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施工过程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也可以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筑施工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本刊编委会由建筑设计界的专家及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组成,编委会主任由崔愷设计大师担任,并 得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团体的支持。 应2008年底编委会的提议,本刊于2009年4月更名为《建筑技艺》,简称AT。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飞速发展,施工项目越来越复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进行施工的保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从而实现整个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论文发表,建筑施工,施工安全,现场管理,高层建筑
1、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共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法治国,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同时对违背安全管理的行为提出了处罚措施。《建筑法》是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第一个法律文件,其中,对建筑业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总承包企业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把所有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到统一管理中,明确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
2、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分析
在当代,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仍屡有发生,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和煤矿。据资料统计显示,2009年1月至5月,全国各类建筑事故一直呈下降趋势,其间全国共发生各类建筑事故452起,死亡573人,同比分别下降 13.7%和8%,其中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了17.9%和4%。然而,进入二季度以来, 建筑施工现场却连续发生了3 起重大事故,特别是在5月17日至18日两天时间内,就连续发生了两起建筑安全生产事故。5月17日,湖南省株洲市红旗路高架桥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9人死亡、16人受伤,24 台车辆被埋。5月21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实久建设有限公司,在承建新疆哈密市200万吨球团项目工程拆除塔吊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5月15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区间施工中, 1名作业人员坠入土仓内,随后3名作业人员对其施救,其中2人也坠入土仓内, 共造成3人死亡。5月9日,上海远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进行厂房屋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200余平方米屋顶发生坍塌,造成 3人死亡。
安全问题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后果。施工现场的特点是多个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高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市场不规范,安检措施难落实
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产物,许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缺乏相互有机配合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借用、违法分包等行为。尤其是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安全意识更差。一些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工程后,削减安全投入,导致安全生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措施落实也得不到保证。甚至有一些建设项目未**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逃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现象,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2)触电安全防护措施。首先,施工现场电工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执行。其次,实行TN-S用电线路和三级配电系统。施工现场配电箱及用电设施设备应可靠接零接地,加强配电箱责任管理。再次,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严禁一箱多机。之后,实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配电箱和开关箱漏电保护开关选型应与用电负荷相匹配,严禁使用铜丝代替。最后电工每天认真记录《电工巡视记录》,不能记流水账。大型用电设备应不少于每一周一次保养检查,小型施工机具应不少于每一月一次保养检查。此外,高空作业前必须由电工先确定周围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隔离防护设施的安全性。
(3)物体打击。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物体从上面落下来,击中下面或旁边的作业人员即产生物体打击事故。凡在施工现场作业的人,都有被击中的可能,特别是在一个垂直平面下的上下交叉作业,最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3、加强安全施工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外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在高层建筑施工时,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安全要求进行实施,杜绝在搭建外脚手架时使用变形、生锈的扣件和杆件,对于立杆基础、扫地杆的设置、架体的连接方式、架体的位置等等都要严格的符合相应的规范。脚手板离墙面的距离要不大于20厘米,并且必须铺满不能出现探头板。对于卸料平台的搭设必须科学规范,要进过严格的设计计算,在卸料台相应的位置标示醒目的额定载重值。脚手架在搭建之后必须要进过验收才能投入使用。
3.2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应避免在高空作业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禁止在起重机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装的构件下停留或通过;设置吊装作业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吊装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应放在随身佩戴的工具袋内,不得向下抛掷;在高处用气割或电焊切割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火花落下伤人;构件或设备安装后,必须检查连接质量,只有连接确实安全可靠,才能松钩或拆除临时固定工具。
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审批程序;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审批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事故隐患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4、结语
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是工程实施的保障,要坚持采用安全第一与预防为主的原则,并认真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给建设项目与施工单位造成的损失,提升建筑行业的生产安全,提高建筑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献:
[1] 聂胜意.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 科技资讯,2011(17).
[2]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3).
[3]胡月明.建筑施工事故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4] 尚建国.浅谈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及其改革的方向.[J] .建筑安全.2004.(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42773.html
下一篇:清单模式下的工程计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