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出现了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不完善、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有待提高等多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学科竞赛、依托信息化教学以及加强实践教学配套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界杂志投稿,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因此,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途径。近年来,由于高校教育不断扩招和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了诸如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和内容安排不完善,实践环节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1]本文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学科竞赛、依托信息化教学以及加强实践教学配套建设等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整合优化实践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实习、设计等环节构成,涉及到大部分专业课程,是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学时偏少,且内容主要根据理论课程进行设置,相互关联不大,彼此间缺乏有机的统一。[2]实验中验证性、演示性内容过多,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应分析各实验内容之间的衔接,整合实验课程,创新实验内容,建立实验教学体系,避免内容交叉重复,节约有限的实验学时。例如“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等课程中,均含有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实验内容,在完成必要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后,可将这几门课程的实验综合在一起,设计性成综合性实验。学生自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梁,从材料的配合比、构件的制作到加载破坏观察分析,学生都全程参与,这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教学中将学生从单一的课堂中走出来,来到工地现场,结合工程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列环节,由最初教师带领为期一周的参观认识实习,逐步深入到以小组为单位为期3-4周甚至更长的生产和毕业实习。为保证实习质量,对于分散实习,我院采取了监控措施,指导教师利用现场指导、电话、电子邮件联系学生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并由施工单位和指导教师共同填写指导记录表和实习鉴定表,建立实习反馈制度。
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针对设计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讨论、分析比较多种设计方案。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做好指导记录和总结工作,不断提高指导的质量。毕业设计是实现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深化、拓宽教与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包括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论文大纲、中期检查、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多个环节,学生在长达一个学期的设计中,充分锻炼了独立探索的能力。
二、大力开展学科竞赛,拓广实践教学内容
学科竞赛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组合与判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实验基本技能、发挥创造性的过程。[3]它改变了以往的演示、验证实验,拓展了综合性实验内容,极大地促进了实践教学的改革。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参加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类竞赛,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力学、结构设计等综合设计类竞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竞赛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而在实践教学中,将已开展的学科竞赛内容分解,研发适合开展的新的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同时打破灌输式的陈旧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即不再只是重视结果,而是突出他们设计、操作、数据整理、工作态度等全过程内容,可以大大激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为确保学科竞赛有序进行,学校出台一系列管理实施办法,各级部门相互协调,二级学院做好竞赛的宣传、组织工作,选拔优秀负责的教师进行指导,对获奖的学生和教师给予奖励,发挥激励作用。开放实验室,是对实验室时间、空间、实验项目和仪器设备等的全方位开放,这是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和提升实践教学内涵的重要环节。竞赛准备期间,实验室提供各项保障工作,非竞赛期间,根据教师研发提供的项目,学生可在开放实验室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研究,不断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充分依托信息化教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土木工程专业中,一方面由于荷载参数变化复杂、实体试验成本过高、破坏实验有危险性等因素,很多工程结构无法通过实验去验证,另一方面,实习时间有限,学生只能学习实际工程的局部内容。为了让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施工组织管理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在教学上,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功效,将施工现场的内容搬进课堂,学生通过室内实习提高实践能力。[4]同时,学校应加大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开发,培养学生对各种应用软件和分析软件的使用技能,对不便于开展的实验以及难度较大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四、 加强教学配套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首先,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实践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基本保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工程实践活动、业务培训,邀请相关企业的同行、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担任实验、实习、设计教学的校外指导教师,通过不断交流,可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校的实验教学和实习基地资源都变得非常紧张。因此,一方面可以引进来,吸引企业到学校创建实验室,进行校企联合,让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另一方面可以走出去,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实习、设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考核方法和标准等,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使实践教学有序的开展。
五、结语
实践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学科竞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教学配套建设等多项改革,经过学校、学生、企业等方面共同努力,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金陵科技学院2012年实验管理专项课题(项目编号:syzx2012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阮建凑,陈颖.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66-167
[2]刘勇健,李友群,刘广静.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5):107-109
[3]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4]宁宝宽,鲍文博,黄杰,黄志强.土木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40-4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44234.html
下一篇:博士论文发表设计修辞学与信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