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探索创建建筑施工“平安工地”的新思路论文

发布时间:2012-02-03 15:52:49更新时间:2012-02-03 15:53:23 1

周美军
论文前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切实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安全生产“双基”(基层和基础)工作,努力提高行业安全监管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2010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开展为期两年的“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此,本文建筑施工论文结合公路工程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创建“平安工地”进行了探索
一、加强组织,完善机制,保障“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扎实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优化施工方案入手,全面落实安全法律法规,优先考虑和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为“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有序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平安工地”建设领导小组,按规定配备配齐专职安全员,明确责任,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工作格局。
(二)加大投入,优化环境。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专项资金并制定使用计划,设立专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为施工人员配齐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在施工现场临边、基坑、道口等危险部位安装有效的防护设施,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标准要求布设临时用电线路。为专职安全员配备安全巡查专用车、照相器材等。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实行网络化电子监控。
(三)健全制度,狠抓落实。针对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健全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平安工地”建设规章制度,制定考核标准,把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为实现“平安工地”建设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四)严格检查,消除隐患。领导小组坚持深入生产一线巡视安全生产情况,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查、项目总工每周全面检查、项目经理每月重点督查,对查出的不安全问题,能现场整改的立即进行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按照“三定”原则限期整改,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依据“平安工地”考核标准,每月进行检查评比,对安全生产优胜施工班组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安全生产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二、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夯实“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基础
(一)注重安全培训。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须知、事故预防、临时用电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组织所有特种作业人员集中培训,使受教育率及持证上岗率达到了100%。
(二)加强警示教育。一是召开安全警示教育例会。分析施工现场生产安全状况,通报各施工班组的违章行为及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二是组织从业人员观看安全警示教育宣传片。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使其认识到违章的严重性,切实做到“四不伤害”。三是建立安全警示室,并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使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不要再用生命去检验。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为丰富公路施工安全文化内涵,倡导和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在职工中开展“我为平安工地建设献计献策”论文征集活动。积极推行“人性化安全标语”活动,在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作业区悬挂、张贴大众化和人性化的安全标语,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三、立足防范,狠抓源头,全力提升“平安工地”建设水平
(一)强化重点部位安全保证措施。高度重视并突出抓好工程施工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安全工作,明确安全工作重点,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邀请专家对有关方案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为安全有序组织施工提供保障。
(二)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为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中往往投入大量的施工机械设备。为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项目部要严格设备准入制度,所有进场设备必须经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参加施工,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及定人、定机、定岗“三定”制度,签订机械设备安全合同,缴纳安全生产保证金。
(三)加强场站标准化建设。按照标准,统一规划施工现场,对拌合站、钢筋加工厂、预制厂等场地要进行全面硬化,健全完善排水系统,修筑标准化围挡,按照防火要求,对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进行统一消防规划,按标准配备消防器材,成立经过培训的应急消防队,为职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深化管理,突出重点,全面推动“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立足夯实“双基”,认真执行自主管理模式。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预防预控为手段,以本质安全为目标,以施工班组为纽带,认真执行自主管理模式,不断丰富“自主管理”内涵和外延,各班组在创建活动中比学赶超,从每个人、每个岗位做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有力地促进“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打造亮点,强化班组管理。按照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放在一线,力量配置在一线、情况了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的要求,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重点,在施工一线成立本质安全标准化施工班组。制定了《班组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班组安全管理考核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班组长每次上岗前进行班前教育、工作中进行安全巡查、班后进行安全总结,认真做好施工记录。通过强化班组管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实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标。
(三)突出重点,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一是落实用电设备一机一闸一保护,减少和控制用电不安全行为。二是落实安全责任一人一签,按照“因岗而异、因人而异”的原则层层签订平安工地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三是落实安全资料一事一装订,制定内业资料精细化标准,规范统一内业资料的内容、格式。四是落实安全培训一人一档,全员建立安全培训档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五是落实安全技术一事一交底,根据各施工工序、工作岗位的不同特点,编写《安全技术交底汇编》,严格执行交底制度。六是落实应急预案一年一演练,提高职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上论文所述,通过开展建筑施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切实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落实到基层,全面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做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教育培训坚持有效,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实现“零伤亡”工程,推进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