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初探

发布时间:2012-09-25 10:36:31更新时间:2012-09-25 10:37:41 1

摘要: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对于保障整个建筑的安全及正常使用非常重要,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工程量大,施工复杂,涉及的专业及分项工程较多,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施工经验,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技术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已经混凝土工程三个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主体工程的结构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模板工程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whole building and normal use is very important, and a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of large quantity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complex, involving professional and sectional works more, to bring the construction the certain difficul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wn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a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mainly from the template engineering, reinforced concrete engineering project has thre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mplate engineering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的高层建筑将随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加快发展。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大,技术复杂,标准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严格。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形象, 而建筑质量和施工速度又大多取决于模板工程。另外,模板工程占总工程的工期和劳动量又比较大,因此, 施工企业应在建筑质量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前提下去考虑建立自身的模板体系。

一、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1 模板工程结构特点

模板与钢筋的施工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模板的应用首先应满足建筑物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速度和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应根据承建工程的施工规模以及其结构体型复杂程度来合理选择模板体系。

1.2 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 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 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1.3 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 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 “虚” 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 当梁、 板跨度不小于 4m 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 1‰~3‰起拱; 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 易脱落、不污染墙、 易于操作、 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安装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因钢筋绑扎好,钢筋很容易损伤面板,这时需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 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 钢管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板面; 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 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1.4 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要预先制定好拆模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温度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 当混凝土达到初凝后, 墙体强度达到12N/mm2 (20 ℃以上气温时 8h),必须及时松动穿墙拉杆,并将模板与所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脱离,防止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粘结,为拆模做好准备。拆模时保护混凝土边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铁铲、 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混凝土。拆除模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间按相应规定进行。

二、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2.1 严格控制钢筋原材料的质量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前,在钢筋采购环节应进行多方面的质量和经济性的比较,择钢筋质量、性能稳定的生产厂家,选择信誉好、供货及时的供应商。钢筋原材料应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每批钢筋进场时,均应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资料 ,做好外观质量检查,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并现场抽样做力学性能检验。

2.2 钢筋的加工

( 1 )钢筋工程在施工前 ,按图纸要求的钢筋形状、尺寸、直径、级别根数等进行下料,接头的位置、 保护层的大小,都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制作钢筋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皮。

( 2 )合理编制下料单或下料卡,标以编号、规格、尺寸、形状和数量,按钢筋下料单加工各部位的钢筋制作件;同规格钢筋根据下料单不同长度搭配,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形成累积误差而影响工程质量。

( 3 )为保证钢筋加工尺寸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应先做出样板,经预检合格后,再批量制作。

2.3 钢筋的绑扎安装

(1)在钢筋的筋安装绑扎过程中,应确保钢筋规格、尺寸、数量、位置、节点构造、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和连接接头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绑扎牢固。

(2)钢筋绑扎的准备阶段要熟悉施工图和配筋图,清扫绑扎地点,核对规格直径、尺寸、形状和数量,明确各部位做法,弹出构件中线、边线和钢筋位置线。

( 3 )对于梁钢筋绑扎与安装,纵向受力钢筋为多层排列时,相邻两排钢筋之间应垫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主梁同次梁交叉处,主梁的钢筋在下,次梁的钢筋在上,若有圈梁或垫梁的,主梁钢筋在上。

( 4 )应在安装柱模板前进行柱钢筋绑扎,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中间和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分别成90°和4 5°。在四角纵向钢筋上交错布置箍筋的接头,纵向钢筋与箍筋转角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 5 )已经绑扎安装完毕的钢筋,在施工时严防踩踏变形,尤其是要加强对梁、板的构造钢筋和弯起钢筋的保护。钢筋工应在浇筑混凝土时跟班作业,以便随时调整和加固。

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3.1 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计算→原材料计算、外加剂配制→混凝土坍落度测定、 试块制作→混凝土运输→泵送→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泵和输送管的清洗、 拆除。

3.2 输送管道的敷设及楼层布置

本工程输送管道采用 DN125 型, 垂直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 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而不能直接放在楼面上。布置水平管或向下的垂直管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

3.3 混凝土的布料

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做水平布料。

3.4 混凝土的浇筑

每层楼混凝土按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梁板。 柱浇筑高度大于 3.0m的,在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入模内,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mm~500mm厚分层浇筑,在有孔洞模板部位两侧应均匀下料,相对振捣。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 深度、 顺序。泵送混凝土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20cm 厚以上),以免吸入空气,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在泵送时,每 2h 换一次水洗槽,并检查泵缸的行程,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

3.5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本工程基础底板为 1m~4m 厚的 C40 混凝土浇筑, 总长约 56m,宽 46m,属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因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单方水泥用量多,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的混凝土要大得多,所以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十分大。同时由于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均为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在保证结构整体性,防止出现渗漏水的原则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在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 采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如粉煤灰水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

(2)在夏季施工时用降温法施工即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冰水,浇筑完毕 12h 内加以覆盖开始淋水养护。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蓄热保温,适度润湿养护是保证混凝土不会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整个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3)合理地分缝分块,设置后浇带。为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为利于散热设置宽度为 1m 的后浇带分段浇捣,60d 后用膨胀混凝土封闭。 接缝的处理必需满足防水要求,封闭前应凿毛接缝部位,并将钢筋按设计要求连接好。

结束语

总之,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这对设计、施工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在平时的工作经验中要善于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建设更好质量的高层建筑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瑶.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07,33(2).

【2】王央.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 2011(24).

【3】赵志缙,赵帆.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