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界杂志范文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管理

发布时间:2014-08-04 14:58:45更新时间:2014-08-04 15:00:09 1

  工程造价是按照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等将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所需的全部费用。其中,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等。本文选自建筑界杂志,是由江苏商报社主管主办的省级建筑科技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118,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9955,邮发代号:27-128。全称:《江苏商报•建筑界》,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网、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申报职称,有效使用。

  摘 要:政府投资工程,就是指由各级财政出资,委托相关单位或机构负责建设实施,对危旧房、棚户区、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进行改造建设,从而达到改变整个城市的形象,优化人文居住环境,改善投资环境,达到为民办实事的形象工程,民心工程。2000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需求日益加大,步伐日益加快,政府投资工程越来越多,政府投资额度越来越大。作为政府投资的灵魂,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全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怎样节省财政投资、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怎样对政府投资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与管理。现结合近十年来本人参与政府投资工程前期工作的实践经验,简述如下。

  关键词:建筑界杂志,政府投资,造价管理

  一、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含义

  它实质上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也就是对建设项目的全部资金投入。工程造价管理则是指遵循工程建设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以项目的技术原理为根本,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经济及法律等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过程中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提高效益。

  二、当前财政投资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超”问题严重

  财政投资工程跟一般的投资工程一样,其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目前相关部门对财政投资项目造价控制正在逐步加强,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有相当部分项目存在初步设计概算超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超初步设计概算,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的“三超”问题,建设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出现国家政策性调整、材料设备涨价等诸多客观因素,但也存在部分不可忽视的人为因素。

  (二)工程建设工期普遍偏短

  通常财政投资工程工期都较一般的投资项目短,主要是由于一些主观原因的影响,如向国庆献礼或向元旦献礼等。不论何时开工,需要何种手续,一般在项目建设前,竣工时间早已确定,且不得有任何变动。另外,年初政府关于各项目的责任单位已经确定,目标考核责任书已颁布,竣工、考核时间已定,而此时所有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尚未开展,规模和内容标准均未确定,设计方案未拟定。专家、政府各大领导班子反复、漫长的方案论证后拟定的初步施工方案,还要报市、区规划、环保、国土等部门审批,再报发改委审核初步设计概算,财政局审核施工图预算后下达项目的投资计划与资金,再进行招投标活动、**质监、安监施工许可等相关报建手续,此时时间已用去大半。为满足该工期进度要求,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必然会采取相应的“非常”措施,以“拔苗助长”形式完成任务。而这“非常”措施的采用,导致出现了以下几种非正常现象:

  1.出现三边工程

  边设计、边施工、边办手续,不仅违反了建筑法及招投标法,还违背了质量、安全、建管等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2.边设计、边施工

  因设计中考虑不够成熟,在施工过程中,会不断出现众多的设计变更,让施工单位返工,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同时也拖延了工程,欲速则不达。

  3.违规操作

  减少施工过程中各工艺流程所要求的时间,违反了质量管理条例,致使工程达不到质量验收标准。竣工后返修率高,维修量大,最终增大了资金投入。

  4.大干快上赶工期

  对可分段流水施工的工程,无法采取流水作业,一次性投入增大,造成材料和人工浪费,从而致使工程总造价增高。

  5.违背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园林绿化部分,因工期太紧,施工组织安排的栽种时间,往往并非植物的自然种植季节,但为满足工期要求,必须反季节栽种。造成施工和养护难度加大,死亡率增高等问题,最终结果仍是加大工程造价。

  (三)投资与社会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

  财政投资工程责任单位,即项目业主,多为机关单位或指挥部、建设办公室等临时机构,而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这违反了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这些单位由于接触工程少,缺乏相关的工程管理经验,且无固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其无力承担工程项目的管理职能,更无力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而且,其无法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项目,无法创造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精品,无法节约投资,实现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参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观念落后,计划经济下的造价管理模式的烙印还相当深,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理解不足,知之不多,无法灵活运用,造价管理往往只停留在概预算上。绝大多数工作只限于图纸上、办公室中,从而造成“四算”分离,“三超”现象严重,工程造价管理处于静态控制阶段。通常管理者只强调竣工结算,而忽略事前、事中的控制与管理,特别是事前管理。

  三、加强财政投资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保证财政投资的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

  (一)加强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见,决策工作务必超前,不可滞后。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中,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至关重要。它虽投资少,但却是影响造价的最大因素,决定着项目建设的成败。因此,为了避免失败工程,政府应花大力气,按上级部门要求、人大提案和下达的任务指标,提前一年充分论证各个设计方案,作好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对结论可行的项目再制定出第二年的建设计划和完成计划,明确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委托设计单位根据可研报告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方案论证的宗旨深化设计,由发改委下达建设工程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批复,提前作好建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二)推行项目管理代建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越来越明显。为更好的管理好、控制好财政投资工程的造价,凡财政投资工程均应全权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类似工程管验、信誉良好的项目管理公司作为代理业主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管理,包括安全、工期、合同和造价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前期**各个部门的相关建设手续和后期验收、维护、移交等工作,形成真正的“交钥匙工程”。过程中要监督到位,并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事后审计、考核工作事半功倍。代理公司和监理公司的收费标准皆是以工程实际总投资为计费基数,项目造价控制越好,投资越少,代理费越低,越不利于代理公司管理人员和监理公司工程师的积极性提高,进而对造价控制不利。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项目业主可将工程造价的节约额与代理公司的收益相挂钩,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提高代理公司节约工程造价的积极性。

  (三)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招标

  设计阶段质量的好坏不仅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关健性作用,而且对于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建成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满足项目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促成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是限额设计招标的宗旨。目前,设计阶段招投标开展得还不够广泛,设计市场较为混乱,借用设计、业余设计等不规范行为较为普遍。因此,推行限额设计,有利于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水平,有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比选,从而有利于财政投资的工程造价控制,节约财政投资,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4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