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质量工程师期刊推荐

发布时间:2013-10-25 11:10:41更新时间:2013-10-25 11:13:02 1

  质量工程师要具备参与企业质量工作总体策划的能力,能具体负责落实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解决实际质量问题。这就要求他们既懂生产技术又懂管理。质量工程师投稿期刊推荐《中国工程科学》是中国工程院创办并主管的学术期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教授任编委会主任。
  摘要:建筑质量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控制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策划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本文简要介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着重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结构和信誉度的提高。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发生问题,轻微的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安全,严重的可能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寿命和使用功能,增加工程维护量,浪费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给使用单位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具有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复杂、多样施工、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程实施难度比一般工业产品的实施难度更大,具体有如下表现:

  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都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2、易产生质量变异及质量波动大

  工程项目的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也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再加上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工程质量很容易发生变异。

  3、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及终检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存在着隐蔽性;工程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而且即使发现质量有问题,也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重新更换零件或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

  4、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项目的施工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统一。

  5、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三、加强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1、设计阶段

  首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重视设计前期工作,配合搞好现场测量和勘察,使设计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尽可能完善、准确。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实行设计监控,以便及时对设计方案、设计质量进行检查。最后及时组织专家对设计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根据审查意见进行设计修改,并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详细的设计图纸。

  2、招标阶段

  工程招标时,必须注重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包括人员素质、技术力量、施工业绩、社会信誉等多个方面。重点是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的经历和经验,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是否出现过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是否发生过质量事故等,以确保施工单位的综合能力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

  3、施工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是施工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制定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查办法等,保证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及时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组织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上岗培训,确保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2)对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

  建设监理制实施以来,工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工期和投资控制有了保障。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监理单位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项目质量,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开展工作,并赋予监理工程师相应的权力,使监理工程师能够较好地履行监理合同所规定的各项职责,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3)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工程监理进行,工程监理依据监理合同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通过控制人员、材料、工器具、工艺方法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使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活动完全处在监理控制之中,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通过现场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参与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验收等措施来控制工程建设质量。

  ①按照工程重要程度,单位工程开工前由企业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面的技术交底。工程复杂、工期长的工程可按基础、结构、装修几个阶段分别组织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参加该项目施工的所有班组和配合工种进行技术交底。

  ②测量控制。测量控制点的复核对于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等的测量控制点应做好复核工作,经审核批准后,才能据此进行准确地测量放线。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场地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桩位是整个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定位的依据,准确地测定和保护好桩位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精度和顺利进行施工的基础。。

  ③材料控制。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材料的检查验收。

  (4)工序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测得的工序特性数据是有波动的。工序管理的实质是工序质量控制,是为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一旦工序质量波动超出允许范围,立即对影响工序质量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问题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使工序质量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4、竣工阶段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责令有关单位限期处理。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扫尾工作的管理力度,由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工,确保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缺陷责任期是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问题容易暴露的时期,通过试运行,有些质量问题会暴露出来,形成质量缺陷。实际中,要加强该阶段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找原因,分清责任,限期处理,并对各种修补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修复质量,确保向建设管理单位交付一个合格的工程。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既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工作、生产、居住环境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建造一个质量好的工程,可以增强固定资产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一次性投入,节约维修费用,为人们工作、生产、居住提供良好的环境。反之,一个质量差的工程,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延误建设工期,而且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施工阶段是建筑业生产的主体活动,也是实施质量监控的关键阶段。建筑质量是生命、生存及发展的保证,建筑质量是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建筑质量控制,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因此,必须严格把好质量控制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2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