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用建筑防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苛刻。对于居住建筑条件而言,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能遮风避雨,而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整洁舒适,优质的建筑防水工程就是人们对建筑产品追求的需求之一。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水;施工;质量
一、民用建筑防水的基本要求
民用建筑防水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民用建筑物的性质、工程特点、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地区自然条件以及防水层耐用年限等来确定。建筑物渗漏问题是当前突出的质量通病,也是用户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在防水材料使用方面,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发展迅速。1986-1992年期间,许多防水材料厂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大力研制开发新产品,并开始引进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防水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多,生产能力显著增长,技术水平获得较大程度提高。从而较快的改变了我国防水材料工业的落后面貌。
二、民用建筑渗漏的原因
调查分析,民用建筑渗漏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屋面防水材料选择不当。(2)屋面细部处理不到位,节点处理不当。(3)混凝土刚性屋面温度分格缝未按规定设置或设置不合理,使防水层开裂。(4)外墙面粉灰质量控制不严,外墙施工洞眼封堵不密实。(5)厕所水管止水套管埋设不符合要求,楼板堵洞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三、加强民用建筑防水施工控制的措施
3.1 做好施工准备
(1)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的标准,并按工程量的需要量一次备齐水泥、砂、石、微膨胀剂及接缝防水等材料,按规定确认其质量已符合设计要求。(2)细石混凝土应按水灰比不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应不小于330Kg,砂率应控制在35%-40%,灰砂比应为1:2-1:2.5的原则制备。(3)所有伸出屋面管道、设备或预埋件均应安装完毕,检验合格,并做好防水处理。(4)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石、水泥、微膨胀剂、砂先后加入料斗,搅拌时间不少于3rain。运输过程应防止分层离析,并严防执行混凝土运输的其它有关规定。(5)检查施工机具是否备齐、完好。
3.2 强化设计控制
为防止渗漏,设计人员应重视整体设防,确立“防排结合,刚柔结合,节点密封,复合防水,多道设防”等设计原则。应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及建筑设计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及做法。特别别是有保温要求的屋面,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保温层、防水层的施工顺序。设计部门还应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当地气候及环境条件,选取合理的排水方式和排水坡度。构造节点的设计力求易于施工。
3.3 严控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的选择对防水层质量和耐用年限有极大的的影响,正确选择、合理使用防水材料是屋面防水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目前南方地区多使用的为柔性防水卷材,占防水材料总量的80%左右,它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三大系列产品,卷材适应于防水等级一至四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屋面防水。但是在施工时候,我们对其质量的判定不能仅凭观感商标作鉴别,如果进入施工现场的卷材和胶粘剂既无出厂合格证又未抽样复验,易造成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在我们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采用规定品种规格的卷材和相应的胶粘剂。材料进场时必须检查出厂合格证,同时在使用前还必须按国家规定随机取样,做材料试验,相关数据相符后方可使用。现阶段我们认为,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材料是以聚脂毡或玻纤毡为胎基,SBS热塑性弹性体作改性剂,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或表面粘连塑料薄膜而制成的建筑防水材料(简称SBS卷材)。具有防水性能好,延伸率高、耐低温、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等特点,值得在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3.4 加强基层处理
(1)砂浆或混凝土找平层应抹平压光,表面应坚实并充分干燥,不得有凹凸、松动、鼓包、起皮、裂缝、麻面等现象,用2 m直尺检查基层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5 mm。(2)找平层与凸出屋面的结构(如女儿墙、立墙、变形缝、管道、天窗等)及地下室底板找平层与立墙、集水坑、电梯井等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半径为20 mm的圆弧。(3)女儿墙顶端和檐口部位的滴水线应符合要求,落水口要适合于铺设卷材且周围排水良好。(4)在铺设卷材防水层之前,应清除基层上灰尘、油脂等杂物,基层表面必须干净。(5)在施工屋面防水卷材层时必须保证基层干燥否则会影响防水效果。
3.5 注重卷材施工
(1)基层上涂刮基层处理剂,要求薄而均匀,一般干燥后, 当不粘手才能铺贴卷材。(2)第一道卷材铺贴前要先弹好墨线,将卷材对准墨线剪裁,然后将卷材从下到上或平行于落水点处边线试铺,再将试铺卷材收起,然后在卷材粘结面上刷胶粘剂,之后按试铺方式滚压铺贴。(3)卷材压实后,将搭接部位掀开, 用油漆刷将搭接粘接剂均匀涂刷,在掀开卷材接头之两个粘接面, 涂后干燥片刻手感不粘时,即可进行粘合,再用橡胶榔头敲压密实,以免开缝造成漏水。
3.6优化节点施工
由于节点构造的不合理或施工粗糙,常常是导致节点渗漏的主要原因。在节点部分应采取刚、柔结合的办法,各节点均应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封,这一点对刚性防水层特别重要。同时施工缝的处理也是民用防水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处理不当将功亏一篑。在工程施工中尽量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做法是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将已加工定型的钢板焊接连接后,插入榫头。钢板焊接要求满焊,钢板带埋入混凝土上下各一半,施工后起到增加渗水路径作用达到防渗目的。防水层施工结束后,若有条件做蓄水试验时,蓄水时间一定要达到检测要求,在试验中对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认真做好记录。若无条件做蓄水试验时,在工程交付使用之前这段时间的雨天后,技术人员要仔细检查屋面的防水效果。并重点检查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是否有效,发现有渗漏的部位应马上进行处理。在结构顿易裂处应设置1层-2层附加层,在出屋面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屋面转角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附加层;找平层分仓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如为防水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应先旌工附加层,后施工防水层。
3.7关注气候条件控制
施工条件成熟是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防水工程大部分露天作业,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期内遇雨、雪、霜、雾、大风和气温低于5℃或高于35℃都会影响防水层施工质量,也妨碍施工作业人员顺利施工操作,热熔卷材和溶剂型涂料可在-1O℃以上气温条件下施工;沥青、改性沥青和高分子聚合物卷材不宜在0℃以下施工;沥青基涂料、高分子聚合物水乳型涂料及刚性防水层,不宜在5℃以下气温中施工;气温超过35℃时所有的防水层均不宜施工;炎热夏季后半夜因产生露水、5级以下大风天气尘土砂粒影响也基层粘接,污染基面均不得进行防水施工作业。我们知道,南方地区酸雨较重、湿度大、腐蚀性较强,一般施工单位普通做法是在找平层上刷冷底子油当做隔离层用,之后就浇刚性防水层,为保证屋面三年的保修期内不漏水,又在刚性层上做一道二布三油防水层,工程验收时,甲方看到屋面黑油油的又好看,其实这样将油膏放在面层,容易老化,使用年限不长,几年后又来补漏。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我们建议设置屋面隔离层,把面上的这一层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层做在找平层与刚性层之间,既起了隔离层的作用,又不被日晒雨淋,既防止油膏老化,又起了防水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民用建筑防水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民用建筑防水工作也是一项细致的较复杂的工作,在施工中涉及到每个工种,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人、材、机等方面进行防水工程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建筑的防水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莉敏.建筑屋面与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梁建春.浅谈房屋建筑防水施工[J].山西建筑,2006,32(22):68-69.
[3] 高明栋,叶砷.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J].科技信息,2007,5:91.
[4] 丁柏涛.对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07,6:59-6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7001.html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与修补
下一篇:路基压实度试验方法及质量控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