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院学报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繁荣科学文化事业,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培养人才为宗旨,以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为特色,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是开展国内院校之间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学术名家研究、赵文化研究、教育研究、文学研究。
期刊名称:邯郸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邯郸学院
国际刊号ISSN:1673-2030
国内刊号CN:13-1365/Z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河北省邯郸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邯郸师专学报
现用刊名:邯郸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91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杂志目录】
2013年3期目录
1.《多视角的赵文化研究》序李学勤
2.《荀子·仲尼篇》校释订补王天海,宋汉瑞
3.信息动态
4.荀子对“儒”的分类李文娟,LIWen-juan
5.批判与分析: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程恩富教授杨莘
6.孔子的“中道”哲学及其意义杨朝明,YANGChao-ming
7.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鲁力,LULi
8.合情合理——正当对合理性的超越揭芳,JIEFang
9.上博简(八)楚辞类作品与楚辞学的新认识——兼论出土文献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关系陈民镇,CHENMin-zhen
10.上博简(八)楚辞类作品与屈原赋词类比较研究钟之顺,ZHONGZhi-shun
11.上博简(八)楚辞类作品草木意象初探——以《李颂》、《兰赋》为中心张彩华,ZHANGCai-hua
12.上博简《李颂》与《楚辞·橘颂》比较研究万德良,陈民镇,WANDe-liang,CHENMin-zhen
13.“才子应须才子知”——金圣叹批点《西厢记》心态新探李克,LIKe
14.现代散文言志论中传统资源的再认识胡前,HUQian
1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献疑(四则)刘芳
16.太极拳真谛探析段玉铭,卢建辉,刘文星
17.系统论视角下永年杨式太极拳品牌文化构建研究刘昆,韩志磊,马秀杰,LIUKun,HANZhi-lei,MAXiu-jie
18.广府太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李建设,LIJian-she
19.太极拳腾空摆莲540°接雀地龙动作起跳阶段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徐伟龙,王乃虎,卢建辉,黄海
20.壁画《刘秀礼赞图》的构思与文化思考蔡子谔,CAIZi-e
21.磁州窑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研究李秀洋,张文娟,LIXiu-yang,ZHANGWen-juan
22.试论勋伯格音乐创作的主导原则沈佩伟
23.图书馆读者群体特征与阅读方式的SPSS分析董太安,牛秀荣,谢巧玲
24.浅议相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赵丽芳,孙春兰,ZHAOLi-fang,SUNChun-lan
25.地方本科院校新上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赵昕,吴子龙,叶嘉,王更先,王磊
26.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吕庙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3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