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机械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9-12-02 11:04:26更新时间:2019-12-02 11:04:26 1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又新农村的号召下,农村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其中,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需要借助于电力,石油等为动力来进行操作。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 业机械现代化发展分析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1 机械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在农业机械中,拖拉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拖拉机的外观和内部也在不断的更新改造中。现如今的农业工具种类越来越多,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机械的投入,提高了我国农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2 新型产品的使用率低放眼农业机械市场,使用率较高的还是以前的机械,它们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新研制出来的农业机械前最并不好。在这样的状况下,新产品的研制也陷入到了瓶頭期,许多厂家不愿意耗费大量的资金在新产品上,没有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过长,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都是很大的阻碍。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一定要调整好市场供需关系,鼓励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2.1 农业机械现代化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人力和奋力,耗费的时间较长,产品的质量不高。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得生产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劣势。但是我国也在积极的努力,使农村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增加农业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一直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一旦机械化生产在农村普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加快,城乡之间差距缩小,让城镇与乡村共同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2.2 农业机械现代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现在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农村的农产品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农产品实现了规模经营。由于机械的投入,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逐渐减少,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涌入到城市中,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放眼国际,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农产品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质量较高的农产品能够促进进出口贸易往来,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3 农业机械现代化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有的农产品,比如玉米的收割上还是传统的人工模式,生产效率极低,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然而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农业机械的使用很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它可以将农产品在短时间内实现收割、摘穗等步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农民来说是一大喜讯,让农民摆脱了以往劳作的模式,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人。未来,我国需要做的就是要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升一个台阶,让农民都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模式。

  3总结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不能忽略当前的现状,针对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人们需要去面对,并且积极的解决问题。毕竟,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做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并且政府要对农业生产给予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扶持,将科学技术融入到生产中去,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湾雁,基干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分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12):13.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分析》来源:《农业与技术》,作者:李忠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xielw/6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