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土木与建筑杂志社刊名:广东土木与建筑
杂志简介
《广东土木与建筑》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合办,涉及土木与建筑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4-1386/TU,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是我省仅有的几份拥有正式刊号的土木建筑类期刊之一。本刊主要介绍我省土木与建筑工程领域各专业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信息,旨在通过交流学术思想和技术经验,对建筑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起导向作用。
主办: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周期:月刊
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671-4563
CN:44-1386/TU
复合影响因子:0.100
综合影响因子:0.060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广东土木与建筑
GuangdongArchitectureCivilEngineering
曾用刊名:广东建筑研究
创刊时间:1973
本刊以刊登应用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性论文为主,因注重实用性和技术性而备受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欢迎。在内容方面开辟有众多栏目,包括技术综述、地基与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建筑设备、工程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等,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新成果、新思想或新技术,进行学术和技术经验交流的理想园地。欢迎建筑设计、科研、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房地产开发等单位及有关大专院校踊跃订阅。
本刊为月刊,全年出版12期,每期定价4.00元,每份全年定价为48.00元,另加邮费7.00元,共55.00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收录情况: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内容包括技术综述、地基与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建筑设备、工程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等,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新成果、新思想或新技术,进行学术和技术经验交流的理想园地。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广东土木与建筑
最新目录
1带斜柱转换的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吕鹏;刘洪亮;3-7
2大底盘多塔楼超高层结构设计张微伟;8-11
3天津泰达广场A、B区及中央广场绿色建筑幕墙的设计高树鹏;12-14
4深基坑内支撑钢管立柱施工新工艺综合研究与应用丰艳琴;钟建国;陈汉彬;黎兴文;顾辰欢;桂芳;15-18
5套管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张炳信;19-21
6底板设计中考虑锚杆与底板共同作用的优化设计陈春晖;22-23+7
7基坑施工问题处理的若干实例与分析朱爱国;24-26+32
8广州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重大技术问题陈继光;27-29
9软基处理中不同排水通道加固效果分析汤欢元;30-32
10砾砂灰岩富水地质深基坑止水帷幕施工技术梁卓华;33-34+18
11复杂组合曲面钢筋混凝土屋面的三维放样施工技术陈建航;何嘉伟;陈一乔;35-37
12干挂壁山板幕墙的施工技术陈汉长;陈俊生;黄育鹏;38-40
13钢管脚手架扣件抗滑性能检测技术改进研究丘学意;41-44
14征稿简则本刊编辑部;44
15浅析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及优化创新徐军;45-47
16大直径土压盾构过江施工技术分析赵汝德;48-51
17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技术熊学良;52-54+37
18承载能力综合评定体系在某大跨径预应力连续箱梁桥中的应用李猛;55-58
19打桩监测(PDA)试验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宋富新;59-61
20桩帽对灌注桩高应变实测信号影响分析刘小忠;62-64+51
1液压爬模架体的有限元设计张春辉;陈一乔;3-5
2悬挂组装式高大型活动隔断(屏风)制安技术邱秉达;6-8+12
3海心沙场馆固定水隐舞台安装技术及质量控制何炳泉;9-12
4装配式悬挑双层安全防护棚安装技术李秋生;13-15
5浅谈金属屋面系统在广州新客站的运用李剑华;16-18+44
6超薄耐磨地坪混凝土工程应用卢水良;侯志远;彭瑞鸿;郭文瑛;19-20
7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及其计算机辅助应用赖鸿立;焦柯;21-24
8株洲市中心医院的结构设计郑静红;苏恒强;何军;项征;25-27+24
9某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吴涤凡;丘晋文;28-30
10恒裕滨城花园一期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肖长荣;31-33
11东莞地铁某车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吴华;杨思谋;34-36+12
12较厚较大筏板基础利用水化热控温工法技术研析徐礼赞;37-39
13诱导缝在地下室外墙防渗漏控制中的应用王力健;40-41
14安全带-安全网综合力学性能检测平台研制及应用张永健;42-44
15基于幕墙玻璃坠落的既有幕墙检查鉴定关键技术研究吴永昌;45-48
16人工砂代替河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陈建新;颜远袁;49-50+30
17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管理实践焦长洲;51-54
18列车单向快速过站对屋盖结构风压影响研究许伟;李庆祥;55-57+60
19成安渝高速公路沱江特大桥方案设计李峰;58-60
20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技术与实践徐德志;61-64
1液压爬模架体的有限元设计张春辉;陈一乔;3-5
2悬挂组装式高大型活动隔断(屏风)制安技术邱秉达;6-8+12
3海心沙场馆固定水隐舞台安装技术及质量控制何炳泉;9-12
4装配式悬挑双层安全防护棚安装技术李秋生;13-15
5浅谈金属屋面系统在广州新客站的运用李剑华;16-18+44
6超薄耐磨地坪混凝土工程应用卢水良;侯志远;彭瑞鸿;郭文瑛;19-20
7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及其计算机辅助应用赖鸿立;焦柯;21-24
8株洲市中心医院的结构设计郑静红;苏恒强;何军;项征;25-27+24
9某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吴涤凡;丘晋文;28-30
10恒裕滨城花园一期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肖长荣;31-33
11东莞地铁某车站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吴华;杨思谋;34-36+12
12较厚较大筏板基础利用水化热控温工法技术研析徐礼赞;37-39
13诱导缝在地下室外墙防渗漏控制中的应用王力健;40-41
14安全带-安全网综合力学性能检测平台研制及应用张永健;42-44
15基于幕墙玻璃坠落的既有幕墙检查鉴定关键技术研究吴永昌;45-48
16人工砂代替河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陈建新;颜远袁;49-50+30
17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管理实践焦长洲;51-54
18列车单向快速过站对屋盖结构风压影响研究许伟;李庆祥;55-57+60
19成安渝高速公路沱江特大桥方案设计李峰;58-60
20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技术与实践徐德志;61-6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31863.html
上一篇:砖瓦期刊论文
下一篇:福建建设科技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