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城市发展研究期刊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11-26 15:35:25更新时间:2013-11-26 15:36:15 1

  建立健全严密而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质量安全的首要环节.这不仅助于开展工程的监理工作,还有助于对全过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所以,要切实加强“三个层次”的管理和各层次的监督职能,即地方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以及企业的自检工作。要在建立起工程监理的制度之上,逐渐建立完善三个层次的管理机制。并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建设单位、工程承包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摘要:本文将针对如何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方面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

  一、建立一个强有力质量管理体系

  (一)建设单位和工程承包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按照工程建设发包与承包合同或相关协议而构成的承发包关系。

  (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根据监理服务协议或者合同上确认的相应权限、职责以及经济关系。

  (三)监理单位和工程承包单位间并没有明确的合同关系,更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关系,仅仅只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因此,要建立起一个以工程监理为中心的监理、检验及质管的组织:(1)依照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来公正、独立的行使监理权。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都有监督权,并负责保护二者的合法权益;(2)建设单位需要组织检验小组来对施工单位进行抽检和质检;(3)施工单位应该成立各施工点的质管小组,来负责互检、专检以及自检工作。

  二、抓好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达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总目标,更是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前提条件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对基础工作重视,才能进一步在施工中做到“四有”和“五化”,即:有目标、有制度、有标准、有方案;数据科学化、管理制度化、施工规范化、技术标准化和操作规程化,这样才能确保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的总目标。具体程序如下。

  (一)抓好技术标准、强化标准相关工作

  1、各项工程中涉及的设计资料、工艺要点、操作规程、质量检验方法、评定标准、施工规范以及工程监理方法、实施条文等工程资料,要统一印发到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保证人人明确目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

  3、各建筑施工单位所编制出的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等文件资料,必须保证在开工之前送到工程建设单位和相应的监理工程师手中。

  (二)改善检测手段,抓好计量工作。计量检测工作是否得到有效加强,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与建筑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度。为了进一步实现检测手段的强化,各地、市建筑部门与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与工程相配套的试验室,并配备专职人员来负责常规的抽验和试验工作。

  (三)提高信息质量,用实测数据来指导施工。建筑工程在开建之前,要先由工程建设单位将把各类原始记录表、测试报告表、检验记录表和统计表格等工程资料发放到各施工单位,并按规定定期向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工程建设单位报送工程建设各类资料。根据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数据,随时掌握施工现场发生的质量数据等相关情况,来对质量动态进行及时分析,进而制定出准确的应急方案。

  (四)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明确规范各级的职责权限,实行与质量挂钩的奖惩机制,达到发挥经济制的最大作用。

  (五)加强技术培训,重视质量教育。各级领导要本着尊重科学的原则,重视技术人员的作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举办各色技术培训活动,并在施工现场实地举行工程质量的研讨会,交流总结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和经验。此外,还要重视工程技术相关的继续教育工作,及时更新技术知识,保证技术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新工艺、新材料、新理论和新知识,来适应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加强质量管理措施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保障的作用,核心就是贯彻落实“预防和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各个因素,来保证实现工程质量的预定目标。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工程设计、施工材料、施工过程以及工程检验这四方面,要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中实现高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当然,与建筑工程建设相关的其他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二)施工质量控制。首先,要抓好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防患于未然。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单位施工的各阶段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比,有的放矢地对所突出的重点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交流和总结,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要以书面的形式下达到各施工单位,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其次,面对影响质量的无论突发性问题还是普遍性问题,都要本着质量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处理;最后,对并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所预测出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前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检验判断的准确性控制。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中把关的环节,通常由于检验人员的素质不够或工作中的失误或是检测仪具的精度不够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危害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一定要选择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定期校正仪具进度,来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

  (四)其他因素控制。劳动强度过高,劳保条件太差,报酬不合理,民事纠纷,施工人员情绪不佳,干部作风不深入等都可能造成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因此对这些因素都不容小觑。所以,领导干部要竟让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发现的实际问题要及时解决。检验人员和监理人员也应该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搞好质监工作。

  四、提高项目的内部管理水平

  实施项目管理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这对高效益、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工程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就是要通过多种措施,充分地发挥项目自身所具备的优越性,展现项目管理小而活、小而专、小而精的特点,将工程质量建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一)转换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间的关系。实施了项目管理实之后,管理重心也会随之下移,于是,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间的矛盾也会逐渐凸显,所以要及时转换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间的关系,这成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推行项目管理,为的就是发挥其短小精悍的优点,让企业从各方面的干预转为行使其决策、协调、指导、监控以及服务的职能,确保了项目经理能科学行使职权,就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推进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以及对生产安全的管理。

  (二)提高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项目经理的合格与否关系到项目管理的成败与否。因此,要加强对项目经理整体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推行项目经理资质的认证制度,通过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然后,要实行项目经理的答问制度,无论对任何工程的承包施工或投标,都要由评委按照工程的需要和特点提出问题考核项目经理,再通过回答问题的质量,来确定是否承担施工工程或中标;最后,要强化对项目经理素质的跟踪调查,根据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来具体分析其真实的管理水平,结合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进一步促进项目经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项目内部管理对项目管理有关键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工程的质量好坏有决定性影响。实现项目管理的加强,首先需要建立起一支能够打硬仗的领导队伍,成员之间配合默契、精诚团结。加强项目管理,即时坚持管理到位、施权到位与责任监督相结合。并要求每个项目部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编制出项目的管理大纲,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具体包含责任体系、组织体系、经济约束体系以及分包监控体系,实现工程项目质量责任到人。

  五、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检验相关工作的严格把关。结合施工当地条件,尽可能的丰富、充实有关方面的内容,强化管理控制的手段,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2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