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53年5月。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创设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就是此前一年中共中央做出了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主要基地,重点培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的决定,同时,开始在全国高校中正式开设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对高校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以,本刊一创立,即确定了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办刊宗旨,为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的普及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立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刊在当时还组织并刊发了一系列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学术论文,如关于“逻辑”问题的大讨论,就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近几年,本刊为配合国家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化”工程,配合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精神,配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积极投入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学、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建设和发展中,精心组织和大力刊发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努力提高本刊的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努力扩大本刊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日益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和学术交流平台,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中的一面旗帜。
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学术特色。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成果、新进展,关注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专业教学、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意识、学术意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力求所刊发的文章可以及时而准确且全面、系统、深入地反映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之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思想流变,反映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之专业教学、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和改革的最新形态和信息,并努力尝试着对其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阐释。
王树荫 王 易 艾四林 孙熙国 刘建军 陈先达
张雷声 沈壮海 杨光斌 杨凤城 杨晓慧 辛向阳
郝立新 秦 宣 顾海良 梁树发 韩庆祥 臧峰宇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中国法学 | 17.708 | 10.899 | 123833 | 5546825 | N/A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889 | 1.037 | 9424 | 973397 | 143.6788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747 | 1.678 | 49213 | 3763382 | 19.80769 |
探索与争鸣 | 3.836 | 2.836 | 49977 | 3379825 | N/A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4.236 | 2.508 | 19040 | 1436702 | 98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3.187 | 1.785 | 31793 | 2664349 | 216.2829 |
心理科学进展 | 3.712 | 1.659 | 92059 | 5356699 | 281.5668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4.043 | 2.156 | 21210 | 1574512 | N/A |
探索 | 5.989 | 3.508 | 36700 | 2210487 | 78.13186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 6.031 | 3.631 | 13259 | 1056492 |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