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范文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3-11-08 16:24:25更新时间:2013-11-08 16:27:30 1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疆戈壁地区高温严寒高蒸发环境下,通过我单位现场施工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办法,确保了无砟轨道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无砟轨道,道床板,轨枕,精调,轨排架

  一、工程概况

  我单位施工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位于新疆省哈密市柳树泉农场境内,管段的起讫里程为DK1340+000~DK1384+000,全长共44KM,全线均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单元式道床板和支撑层(路基)或底座板(桥梁)等部分组成。

  气候条件:我单位施工管段处于新疆省哈密市戈壁滩地区,临近著名的百里风区,属于严寒、温差大、风沙大、日照强、干旱缺水的极端恶劣环境,气候干燥,降雨量小,冰冻期长,昼夜温差达20℃,夏季短促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年最高气温44.7℃,最低-31.3℃;年平均降水量33.5mm,年平均蒸发量为2799.8mm,春秋风季对无砟轨道的施工有很大影响。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是施工成功的先决条件,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道床板采用C40混凝土,分单元现场浇筑,宽度均为2800mm,高度为260mm。单元道床板一般均为19.5m单元板结构,在路基合拢、路桥、路隧及岔区结构调整段可采用10.8m~19.5m单元板。路基地段19.5m单元式道床板间设置30mm伸缩缝,道床板内每隔3.9米设置一道宽10mm,深65mm假缝,道床板上层纵向钢筋在假缝处断开。

  2、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是成功的保障。目前国内施工无砟轨道有两种工艺,一种是采用工具轨法,一种是采用轨排架法,由于戈壁地区气温高,光照时间长,采用工具轨法由于钢轨较长(每根12.5米),在阳光的暴晒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并且工具轨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对道床板的施工精度有很大的影响,而采用轨排架法,则能够较好地控制轨距,轨排架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变形,温度应力也比工具轨小,根据国内其他铁路的施工精度来看,轨排架法比工具轨法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我们采用轨排架法施工。

  3、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不论是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参与戈壁地区无砟轨道施工的经验较少,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的质量,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精调工作

  精调是保证无砟轨道施工精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戈壁地区阳光照射强,为了确保精调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3~6月份选择下午6点开始精调,7~9月份选择在下午8点开始精调,10~11月份选择在下午6点开始精调,尽量避免因为钢轨温度过高造成精调的数据不准确而导致无砟轨道施工精度不满足要求。精调工作一般是配备2名精调人员跟随测量人员,在测量人员的指挥下进行工作。

  2、浇筑前现场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一般在晚上进行,由于轨枕和支撑层在阳光下暴晒的时间很长,造成轨枕和支撑层非常干燥,在混凝土浇筑后会大量吸收混凝土内部的水份,导致混凝土在初期水化的过程中严重缺少,从而造成在轨枕四周会大量出现八字裂纹和离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采取在浇筑前对支撑层充分湿润,具体的做法是沿便道不大于50米开挖一个蓄水池,在浇筑前2小时就不间断对支撑层和轨枕进行浇水,确保支撑层和轨枕充分地吸收水份,在浇筑前10分钟用喷雾器对轨枕表面及底部喷洒水份,确保轨枕不会过早干燥。

  3、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质量是道床板质量控制的重要步骤,根据我们现场的施工经验,低塌落度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地保证道床板不会开裂,混凝土在做配合比时要严格按“两低一高”来控制,即混凝土低坍落度、低胶凝材料、高含气量,坍落度控制在140mm左右,胶凝材料控制在每方380公斤左右,含气量控制在4~6%时能够很好地保证道床板不会开裂。

  4、浇筑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以下几点:

  ①三点布料:即轨排架中间与两侧分别布料,防止集中布料产生过多的浮浆,造成道床板表面容易开裂。

  ②混凝土振捣:采用人工振捣,振捣时避免振动棒碰触轨排架及轨枕、模板,插点布置应均匀,振捣持续时间以混凝土不下沉且均匀、密实为准,切不可过振、漏振。在浇筑过程中,一旦混凝土入模后立即插入振动棒振捣,对轨枕底部位置要加强振捣。

  ③在浇筑过程中,轨枕上面容易散落混凝土,要及时用干毛刷或干毛巾清除,不得用水洗,防止水洗造成轨枕四周产生离缝。

  5、收光抹面:收光抹面是道床板施工过程中的最要控制环节,戈壁地区由于蒸发量巨大,所以每个工作面收光抹面人数不得少于12人,以便能够及时迅速地完成抹面工作。抹面次数一般在5~6遍,在混凝土浇筑到道床板顶面时要立即用长木抹子逐根轨枕找平,并用力拍压,此时若表面浮浆过厚要立即进行清除,重新填补混凝土,然后进行第二遍的木抹子,木抹子用力搓,确保道床板表面的平整与提浆,此时如果发现轨枕四周出现离缝现象,要用Φ30振动棒对轨枕四周进行二次振捣,确保混凝土与轨枕有良好的连接。

  接着用铁抹子进行压光,此时为了保证抹面效果,一般情况下连续抹两遍。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五遍铁抹子抹面,在混凝土接近终凝时,进行最后一遍的抹面压光。抹面过程中,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由于失水过快,极易造成表层混凝土初凝而内部混凝土没有凝固现象,我们现场称之为假凝现象,这对道床板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可以在第二遍木抹子施工前,在混凝土表面均匀喷洒抑制蒸发剂,防止混凝土表层水份损失过快。

  抹面工作结束后,在道床板表层均匀喷涂养护液,然后盖上棉被,进行养生。

  6、使用遮阳棚:由于工作面较多,导致个别工作面在早上都不能完成抹面工作,还要继续进行抹面收光,这时的阳光对道床板的抹面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可以根据施工长度搭设遮阳棚,确保混凝土不被阳光直射造成表面失水过快,保证抹面的质量。遮阳棚的搭设以方便移动和不被大风损坏为宜。

  四、施工完成后的养生工作

  养生工作是道床板施工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尤其是戈壁地区这种高温,阳光照射时间长的环境下,为了保证养生效果,我们采用棉被+塑料薄膜+篷布的做法,道床板覆盖棉被后充分进行湿润,然后覆盖好塑料薄膜(要有一定的厚度,能够充分保水),再覆盖篷布,篷布利用膨胀螺栓锁定在道床板上,防止被大风吹坏。道床板的养生时间为28天,一般充分湿润后能够保证2到3天棉被是湿润状态的,之后要不间断进行检查和补水,确保养生工作。

  五、结束语

  通过我们的摸索与总结,戈壁地区这种恶劣环境下无砟轨道的施工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施工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总结。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2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