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2-08-22 09:11:57更新时间:2023-06-07 17:44:20 1

摘 要: 文章就某医院门诊大楼现浇空心楼盖工程实例,结合规范要点,并参考了相关资料,阐述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其设计和施工过程,并探讨了设计与施工的要点,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LPM管;施工

1、前言

1.1、发展历史

现浇空心楼盖技术早在三、四十年代已在欧美国家大量使用,自1990年开始,全国各省市建筑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陆续推出了现浇空心楼盖技术的相应地方行业规范,在2004年和2007年,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推出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和《现浇空心楼盖设计图集》05SG343,从而使这项技术从科研院所走入了寻常施工工程当中,开始在大量建筑中推广使用。

1.2、空心楼盖的技术特点

长期以来,现浇混凝土楼盖使用肋形梁板或带柱帽的实心楼板,前者因梁的存在而降低了建筑净高,吊顶费用高,管线安装不便,隔音效果差,施工周期长;后者自重大,不宜大跨度、大开间,柱帽不便装修。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就是为克服这两种结构形式的弊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结构体系。

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工程原理简而言之即为用空心管或轻质材料代替厚板中部的混凝土,以达到减轻楼盖自重,而厚板承载力基本不变的目的。

2、空心楼盖填充体的材质要求

现浇空心楼盖填充体由于在结构中不承受任何承载力,仅起填充作用,形状推荐性的使用圆形筒体和方形箱体;材料进场检验方式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中做了明确而细致的要求。

现在市场上空心楼盖技术所用的填充体材料主要有水泥和聚苯材料两种,也有极小量的木质、纸质、金属、塑料、橡胶充气成型等材质制作的填充体。

2.1水泥薄璧填充体

水泥薄璧填充体的生产品牌主要有PCM、JRF、BDF、GBF、GRC等,从加工方式可分为手工制作和机械自动化加工两种方式。

2.2聚苯增强轻质填充体

聚苯增强轻质填充体品牌主要有PCM、LPM等,从加工方式上可分切割和模塑两种,从材质结构上可分为实心整体式和空心分体式两种,从增强形式上可分为外敷BOPP胶带和外敷水泥沙浆两种形式。

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质量控制

本工程的医院门诊大楼空心楼盖厚度为450mm,采用直径为300mm的LPM管作为芯筒。为了保证本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需要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现浇混凝土楼盖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1、空心楼盖施工工序

具体工艺流程为:在已完的楼盖上测量放线→底模板龙骨及支撑安装→安装楼盖底模板→模板上放线→对薄壁管及预埋水电线管盒等划线定位→暗梁钢筋安装,预埋板底水电线管盒及竖向穿板套管→安装底层钢筋、垫铁、垫块及肋间钢筋网片,底层钢筋的验收→芯筒安装并采取抗浮技术措施→板面筋安装→铺设架空马道,敷设泵送混凝土管→混凝土浇筑,随浇随修补并调正薄壁管→混凝土养护→达强度要求后拆模。

3.2、空心楼盖施工过程控制

3.2.1模板安装及支撑。现浇空心板的模板安装和支撑要求与普通现浇板相同。但由于空心板跨度较大,支模时跨中按3‰的坡度起拱;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对暗梁、芯筒、预埋水、电管、预留孔等作放线定位,核对无误后转序施工,预留孔应放线检查后提前打好,严禁事后打洞。模板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3.2.2钢筋绑扎。暗梁、板底层钢筋帮扎完后,立即安装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并固定牢固。绑的钢筋绑扎后,安装单位立即预埋水管、电管、电线盒,安装必须配合随土建进度进行。为减少对楼盖的削弱,预埋管交叉点应尽可能布置在管间肋位置,与芯筒相交的管子宜采用钢管,然后进行芯筒的铺设施工。芯筒间的钢筋先做成网片,再作现场安装。

