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内刊号:11-3213/G4
国际刊号:1005-0450
出版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4.417
综合影响因子:3.563
发行地:北京市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网友点评
J&R
一个多月退稿,没有任何意见。
2024-10-24 20:44
一个多月退稿,无任何意见,退稿并没有其他学友说的那么快,但也不算慢。这一类教育教学研究期刊,对作者门槛会有个基本要求,博士生慎投吧,基本没有机会。
2024-06-18 13:53
硕士研究生期间有过一次投稿,不收版面费,文章质量可以硕士稿也能收,回复速度较快,良心期刊
2023-07-15 13:05
退稿超快,投了三次退了三次,亲测超快。。。。。。
2022-04-14 11:28
2月18日上午投稿,3月2日下午退稿。
2022-03-03 12:02
退稿速度超快,但是没有理由
2022-03-03 07:55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期刊推荐
R&J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当代教育论坛 4.006 1.810 13005 1053352 18
中国藏学 0.989 0.725 5291 468546 N/A
东南文化 1.534 0.904 13206 1132296 340.8770
明清小说研究 0.385 0.189 2929 426751 N/A
中国档案 1.419 1.075 12142 932492 N/A
清史研究 1.130 0.916 4348 473966 263.8194
思想教育研究 3.768 1.770 84918 6176737 N/A
语文建设 1.377 0.064 74302 7990561 N/A
教育科学 4.071 2.104 19118 1151013 224.75
图书馆学研究 2.753 2.069 51614 2817233 N/A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sci期刊根据影响因子划分了四个区,其中四区是影响因子最低的,对于论文录用要求也相对于其他三个区来说更低一些,
SEMINARS IN ROENTGENOLOGYSCI期刊分区分为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以下是SEMINARS IN ROENTGENOLOGY期刊涉及到的学科分区详情。 中科院
通常在选择SCI期刊时,很多作者会根据其分区情况来抉择,比如其SCI一区都是各领域的TOP期刊,可以说是备受作者们的青
关于生物医学方向的期刊,sci也是收录了不少,一般也是按照其影响因子高低而进行排名。所以这里也是整理了一下 生物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SCI期刊分区分为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以下是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期刊涉及到的学科分区详情。 中
可以说sci所收录的医学领域期刊是非常之广泛的,其中肯定也就不乏骨科方面的,且也是不在少数的。但对此有相关骨科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高等教育论文高校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困境
  农村的发展在教育,“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1],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它是农村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摘要:目前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主要基于城市教师模式进行,高校
高等教育论文地方性高校总体效率及高级人才与学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两型社会”,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此后,党的十七大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什么是两型?如何建设两型?这是需要高校积极探索思考的。两型社会的建
武汉大学学报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以及应用
  将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方法相结合,计算机软件研发都是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目前是热门学科,但对于理论知识仍缺乏正确认知,计算机软件在应用范围上非常广泛,因此软件管理尤为重要。本文是一篇武汉大学学报投稿的
高等教育论文高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团队建设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教育发展研究》的前身《上海高教研究》创刊于1980年底,1999年改为现名,2005年改为半月刊。截止2009年底,共出版273期,刊用文字总量超过4000万字。   摘要:高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建设是使高校职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的动力 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德国一向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通过重视法律政策的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发国际化专业课程,完善留学生服务等重要措施,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学习借鉴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应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反思性教学”的广泛开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内生性”的增长作用已经得到普遍公认。但是,反观高等教育领域,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学校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