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围绕着房屋建筑地面的施工,主要介绍了房屋建筑地面施工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及基土的铺设与垫层施工技术等内容。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面施工;耐磨地面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round housing construction ground construction, mainly introduced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ground each link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the soil with the laying of cush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tc.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The ground construction; Wear-resisting ground
引言
房屋建筑地面施工中要注意的技术要点有很多,例如结构层的处理等施工前的必要准备,而如今地面施工多以混凝土为主,混凝土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对于地面施工而言最主要是要做到耐磨,下面笔者就以凝土为例简要探讨房屋建筑地面施工及其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探析。
一、打造耐磨地面的机理
耐磨混凝土地面是在初凝阶段的混凝上表面均匀撒布耐磨材科并经专门机械作业,使耐磨材料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获得具有良好耐磨、防尘、防油、防滑、抗渗和洁净美观效果的地面。耐磨混凝上地面具有强度高,硬度大、不起灰尘、小易剥离、抗冲击性能好和耐磨性能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面积工业厂房及商场、超市等公共部位中有较强磨损地面的部位,配上色彩,既美观又大方。耐磨地面整体一次性施工成活,解决了传统的耐磨地面基层与垫层分开施工从而导致容易产生裂缝和空鼓的质量通病,简化了上序,缩短了施工周期,从而达到了节约人工费用,降低成本的目的。
整体耐磨馄凝土地面是利用会刚砂的特性与耐磨骨料共同作用来提高地面的表面强度、耐磨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从而达到高强塑耐磨地面的要求。
利用耐磨骨料和金刚砂的特殊性,采用随浇捣随抹的施工工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按设计厚度铺抹到地面基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然后用滚筒往返纵横滚压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并将面层泌水除掉后抹平压光,然后撤布耐磨材料压光,一次性施工完成。
二、房屋建筑地面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抄早控制—混凝土地台浇筑—耐磨材料撤布—耐磨材料打磨—细部处理—养护—切割。
2.1 施工前的材料准备
金刚砂为天然矿石,属于不锈非金属骨料,硬度在莫氏8度以上。材料用量根据材料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定。若没计没有说明,参考以下标准:一般轻磨度地坪为2-3kg/m2,中磨度地坪为3-5kg/m2,重磨度地坪为5-7kg/m2。工厂产品,其包装、运输、存放条件均应参照水泥标准执行。材料进场需经研制单位检验后出具合格证方可使用。进场后应妥善保管,切实做好防水,防潮、防戮破。现场存放期不宜超过90d,发现有结块现象,不得使用。耐磨骨料除采用水泥本色外,还有红、黄、绿等多种色彩。
2.2 场地的地基处理要满足设计的承载力要求
在室外较开阔的场地,可采用碾压机碾压;在室内等较狭窄的场所,采用打夯机夯实。为防止在素土或灰土上到地面时,因水分的吸收而造成混凝土面层的石子外漏,影响施工质量,所以先做厚混凝土垫层。
2.3 主要要保证彩色耐磨地面的各项指标
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以免因混凝土表面的凹凸不平。造成局部打磨不到,色泽不均而影响外观效果。因此,在浇筑前,采用水准仪在周侧墙体或临时木(钢筋)桩上布设标高控制点,在混凝土浇筑时拉线控制;也可在垫层上做灰饼来控制土平,灰饼高度以略低于要求标高为宜。
2.4 混凝土浇筑前
要把垫层上的泥土、浮浆块、垃圾等杂物清理冲洗干净,若表面有油污,应用浓度的火碱溶液清洗干净。浇筑地台前洒水湿润,表面积水应给予扫除。混凝土浇筑应在场地内分仓,按序进行,应尽可能一次性挠筑至设计标高。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振捣、收面工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施工规范。
2.5 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洒水湿润,为减少泌水,应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商品混凝利用溜槽配合人工下料,不采用泵送。
(2) 混凝土尽可能饮浇筑至标高,局部未达到标高处利用混凝上料补齐捣,严禁使用砂浆修补。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并用特制的钢滚筒多次滚压、边角等部位用木抹拍浆,混凝土刮平后水泥浆浮出表面至少3m厚。
(3)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真空设备泌水,重复两次以后开始耐磨材料施工。耐磨材料施工前,中期作业阶段施工人员应穿铝质网纹鞋进入,后期作业应防水纸质鞋进入。
2.6 对细节的处理
场地进行耐磨地面施工时, 施工缝及阴阳角等部位需要特别处理, 以免因打磨不到位造成质量缺陷在混凝土浇筑抹平收面时,要防止产生石子外露的情况,否则剔除石子后及时用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找平。角落、柱边、墙边等机械打磨不到的地方用手工研磨,要求工人穿铝制网鞋,以保护地面不变形,不留痕,保证地面效果与机械打磨一致。施工缝处接茬时,要凿除接触面层的浮动石子, 铺撒水泥砂浆一道。在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抹平时要预防对已磨光面层的污染、碰撞、磨损。施工缝两翻布料厚度要控制均匀一致,由专人用手工镘打磨压光。
2.7 养护方法
耐磨材料地台完成后,采用在其表面涂敷专用养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以防止地台表面水分的快这蒸发,保证耐磨材料强度的稳定增长,并起防止轻微污染的作用,养护期为五天。若在露天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应用毡布或草袋覆盖,并适当洒水湿润。
2.8 切割过程