3.2.3芯筒的安装及固定。

内模在运输、堆放及装卸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严禁甩扔。内模采用专用吊篮运至作业地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内模安装位置准确和整体顺直。内模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混凝土实心部分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筒芯需要接长时,将筒芯直接对接;对需要截断的筒芯,截断后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内模损坏。对板面钢筋安装之前损坏的内模,予以更换。对板面钢筋安装之后损坏的内模,采取有效的修补措施封堵。

在内模的安装施工过程中,预留、预埋设施(水电管线、电线盒等)的安装应适时插入。对板中集中布置的配线预埋管的位置应统筹计划,可以采取正交加丝盒的方法,避免在薄的混凝土面层埋管。布管位置选在混凝土肋部较好,若布管量大,可以采取集中布管,此位置的空心管采用小直径,增大混凝土厚度的方法。

3.2.4板面钢筋绑扎。薄壁管安装并固定完毕后,绑扎空心板的上皮钢筋。在绑扎上皮钢筋或浇捣混凝土时,必须铺设架空马道,严禁将施工设备直接置于内模上,施工人员也不得直接踩踏内模。

3.2.5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除对钢筋和预留、预埋设施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外,还应对内模安装按规范规定的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和质量要求进行检查验收,若有不符,应及时整改。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随时对内模进行观察和维护,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在内模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前,应铺设架空马道,严禁将施工机具直接放置在内模上,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直接踩踏内模,对有吸水性的内模应浇水湿润。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根据内模形式和混凝土浇筑要求确定,不大于空心楼板肋宽的l/2和板底厚度的1/2,且不大于31.5mm。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内模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按预定施工技术方案处理。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施工方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小于160mm。振捣时振捣器应避免触碰内模、预应力筋和定位马凳。当内模为筒芯时,浇筑混凝土时沿顺筒方向推进布料。

3.2.6加强混凝土的二次抹面工作,在浇筑完的1小段混凝土硬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其表面,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并硬化后,养护时间为14 d。

3.3、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3.1安装过程筒芯损坏

3.3.2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出现裂缝继续使用

3.3.3未按设计要求布管,筒芯安装偏差

3.3.4管理监督不到位,技术不熟练,技术交底不清

3.3.5抗浮措施不稳定

3.3.6人员走动频繁的位置保护及破损模板和筒芯的恢复

3.4、芯筒抗浮措施

空心楼盖的施工重点是采取有效的芯筒抗浮措施,减少上浮控制上浮比率。

3.4.1固定控制抗浮措施

用14号铁丝绕过空心管牢固的绑扎于板底一排钢筋上,板底二排钢筋采用8号铁丝与支撑系统钢管拉接,绑扎间距800mm,铁丝一定要拉直拉近,以便有效抵抗上浮力,避免产生向上位移。

3.4.2浇筑方式控制抗浮
筒芯抗浮示意图

A)用布料机沿空心管平行方向进行浇注,多人双机从管两侧进行振捣,振捣棒尽量采用细小一点的(直径30mm),并控制振捣间距,不能过振,以减轻混凝土对管的冲击。

B)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情况下,分上下两层浇筑混凝土,先浇筑2/3板厚,待本板块一层浇筑完毕,立即进行二次浇筑,轻震后,采用平板振动器沿空心管垂直方向振捣板面,后人工收抹平整。

C)有暗梁部位宜采用小震动棒在管间隙振捣时,不得碰击管壁,振捣间距宜为300mm,不得过振,以防空心管破损、位移。

(3)作业人员控制

技术控制再好,就怕作业人员按规定施工,所以在浇筑作业前,一定要进行切实的技术交底,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水平,控制好作业顺序、振捣方式、振捣力度等派专人现场跟班作业,及时调控现场状况。

4、结束语

该工程于2012年6月全面竣工,经验收合格。尤其是现浇空心楼盖部分,整个空间宽敞明亮,视线通畅;经测量、检验,现浇空心板无肉眼可见裂缝,变形符合规范要求。该工程使用以后,较好地满足了业主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

2、《科技前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设计与施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