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简析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2-07-30 09:03:11更新时间:2012-07-30 09:03:57 1

摘要: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有多种,本文主要针对此现象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应对措施及裂缝处理的建议,进攻参考。

关键词: 裂缝;混凝土;工民建

Abstract: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cracks have a variety of reasons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is phenomenon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crack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of controlling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rack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crack; concrete; civil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U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几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该领域中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也日益成为工程人员深度关注的课题面对普遍存在的结构裂缝这一质量问题。因此,在工民建工程中,研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机理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进行分详细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应对措施,以保障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既定的标准。

1 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分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外荷载直接应力导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按照常规计算,外荷载直接应力的结构受力状态是与设计相一致的;二是外荷载作用产生结构次应力导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对于任何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设计均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计算模型,当实际的工作状态与计算模型出入较大时,外荷载作用必然会导致结构的次应力;三是结构变形导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受温度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会产生收缩或者膨胀现象,不均匀的沉降所形成的应力均会导致结构裂缝的产生。

2 防止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应对措施

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主要可以通过设计和施工的过程来加以实现。具体来讲,主要措施如下。

2 . 1 设计构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在结构设计阶段,设计方案应该充分考虑计算模型与实际工作的偏差程度,尽量采取与计算模型相适应的结构措施,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小于建筑预定标准的最大裂缝宽度,具体的控制措施有:第一,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建筑平面的设计应该力求简单。 因为平面布置比较复杂的建筑物往往较易出现扭曲等现象,导致墙体和板的裂缝;第二,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建筑的长高比例。 通常来讲,建筑长高比例越小整体的刚度就越大,从而不均匀调整能力就越强;第三,注意在计算过程中应认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个部分承重结构受力情况加以调整,保证荷载的均匀分布,使受力得以分散开;第四,在基础设计中,可以根据情况相应地调整埋置深度。 不同的地基计算强度采用不同的垫层厚度等措施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量,并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第五,保证沉降缝的宽度和位置的适度性,对伸缩缝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制,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结构,更应该对沉降缝加以限制,同时也可与其它缝加以结合。

2 . 2 施工技术的相关控制措施

基于过程管理的角度,施工控制可以从前期控制、 过程控制和裂缝处理三个角度来实施。

首先,前期控制。 前期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全面地对图纸进行审阅,充分理解结构设计的意图,发现其中存在的疏漏,在施工之前尽可能地去完善施工图纸。 具体来讲,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控制: 一是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 图纸会审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设计中常易被忽略且易导致裂缝的部位,例如那些构造设计不够明确,较少地考虑收缩变形或者伸缩缝设置不明确的部位;结构断面突变处或者容易导致应力集中的部位;钢筋配置过粗或者过少而易出现墙板等薄壁的构件等等;二是科学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在编制时,组织设计应该能够充分地将钢筋混凝土的工艺及控制措施,在充分考虑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其次,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较为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包括混凝土采用材料的控制和施工控制及现场养护。

a 对于钢筋混凝土采用材料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材料的选择、 配比、 加工使用及模板使用等方面。其中,材料选择应该选购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杜绝使用检验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细骨料应该选用空隙较小、 粒径细、 含泥量较少的干净的中砂;粗骨料的选择应该坚持质地坚硬、空隙小、粒径级配合理且无碱性反应的有害物质加入的原则。 材料配合比应该减少用水量,采用低水灰比以减少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开裂,且在浇筑的过程中不要任意加水,浇筑之前原材料要搅拌均匀。 钢筋的制作加工要以图纸为依据,保证钢筋规格、 品种及数量的准确,如果有所更改应征得技术人员的同意及核算。此外,模板质量还决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外观状况,因为使用的模板不仅要构造合理,而且要有加固的支撑和侧模。

b施工控制及现场养护。 首先,砼的浇筑过程中不能够出现离析现象,而且振捣要均匀适度,禁止任意地拉扯钢筋以确保钢筋的正确位置,而且在风度大、 湿度低、 温度高的环境下应该及时地洒水养护;其次,加强浇捣后的养护,尤其是在高温施工的条件下更应该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再次,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通常将现浇板负筋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此外,可以采用混凝土垫块或者铁架子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以保障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再下沉;最后,处理好施工缝和后浇带。 按照要求,施工缝应该在清凿干净的基础上润水铺设同比的砂浆,确保两次混凝土交接处密实、小夹渣。 对于后浇带的施工,则应该认真领会图纸的设计目的,施工前不得将后浇带两边的支撑拆除,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接缝处应该凿毛铺砂浆,在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c 裂缝的处理。 在采取各种措施之后,如果仍存在部分楼板产生裂缝情况,则应该在装修工程施工之前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裂缝加以补救。 对于板面裂缝,如果楼地面垫层较厚,可以在裂缝处设置短钢筋网或者钢丝网加以处理,首先将裂缝处理干净,然后再采用环氧浆液灌缝和表面涂刷封闭。 对于板底裂缝,可采用复合增强纤维材料(粘贴宽度以350mm~900mm为宜)进行裂缝的处理。对于通长贯通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以采用结构胶粘钢加固补强。 对于裂缝面积较大的楼板,应该做静载实验,检验其安全性能,必要时可在楼板增做一层钢筋网。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领域,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问题是影响整个工民建工程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近二十年以来,随之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混凝土的均质性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技术难度。因而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工程当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确保整个工民建工程质量的达标。

参考文献

[1] 安国顺,滕俊常.浅谈如何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9) :91~91.

[2] 高亚利.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工程的应用[J].石油规划设计,2007,18(2):46~4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