卸模作业可在耐磨材料地台完成后进行卸模作业时要轻拿轻放,注意不损伤地台边缘。以免缺棱掉角。若产生类似情况,及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修复,并撒布耐磨材料,用手工镘打磨压光。收缩缝的切割可以在耐磨材料施工完成后,地台有一定的强度时用专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收缩缝留置间距一般不大于,或以地台支撵点(粱或承重墙等)为界;缝宽根据现场情况控制;缝深可同混凝土的厚度或厚度的一半。
2.9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彻底清理基层的桔结物灰尘和油污,并认真进行清洗湿润。在已处理洁净的基层上均匀涂刷一层掺801胶的水泥浆,以增加面层与基层的粘结力。
(2)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砂的比例。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5cm。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8-10cm。
(3)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宜过快,应振捣多遍,使面层与基层充分结合。
(4)避免泌水过多的措施:水灰比应尽可能小;采用真空吸水及橡胶去除多余泌水。
(5)施工耐磨地面时,第一次撤耐磨材料,最后一次教耐磨材料以及镘刀紧光的时机一定要掌握好。所以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时间安排很重要。
(6)完成面应喷涂养护剂,但不能浇水养生,完成后一定要做好产品保护工程。厂房耐磨混凝土地面,经全数检无一处裂纹、脱皮、面和起砂等现象。因此只要材料选用得当,使用合格的施工机械,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进行施工,就可保证整体耐磨混凝土地面的施工质量。
三、基土的铺设与垫层施工技术
基土的铺设与垫层施工是房屋建筑地面施工的基础,其施工技术同样十分重要。基土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地面铺设应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 b.填土应分层夯压密实。c.当对墙、柱基础处填土时,应重叠夯填密实。在填土与墙柱相连处,亦可采取设缝进行技术处理。d.当基土下为非湿陷性土层,其填土为砂土时可随浇水随夯压密实,在冻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冻胀处理 不得在冻土上进行直接填土施工。
3.1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技术
a.铺设砂、砂石垫层前先清除松散土,积水、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b.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设厚度的标准。c.砂宜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和粗砂、砂或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或有机杂质;石子的粒径最大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 砂石级配应符合要求。d.砂垫层厚度不得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 铺设时按弹线或挂线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铺设。e.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成斜搓,上下层接搓处要错开500- 1000mm。
3.2 灰土垫层施工技术
a.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熟土或粉质教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b.采用磨细生石灰和教性土拌合灰土时,按磨细生石灰,黏性土为3:7的体积比拌和,并洒水堆放8h后方可使用。c.灰土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并保持一定温度,加水量宜控制在拌合料总重量的16。d.铺设灰土拌合料应分层随铺随夯,不能隔日夯实,不能受雨淋,每层虚铺厚度为200- 300mm, 夯实后的干密度最低值应符合设计要求。e.灰土垫层采用分段施工时,应预先确定接槎的位置,不得将槎留置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不得小于500mm,在施工间歇后继续铺设灰土前,接槎处应清扫干净,铺设后接槎处应重叠夯实。
3.3 碎石和碎砖垫施工技术
a.碎石应选用强度均匀和未风化的石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或不大于60mm,碎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碎石垫层应摊铺均匀,表面空隙应用粒径为5- 25mm的细石子填补,碎石垫层碾压至碎石不松动为止。b.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夹有片状的瓦片和有机杂质的砖料,其粒径不应大于 60mm,碎砖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当碎砖分层摊铺均匀并洒水湿润后,夯实到虚铺厚度的3/4 c.碎石、碎砖垫层表面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表面平整度:15mm;标高: 20mm;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 2/1000,且不大于 30mm;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4.4 三合土垫层施工技术
a. 三合土垫层应采用石灰、砂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咖。每层虚铺厚度为150mm,铺平夯实后每层厚度为120mm。b.当三合土垫层采取先拌后铺的方法时,其采用熟化石灰、砂和碎砖的体积比为1:3:6;当三合土垫层采取先铺后灌浆的方法时,碎砖先分层铺设,而后灌1:2- 1:4体积比的石灰砂浆并夯实 三合土垫层表面应平整,搭接处夯压密实。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地面施工的质量对整个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民用建筑地面的各个层面做好技术准备,严格要求,确保质量过硬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高爱军:建筑地面施工便携手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张利: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信息,2008(27).
【3】阮忠斌:谈确保地面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方法[J].山西建筑,2009(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8052.html
上一篇:试论建筑材料的检测与实验分析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