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通信光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2-11-15 09:42:40更新时间:2012-11-15 09:47:06 1

摘要:本文结合光缆通信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光缆通信工程中各施工环节工程质量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同人参考。

关键词:通信建设 光缆施工 质量控制

光缆是通信信息传输的主要通道,作为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光缆通信工程施工质量对保障现代通信质量致关重要。

一、通信光缆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1、施工前的准备:

1.1.1、熟悉施工环境、做好施工防护

在进行光缆施工前,首先要认真阅读施工设计,对即将施工的线路进行现场勘察,并做好记录。有交叉跨越的地方要做好跨越措施;当光缆跨越主要交通干线和铁路时,要搭好跨越架,防止牵引过程中光缆突然落地,发生事故。在跨越河流时,刚从水中出来的光缆或牵引绳,待其表面干后再去触摸。即使光缆经过的道口不是交通干线,也必须有跨越措施,或有人值守。

1.1.2、 光缆单盘测试

光缆敷设前必须确保光缆的技术性能,应用OTDR对每盘光缆进行单盘测试,确保光缆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施工。核对光缆规格、型号、盘号、和盘长符合定货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检查光缆出厂的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审查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机械物理性能。用OTDR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及观察有无反射峰、后向散射曲线的平滑度。

1.1.3、光缆配盘

光缆的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在靠设备侧应选择光纤的几何尺寸等物理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光缆配盘合理,则即可节约光缆、提高光缆敷设效率,同时,减少光缆接头数量、便于维护。光缆到达施工现场后一定要检测光纤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尤其要检验是否有断纤的现象;在放缆及挂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光缆外皮的完整性,不得在地上拖拽;施工时,要保证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允许光缆有弯折及背扣现象,一般在动态情况下,光纤允许弯曲半径是光缆直径的30倍;在静态情况下,光纤允许弯曲半径是光缆直径的10倍,

1.2、提高光缆架设施工质量

1.2.1、控制光缆施工最小弯曲半径

对于架空线路,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中光缆的移动。因温度变化、光缆自重、风吹摆动等引起的光缆移动,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和影响传输性能。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

1.2.2、 足够预留

光缆在线路中间接续,注意杆顶的装配和捆扎方式。 虽然光缆重量相对较轻,但将它挂在已有的捆扎件上时,时间久后有可能使光纤超出应力限值,因此隔几根杆处光缆应留有余量U形弯,以适应光缆变化引起的伸缩。

1.2.3、控制“浪涌”和“背扣”

为了避免由于光缆太长,增加施工拖缆时的拉力和拖缆时不会扭结,可把光缆放在施工径路路段段中间,一般选在中间转角处,向两个方向架设。

1.2.4、 均匀盘缆

在整理光缆上挂钩时,要把余缆均匀地每隔几根电杆后盘在一个余留盘架内,不要为了方便,单独在某处盘一个圈,而不上余留盘架,只是利用挂钩挂在吊线上,这样做很容易在附近光缆某处突然受到很强外力的情况下,把这一圈光缆打成一个死结,使光缆受伤,光缆损耗增大,甚至造成断点。

1.2.5、跨越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在跨越铁路、河道、岔路口等较大跨度场合,有必要使用高于常规强度的钢绞线,以防止因下垂引起过大应变,刮风引起的光缆摆动;并对上述特殊地形需做三方或四方拉线,跨越障碍等做高桩拉线,保证光缆离地面的垂度符合线路施工标准,在已建成的光缆线路上悬挂警示标牌,防止人为故障造成光缆线路损坏。

1.3、光缆的接续:

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缆接续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线路的施工质量,以及整体光通信质量。

1.3.1、 光纤端面的制备

(1)、开剥光缆。光缆外护套开剥的关键是掌握切割刀的进刀深度,否则很容易发生断纤。这个步骤须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2)、光纤涂覆层的剥除。这个步骤应熟练掌握平、稳、快的三字剥纤法。“平”是指持纤要平。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宜,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

(3)、裸纤的清洁。一是讲究清洁用料择优原则,即选择使用优质医用脱脂棉、工业用优质无水乙醇。二是应用“两次”清洁法,既剥纤前对所有光纤用干棉捋擦,并用酒精棉对尾纤5CM-6CM处重点清洁;三是注意与切、熔操作的衔接,清洁后勿久置空气中,谨防二次污染。

(4)、裸纤的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操作规范如下:光纤的放置,应讲究“前抵后掀、先进后撤”,既手持光纤,稍超前刻度要求平放导槽中,后部稍向上抬起,使光纤前半部紧抵导槽低部,然后向后撤至要求刻度,从而确保光纤吻合“V”导槽并与刀刃垂直。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

1.3.2、光纤熔接

光纤熔接是接续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应根据光缆工作要求配备蓄电池容量和精密合适的熔接设备,操作中应狠抓“快、准、细、严”四字。即动作快捷、放纤准确、观察仔细、严格按流程操作,光纤的接、放、取、缩及仪器操作应快速、程序化。光纤在导槽及熔接室中放置应准确、到位,以便于仪器校准调节。操作过程中要观察仔细,做到“一瞧、二看、三分析”。既拿纤后快速观察,有无明显的棉花绒毛、灰尘颗粒粘附,光纤端面有无因断、碎而造成侧面反光现象,在光纤的拿、放、取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两侧光纤有无挂、扯、挤、压。

1.3.3、 测试验收

加强OTDR的监测或光源和光功率计,对确保光纤的熔接质量,减少因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和封盒可能对光纤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试参数有:总体衰耗:应符合设计要求,对1310nm的光纤来说一般应小于0.35db/km。接点衰耗: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小于0.05db。在整个接续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OTDR四道监测程序:(1)熔接过程中对每一芯光纤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检查每一个熔点的质量;(2)每次盘纤后,对所盘纤进行例检以确定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3)封接续盒前,对所有光纤进行统测,以查明有无漏测和光纤预留盘间对光纤及接头有无挤压;(4)封盒后,对所有光纤进行最后检测,以检查封盒后是否对光纤有损害。

