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物外墙渗漏一直是困扰建筑承包商和业主的主要问题,它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也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本文通过对外墙渗漏部位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外墙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阶段外墙防水的具体方法做简要阐述,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 外墙面 防渗漏 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为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解决更多城市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受到青睐,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高层建筑外墙渗漏问题,业已成为困扰建筑承包商与业主的棘手问题之一。因为外墙渗水不仅可以造成墙饰面剥落,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人们的正常生产与工作,严重时会造成财物的损失。
笔者认为,墙体防水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设计要做好墙体的防水构造,其次施工单位要从主体结构到装饰阶段采取必要的施工技术措施,形成多点与多重设防,才能减少或彻底消除建筑外墙的渗漏。
一、外墙渗漏部位及原因
建筑外墙面的渗漏集中表现为两方面:一为外墙面大面积的渗漏,这种渗漏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两边的山墙。在雨季季节,建筑物的山墙受到较大的风压及雨水的冲刷,未经防水处理的外墙结构或外装饰较为薄弱的建筑物就容易造成大面积渗漏。二为建筑外墙面薄弱环节的局部渗漏,常见的有:不同结构材料的边界连接处,如混凝土结构与砖墙砌体交接部位;结构支模的对拉螺栓孔洞;穿墙钢管孔洞;外脚手架、施工垂直运输机械拉结处;悬挑外架预留孔洞、外墙配电箱以及门窗角等。这些薄弱环节在冬季、夏季太阳照射在外墙面有较高温度,而晚上跟白天的温差较大,容易造成因外墙贴块与粘结层、抹灰层的温差收缩不同而产生剪切,拉裂底层,产生外墙裂缝,形成外墙引水通道。当雨天墙面稍有湿润,,就形成渗漏,这种情况在各处建筑物中都有可能发生。
二、墙体结构对渗漏的影响及防水施工技术
外墙墙体结构是一道阻挡外墙渗漏最重要的防水、防渗构件,外墙墙体结构设计与施工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外墙的防水能力。在构件设计中,除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限制变形或裂缝宽度的正常使用要求。这一点现有建筑防水技术规范中,不论是地下工程还是屋面工程均非常强调。建筑外墙防水技术也应遵循此原则,因为外墙墙体结构在短期和长期荷载的作用下,结构易产生变形和裂缝,形成引水通道。
为满足墙体结构的刚度,确保墙体结构的整体性,施工中应杜绝不必要的施工冷缝,还应在混凝土墙体与砌块墙体的施工中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减少施工薄弱环节。
1、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技术措施
(1)确保墙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保证施工中墙体混凝土自身结构振捣的密实性。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施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施工冷缝,对主体结构外墙按规范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养护,覆盖塑料薄膜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养护时间在14~21d,确保无结构裂缝出现。
(2)减少外围竖向结构(如栏板)人为留置施工缝,尽量一次成型。在竖向结构(如框架柱、剪力墙)施工前,必须将底部残渣、浮浆、松动的石子清扫干净,浇注与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坐浆后方可施工上一层结构的混凝土。
(3)在外墙混凝土结构上预留孔洞,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部位与方式留置,且要求外低内高,高差尽量大于10~20mm。
