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下,建筑工程行业现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又一新的增长点,在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建筑质量要求和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质量控制工作的难度性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中以建筑结构质量病害问题为主,逐步成为影响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一项关键性问题。下面本文将结合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技术与要求等内容,对我国建筑结构中所存在的病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以此提出相关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建筑结构;病害问题;预防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ise ceaselessly,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working difficulty also increases ceaselessly subsequently.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a key problem. This article combine with construct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quirements of content, to our country building structure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us put forward relevant prevention strategy.
Key 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isease; preven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建设工作由于其具有施工工期较长、建设项目众多、施工环节复杂的特点,因此从其施工技术指导,到组织管理,每一项工作都认真的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利润的最大空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相互作用,在建筑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质量病害问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能。
一、建筑工程项目产生质量病害的原因
1、计阶段的病害原因
工程设计阶段作为施工起步的基础性工作,其将影响着整体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但是,由于设计人员的失误或设计单位质量体系建设部合理等因素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的产生却屡见不鲜。此外,由于工程设计结构不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使用建筑构件,均会造成工程质量病害的产生。比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板等关键性节点处,由于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配置过多而且不合理的摆放,使得钢筋设计要求的净距离无法满足设计规定最小间距要求,使混凝土浇筑和捣实困难,强度严重降低、孔洞、开裂等病害。导致这些质量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合理的设计阶。
2、施工阶段的病害原因
施工阶段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病害的重要因素,由于施工阶段涉及面较为广阔,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施工阶段是造成工程质量病害甚为严重,比如工程材料和重要机械的使用,以及各种施工工艺的实施过程等原因,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材料中微小的不同、施工中细微的改变都会造成相关工程质量病害的产生。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搅拌时间的不合理,或者不均匀的搅拌、或者不合理的配置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的梁板和墙等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由于卷材铺贴不密实,防水涂料的不均匀等可能会造成建筑物的渗漏等等。这些工程质量病害的产生,均源于施工过程中的粗心大意或者是细微的改变而造成的。
二、建筑结构病害的分析
1、因建筑设计质量水平引起的病害
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和要求的约束,建筑工程行业中有着不同的设计标准,这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工程中质量损坏现象包括:屋面渗水,顶棚抹灰层脱落,外墙体风化、渗水,直接导致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对其改善处理可以通过屋面重新修理,外墙防渗装修等有效手段来完成,但必须遵循“修旧如旧”的重要施工原则,即在满足房屋必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重视保持其原有建筑物的风格。
2、因施工质量水平低下引起的病害
筑物内部结构的损坏和隐患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房屋的使用。如在结构施工阶段,对混凝土标号的应用模糊不清,给施工带来不断的麻烦;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厕所、洗手间、厨房等地面的防渗和结构找坡也是问题不断,渗漏现象甚为严重,给用户带来麻烦,影响了使用效果,有一套较好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是前提,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才是关键,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很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必不可缺的。
3、因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对结构物的破坏造成的病害
使用过程中对建筑物结构的破坏造成的损坏是最普遍、最直接的因素。一个完整的建筑物,其内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不可独立存在的,从内部结构的应力分配设置,都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中站立的。即便采取任何辅助手段来防止将出现偏差而造成其内部应力的重新分布,破坏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带来隐患。如:宿舍内部装修中,为了扩大居室使用面积,而将卧室-阳台间的墙体扒掉。对于砖木或砖混结构而言,墙体除了具有承重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增强房屋结构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使结构具备抗震能力。另有:公共建筑内部装修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按照各自的意图进行拆墙、打洞、增设墙体,具有随意性,对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大。
三、建筑工程质量病害的预防措施
1、对设计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
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的有效控制,是预防工程建筑物质量病害产生的主要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完善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在设计过程中,严格审批设计图纸及可能造成的质量病害,有效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其次加强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建设,在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2、对施工工艺、方案及设备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施工的过程是建筑物的逐渐成型过程,也是质量的成型过程,然而工程建筑物的质量病害也往往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因此,为了预防质量病害的产生,需要合理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从施工方案、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加强控制。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当具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施工方案中,应当对质量标准和防治质量病害产生的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施工设备应当包括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校对和检修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适当的使用一些能够提高效率的小工具,使机械设备整体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3、对人员及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
首先加强宣传力度,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质量病害的危害性。对工程质量的病害应当以预防为主,首先在思想上就要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质量病害的认识,通过典型的案例,对质量病害对建筑工程产生的严重的影响进行深刻的认识,把质量病害的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抓。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其责任心。要使其有效掌握防控质量病害的主要方法,使其能精心管理和操作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组织管理、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要真正实现内业指导外业,业内业外协调统一;施工组织设计和组织管理,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要统筹兼顾各专业的相关问题,加强各工种间的有效合理配合工作。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进行完善,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每道工序都落实到人,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计量准确;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工作。重点加强建筑现场需要的原材料的验收工作,对产品合格证、化验单等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对检验工作的实行责任制,要落实到人,通过控制原材料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这是防治质量病害的有效途径。
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病害是影响建筑工程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我们需要通过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对其施工质量的管理几方面来对工程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减少病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勋,房屋结构病害分析与维修处理方式[J].科技信息,2005.
[2]卫玉安,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要点[J].山西建筑,2009,(27).
[3]赖志才,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病害与防治措施[J].中国对外贸易,2011,12.
[4]刘印娥,浅谈建筑结构中病害的检测方法及应用[J].商情,2009(8).
[5]王永丽,徐崇磊 浅谈混凝土工程质量病害及防治[J].科技信息,2010,0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