首先,企业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工期要求、成本控制等进行目标预算,并在施工的每个阶段和部门中合理分配目标和任务,协调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关系。其次,企业要对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班组、不同工作人员和不同事物进行控制,确保施工薄弱环节得到拯救,工程能顺利进行。
2.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工程质量的高低和管理、技术、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工程要如期完成,并且要保质保量地完成,首先应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过关,素质过关。因此,企业要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专业培训,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他们形成务实、求真、主动、诚信的工作态度。建筑施工的协调问题一直是制约着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关键问题,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使得工程的各部门和各环节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主动沟通和合作,实现工程和项目的经济效益。
3.与项目管理相配套,建立经营监控机制
企业实施某一管理,需要加强与其运行机制相匹配的监管机制。建立项目管理机制,企业就要建立以项目经济部为核心的经营监控机制,为项目管理保驾护航。首先,各个项目经理部的项目经理要拥有实际的经营自主权,能够自行做出决定,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权责分明的经营监控机制使得项目经理能够放手履行权责。其次,要建立相关的竞争机制、奖励惩罚机制和约束制约机制,明确项目经理部的责任,权力和考核方式等,形成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形式。
4.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
企业要实施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合理调整资金、工期、质量和安全的关系。第一,企业要从投标出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信誉好、资金有保障的建设单位,使工程的顺利实施得到良好的保障和支持。第二,建筑企业要重视合同的作用,认真拟订合同,将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落实清楚,例如:双方的权责问题、索赔问题等,为工程的资金和索赔等做好铺垫。第三,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不受影响,企业要全程关注资金动态和状况,及时做好施工预算并上报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及时收取工程款项。第四,建立奖励惩罚措施来鼓励项目经理在注重项目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落实收款任务。第五,保存好工程所有资料,做好证据记录、收集和管理工作,及时结算工程完工的款项,为以后的法律纠纷积累证据。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1.保持创新理念
工程项目创新可以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推动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保持,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创新,通过创新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通过创新推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技术层面来讲,有效的、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活动中的基本要求。
3.坚持对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创新
这是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道路。就目前建筑市场情况来看,大部分施工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就是管理机制的创新问题,还可以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项目管理的水平,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今后的发展。
4.项目工程管理创新
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要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因此,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方案。还要对建筑施工有所创新,从而使得施工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小红, 宿利平. 项目成本管理的实务[J].市政技术,2009,(S1)
[2]罗柳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m].工程管理,2009,(09)
[3]陈凤香,卢雷涛.项目工程施工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C];2010年
[4]江时武.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分析[A];经济策论[C];2011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4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