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北大核心级期刊《现代城市研究》,《现代城市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在各级领导、各位编委、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影响力逐年攀升,《现代城市研究》已成为国内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 力的学术期刊,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 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帧精美,采用国际标准大16开本,每期配有专题性彩页介绍,真实生动地展现各地的城 市风采。创刊十余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好评。
摘要:房屋安全问题在当今是十分受到关注的,而房屋建筑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功能几乎全由混凝土来承担,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特显重要。本文试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浇筑、养护等几个方面,阐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养护
混凝土通常包括水、水泥、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添加剂等。水泥是一种胶凝材料,混凝土拌合过程伴随水化反应胶结成为一体,形成一种可以流动浇注、凝固成型的材料,成型后的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与耐久性能。为此,混凝土被现代建设工程广泛应用。
1.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1.1混凝土原材料造成的问题原因探析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方便运输、拌合混凝土,多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现场施工。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已拌合的混凝土势必会导致水灰比变大,混凝土变稀等情况发生,难以保证混凝土正常的质量。如果现场拌合混凝土材料中的粗集料和细集料自身含泥量过大,而未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彻底,会导致拌合混凝土强度降低不合标准。粗集料的级配系数不合理,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的配料比例不准确,极有可能因水泥浆的不足,而导致现浇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面的情况,混凝土结构强度大打折扣,质量出现问题。
1.2混凝土施工工艺造成的问题原因探析
1.2.1模板工程问题
对于混凝土施工浇筑之前模板的组合安装,是一项精细而严格的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中基本没有关于模板安装和拆卸防的设计,也没有给出相关的规范说明。现场施工中对于模板的制作、拼装、和模等都无法做到精确,使得在实际运用当中出现诸如变形、开缝等情况,可能导致混凝土浇筑构件出现变形、漏浆、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混凝土构件失去应该符合要求的
强度性能。
1.2.2混凝土浇筑、振捣问题
混凝土拌合时间不足,导致水泥未能充分进行水化反应,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未能按照要求进行配料,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对于现浇构件振捣不够密实,振捣部位不完整、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够等情况,也有可能造成现浇混凝土构件在成型后出现蜂窝麻面的质量问题。
2.选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
选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对于房屋建筑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不仅仅要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还要材料满足建筑需求。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可以很有效地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1水泥
水热化水泥材料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水泥的质量完整,应尽量避免小生产厂生产的水泥。并且,选购水泥的人员应要求厂家出示水泥出厂适量保证书,确定水泥的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符合施工要求。
2.2砂石
房屋建设中的砂石(即骨料)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所选的砂石应当满足高强度、高质量、无有机杂质以及物理化学性质高。在房屋建设中的骨料又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最好选用自然连续级配合碎石,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
2.3外加剂
选择合适的外加剂是避免混凝土开裂的重要措施。而粉煤灰是所有外加剂里防裂效果最好的,粉煤灰的运用能有效的改善混凝土干缩性,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
2.4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如果配合比出现了问题,那配置出来的混凝土将无法满足房屋施工的要求。配合比应满足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等基本要求。
3.各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3.1柱、墙混凝土浇筑。
3.1.1在本工程的柱和墙混凝土浇筑前,先在柱和墙的底部浇筑5-10cm厚的砂浆,砂浆为浇筑混凝土配合比减去石子,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厚度应在50cm以内。振捣时应防止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棒触动钢筋和预埋件,同时还应随时在下面敲打模板;
3.1.2对高度大于3m的柱和墙进行浇注混凝土时,采用串筒或溜管进浇注,每段高度应小于2m,每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将洞口模板封闭严实,并用柱箍箍牢;
3.3.3柱墙混凝土一次连续不断浇筑完毕,需设置施工缝时,应设置在主梁下面设计要求的部位。因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在梁柱节点接头部位的梁板混凝土,要按柱子的强度等级浇捣混凝土,并用钢板网作混凝土的临时隔断缝;浇筑完后,应及时整理伸出的搭接钢筋,使其恢复原位。
3.2梁、板混凝土浇筑。
3.2.1本工程采取“赶浆法”对梁和板同时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由一端开始,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3.2.2梁柱节点处由于钢筋较密,梁柱节点处浇筑所用的混凝土,采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且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3.2.3浇筑板砼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采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砼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3.2.4一般楼板不留施工缝,若遇特殊情况必须留缝时,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用钢丝网挡牢;对施工缝处已浇筑砼的表面进行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砼,并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3.2.5混凝土的振动棒插入时要快插慢拔,振点均匀排列,顺序前进,均匀振动。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一般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即30~40cm。
3.3楼梯混凝土浇筑。
3.3.1本工程楼梯混凝土的浇筑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浇筑的同时应先底板混凝土进行振实,当底板混凝土与踏步位置同高时,底板和踏步混凝土应一起浇捣,保持混凝土浇筑连续向上推进,同时应抹平踏步上表面;
3.3.2楼梯中施工缝的设置,主要是确保连续不断地浇筑完楼梯混凝土,其设置应在多层楼梯梯段的1/3处设置施工缝,并且还要垂直于梯板面。
4.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4.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表面出现泌水现象十分常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及时清理表面的泌水。因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泌水情况也较严重,如不及时清理干净,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2及时按温度技术进行保湿养护
保温养护措施,为了预防裂缝,应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的样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温度保持持续的时间,根据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后温度时间不少于15d。当拆除混凝土表面的保温隔膜时,要逐层拆除;保温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湿度要一直保持,主要是为了预防温差裂缝。保温养护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以预防裂缝的产生,其次,也是为了减慢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再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整个混土的抗拉强度,预防裂缝的产生。
5.结束语
民用建筑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国计民生,质量重于泰山。对于混凝土施工,广大的建筑施工人员一定要遵循质量标准,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按照作业标准执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2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