1.3.4、封盒

封盒是接续中的收尾工作,讲究“严密”二字,操作时应兼顾里外两个方面。里:指封盒前,检查光纤有无外露,预留盘整体是否固定?在盒内摆放是否端正到位,填充胶是否均匀,特别是光缆根部缠胶要恰倒好处,盒体合拢部位凹凸是否吻合,既要密封又不使合拢困难。外:指盒体封固应讲究方法,对螺钉式,要采用循环递进加力法,使盒体受力均匀,谨防断裂。对卡接式,冬季施工,必要时应预热烘烤卡接环。

1.3.5、光缆接续中的几个问题:

光纤与色谱纤序

纤序是接续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何确保正确的光纤纤序,有以下两种方法:

(1) 类似电缆色谱排序法:正对光缆端面,使其中的松套管(带壮缆除外)按填充芯颜色:红、绿……顺时针(或逆时针)统一排列序号。松套管中的光纤按电缆色谱: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顺序,常见光纤色谱还有乳白、浅红两种,可排在对应色前,电缆色谱排序法在光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可形成一个较统一的规范,易于记忆掌握和资料整理。

(2) 操作中的三方交叉监控法

即光纤端面制备人员的全过程总负责、总监控:熔接人员的辅助监控;OTDR终端测试人员的实时单芯检测。

二、在运通信光缆抢修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光缆通信系统发生障碍,经运维部门判定是属线路障碍时,运维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光缆线路维护中心相关人员及时排查处理。此时,光缆维护中心的负责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2.1.1、抢修指挥人员接到障碍通知后,首先应了解障碍的性质,发生障碍的中继段别,携带好发生障碍中继段别的线路明细资料,通知抢修人员应携带抢修光缆种类、规格,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必要时,应报案当地公安机关。

2.1.2、维护中心抢修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反应迅速、敏捷,仪表料具装车时应准确无误,各负其责,抢修测试车辆及测试人员在接到障碍通知后,应携带好测试仪表(OTDR)及光通信工具,立即出发。抢修人员及抢修车辆应在障碍通知后迅速出发。

2.1.3、障碍属地分局接到障碍通知后,应立即组织相关维护人员携带开挖工具(直埋),上杆、摘除挂钩工具(架空)及应急抢修光缆,及时赶往发生障碍的中继段,确认障碍位置,并和抢修人员保持联系,发现障碍点立即通知抢修负责人员在抢修人员不能及时赶到时,可用应急光缆,临时抢通电路。同时组织人员开沟,并安排好后勤保障工作。

2.1.4、抢修测试人员到达障碍中继段后,应准确无误地测试障碍的距离长度,判断出发生障碍的性质。并和属地局维护人员搞好电路倒通、调通电路的配合工作,及时和障碍抢修人员保持联系,互通障碍性质,以便快速查找障碍点。

2.1.5、抢修人员查到障碍点后,应及时通知查修测试人员,做好接续抢通电路监测准备工作,在光缆接续前,应对接续场地进行净化处理,应尽量保持场地干燥,接续时,应先抢通主要纤芯,后接续其它纤芯,纤芯接续衰耗较大,在不影响电路开通时应以抢通电路为原则,并做好记录,接续一对纤芯,开通一个系统,待全部电路开通后,可利用热备系统和备纤倒通电路,改善较大衰耗纤芯。

2.1.6、障碍抢修时,应服从统一指挥,抢修指挥人员在抢修过程中,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抢修进度及情况,始终保持联络系统顺畅,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2.1.7、障碍抢修接续完毕后,抢修测试人员应主动和运维人员向上一级业务负责人员联系,确认电路开通后情况是否良好,通达地点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及时通知抢修人员查找处理,及时恢复电路,并交付运维部门验证接收。记录好运维人员的姓名和代码、电路恢复时间。抢修结束后,抢修测试及抢修人员应记录好各种技术测试资料,将测试结果打印记录。为修改线路明细资料提供可靠的依据,然后,抢修人员应对修复现场进行清理,废料应收集装袋统一处理。

2.2、光缆监测系统在信息传输中的监测方式

当前,光缆网络在通信传输中的实现通过3种方式来完成:OTDR定位监测方式、监测光功率方式、OTDR定位监测与光功率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2.2.1、 OTDR定位。通过在线监测和备纤监测。在线监测是监测业务纤。利用光波分开WDM,然后将OTDR发出的光传到业务纤上。测试光的波长是传到业务纤没有使用的窗口上。如:某根光纤上有1450nm的窗口来传输业务纤数据,它可以通过1300nm的OTDR,在发出端对WDM进行复用,这样就使得这条光纤同一时间负荷两种光波,这两种光波波长不一样,到了接受端,WDM会将这两种光波分开。备纤监测的原理是光尾纤从OSW引出,接到ODF,在此完成与备纤的连接。

2.2.2、 光功率监测是利用两个监测站进行的,在这两个站中心设立独立的光源,检测站内设置光功率的检测模式,并设置报警门限。若光功率消耗超过了报警门限,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刺激启动测试,进而确定故障信息。

2.2.3、 二者结合。指OTDR和光功率结合,这样就可以利用二者的优点,互补操作监测系统,完成信息传输功能。

结束语:

通信光缆施工是通信工程中的基础项目工程,它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

参考资料:

1、《通信工程施工技术》。通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组

2、《光电线缆检测技术》。方建成等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3、赵子岩、刘建明等,电力通信网光缆监测系的规划与设计[J]。《电网技术》,2007(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