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杂志社/杂志简介
1974年由安徽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创办,原名《安徽建筑动态》,后更名为《安徽建筑通讯》,1992年正式使用《安徽建筑》一名,同时由安徽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申请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1993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公开刊号CN34-1124/TU,国际刊号ISSN1007-7359。
杂志由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与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安徽省建筑业协会、建筑装饰协会、建设监理协会、建筑防水协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二站和省建筑工程司法鉴定中心联合协办,双月20日出版。
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建设科技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探讨建设理论、技术,传播学术思想与应用成果,大力促进建设科技水平的发展,宏扬先进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设有建筑思想理论研究、建筑与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构设计与研究应用、桩基技术与地基基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给排水设计与应用、建筑电气与暖通技术、检测试验与勘察、建设监理、建筑经济与管理、建材研究与应用、智能建筑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本刊专访等栏目。
读者对象为广大工程设计、勘察、施工、监理、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科研院所、高校师生,并由“中国知网”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提供网上全文阅读服务和期刊检索查询。
《安徽建筑》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科技部“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和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经《安徽建筑》专家组审稿同意公开发表的论文可以作为各类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由安徽省知名专家组成《安徽建筑》审稿专家组审核论文质量,确保公开发表的论文水平。
安徽建筑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期刊荣誉:
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影响因子:0.046
被引次数:5286
安徽建筑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建筑规划理论、建筑与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构研究与应用、桩基研究与应用、建筑电气、给排水与暖通技术、铁路、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工程检测、测量与试验技术。
安徽建筑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在3000字左右为宜,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中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译)、作者姓名(英译)、作者单位(英译)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100字左右,英译)、关键词(4~6个,英译)、正文、参考文献。
2.来稿请直接将电子版发送到本刊邮箱。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
3.文中图、表,随文出现,图一般不超过6幅。插图切勿过大,宽度不超过7cm(半栏)或14cm(通栏),请用计算机绘图。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字体为六号宋体。照片要清晰,层次分明。文章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4.文中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1.3、…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1.1.3、…排序。
5.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4篇,必须是公开发表且在文中确实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专著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版本第1版不著录)[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期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期).
论文集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论文集编者名,论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技术标准标准名称(标准编号)[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摘要篇幅以50~300字不宜,写成报道性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7.来稿请提供作者简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不注),学位(或在读学历),技术职称,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邮编。
8.来稿为科研课题项目的请予以注明,获奖的请提供证书复印件一份;发表后该项目获奖的请函寄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给本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3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