2、外墙砖砌体施工技术措施
(1)框架结构外墙砌体砌筑必须分两次完成,先砌筑至梁或板底,在下部砌体完成7d后,再用斜砖楔紧,并使斜砖上下两端砂浆饱满、密实。
(2)杜绝砌筑成盲缝或通缝,以免形成渗水通道。砖砌体砌筑时要求双面勾缝,水平及竖向缝严格控制在8~12mm之间。
(3)构造柱做法及施工措施:当墙体长度超过5m ,或设计要求须设构造柱的部位,砖砌体在构造处留马牙槎,以保证砖砌体与混凝土的咬合力,在浇注构造柱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三、现阶段外墙防水做法
1、在墙体构造中设置防水层
一些设计人员已认识到外墙防水的重要性,部分工程中已参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在墙体构造中直接设置防水层。防水材料一般采用与水泥材料粘结相容性好、厚度薄、施工工艺简单的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具体做法有:
(1) 块料面层墙面(面砖、石材、装饰板)防水做法如图1所示
(2)外墙涂料面层防水做法如图2所示。
在直接设置防水层施工中,应控制好垂直面上涂抹层的厚度、匀质性及面层与防水层的相结合程度。
2、在外墙抹灰中使用添加剂
使用添加剂也是一种抹灰抗裂的有效措施,目前对墙体抹灰最好添加杜拉维作抗裂用,添加量为0.9Kg/m3,能有效地减小砂浆因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在砂浆中加入杜拉纤维搅拌3min后,出槽后的纤维分散均匀,与砂浆有较强的粘结力,体积微小,容易与砂浆材料混合,而均匀分布,因其表面积大,能在抹灰层内形成一种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削弱抹灰层的干缩并分担其收缩能量,减少收缩裂缝,实践证明掺加杜拉纤维的抹灰层可大幅度提高抹灰的抗裂性,从而有效地防止渗漏。
3、外墙节点的防水构造和施工节点
(1)混凝土结构与砖墙交界处处理:内外两侧均加钉300mm宽、网眼10~12mm的钢丝网一道,沿缝居中,用 @ 150mm射订固定。
(2)配电箱、线盒安装处理:外砖墙内侧的配电箱、线盒安装时必须检查到位,凡墙体伤裂形成盲缝的,必须将伤裂的砖砌体拆除清洗干净,另用砖砌筑密实。对已安装的线盒、箱体、单向管路的空隙孔洞,必须用1:2水泥砂浆填塞捣实。严禁用碎砖、余渣填塞,大于200mmx200mm的孔洞要求用细石混凝土填堵,检查时使用小棒敲击,发出破声证明未密实,则必须以机械切开返工,重新施工补密实。
(3)对于外墙面的爬架孔洞、临时用脚手架穿墙拉杆孔洞,在挂网、抹灰之前用大于孔洞1~2mm的冲击钻对准钻拉,清除孔洞内杂物,再孔洞外侧凿出大于孔洞直径1倍以上,深度20mm的喇叭口,水冲洗干净后用1:2防水砂浆加入膨胀剂填塞,至全孔洞浆溢出喇叭口后抹平,迎水面做成凸圆形,薄弱部位重点涂抹防水涂膜。
(4)对于露出墙面的铁件、预埋件,必须经割平后靠外墙面位置用掺入防水粉的1:1水泥砂浆抹平。
(5)外墙穿墙管道的套管焊100mm高止水环。主管与套管的填塞使用防水砂浆加膨胀剂,迎水面位置用防水涂料抹密实。
(6)门窗防渗漏措施:门窗框安装后四周进行塞缝处理,采用干硬性1:2聚合物防水砂浆分层填实,然后在外侧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两道,确保塞缝不空鼓;外窗台应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并做出向外排水坡度,上窗眉必须做成鹰嘴形,坡度≥20%,在不便做鹰嘴的雨蓬挑板下做20mm的滴水线,并把板底的普通乳胶漆改为具有防水性能的外墙涂料代替。见图3和图4。
4、外墙施工的防水质量检验
外墙在所有工序施工完毕后,可采用高压喷淋方式进行外墙防水检验。这样做既可发现渗水现象及时查明处理,又可清洁拆外架吸附在外墙上的粉尘。
四、结束语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范围广、涉及面大、环节多,只有按照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的原则,在设计中进行合理的构造与节点设防设计,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在施工中严格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措施,质量上层层把关,才能杜绝建筑外墙面的渗漏水现象。
参考文献:
1. 房屋防渗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20
2. 房屋渗漏通病与防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4
3、李清明 《高层建筑外墙防水的通用做法分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5633.html
上一篇:简述建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