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机械论文

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环境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16-08-04 18:01:40更新时间:2016-08-05 08:51:07 1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央1号文件发布“三农”问题连续第12年成为了焦点。伴随着文件部署中对农业、农村进行的改革,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将不断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也将加快建设的步伐00。

广西农业机械化

  摘要:为了分析衣业机械化对衣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研究采用1993-2012年的衣业机械化总动力和衣村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由分析结果可知:从短期看,衣业机械化与衣村环境之间没有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但从长期来看,衣业机械化与衣村环境相互存在显著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衣业机械化对衣村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时期,今后必须改善衣业机械化粗放的发展策略,大大推进节能型和低碳型衣业机械的研发。

  关键词:衣业机械化;衣村生态环境;格兰杰因果检验;综合评价;动态变化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机械化手段和技术,毫无疑问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进程;但同时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生态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农村环境的生态承载力毫无疑问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2-4。因此,厘清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两者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动态评价,能为制定对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小、环境效益较高、能顾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提供有效的实证依据。只有客观、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农村环境对农业机械化的反作用力,才能掌握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下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情况,并对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做出判断,从而制定与实际农村生态环境相符合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在保障农业健康发展有序改革的同时,维护农村生态平衡,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当前学术界关于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评价成果主要集中在定性评价方面6-8,定量评价成果极为匮乏9。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和农村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两者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提出了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建议。

  1研究设计

  1.1设计思路

  为了厘清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研究分别针对两方面各自选择了代表评价指标,然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农业机械化主要选用1993-2012年的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衡量,而农村生态环境需要由多个指标综合测度,所以研究构建了农村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1993-2012年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的动态评价。其中,研究中的原始数据皆来自对应年份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1.2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是常用的双因子因果检验的方法,在时间序列情形下,两个经济变量X、Y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定义为:若在包含了变量X、Y的过去信息的条件下,对变量Y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的预测效果,即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则认为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格兰杰因果检验的主要思想为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设定原假设,然后根据构建检验统计量,再根据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与检验统计量临界值做比较,得出是否拒绝原假设,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_个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否则可能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应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M为了消除数据单位、大小不_对数据分析结果带来的影响,研究中的原始评价指标和最后进行因果检验的指数皆采用了极值标准化的方法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1:

  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xi-min(xi)

  1max(x;)-min(x;)

  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max(x;)-x;

  1max(x;)-min(x;)

  其中:正向指标为指标分值越大结果越优的评价指标;负向指标为指标分值越小结果越优的评价指标;Z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指标原始值;max(xi)为所有样本指标的最大值,min(xj为所有样本指标的最小值。

  1.3农村环境综合评价指数1.3.1农村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较城市生态环境主要与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息息相关而言,农村生态环境的功能主要由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等生态系统决定。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主要从资源构成角度进行划分,在每一种构成状态下又进行了服务过程和功能效益两种资源构成角度和正负效应的细分,从而使反映农村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体现完整性和多层次性的同时,兼顾影响的主导性、科学性及农村指标数据的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12_14。具体的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正向和负向指标分别以“+”和“”来表示。

  1.3.2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

  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是常见的针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之_。本文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的步骤为:首先,判别指标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满足适合条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然后,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公共因子和对应的方差贡献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最后,将各区域指标对应的公共因子得分代入模型,即可得到各年份的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数M。

  表1农村土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Table1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dexsystemon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

  类别评价指标单位作用方向

  农药使用量kg-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kg-

  化肥使用量kg-

  森林覆盖率%+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

  成灾面积hm2-

  农业生产

  耕地面积hm2+

  有效灌溉面积hm2+

  除涝面积hm2+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kg/hm2+

  造林总面积hm2+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hm2+

  乡村人口万人-

  农村用电量万kW-

  农村生活卫生厕所普及率%+

  农村改水累计受益人口数万人+

  农村沼气池产气量m3+

  2结果与分析

  2.11993-2012年农业机械化的动态变化分析

  结合表1中1993-2012年农业机械化动力的变化趋势图(见图1)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增长趋势大体比较平稳;结合具体增长速度来看,从1994年开始各年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6.24%、6.85%72%、9.00%60%38%30%、4.94%00%、4.24%、6.03%、6.83%、6.03%、5.61%31%、6.46%、6.04%、5.34%和4.94%。不难发现,1997-2000年间增长速度较快,2001-2003增长速度较慢,2008年之后增长速度开始连续5年下降,20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6.35%。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较优的发展变化模型为Y=3695t+23545,Y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预测值,为观测年份,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9843,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综合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发展状况来看,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力度的增强,对农业机械的支持力度的不断加

  2.21993-2012年农村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综合评价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结合表2、图2可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在1993-2012年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前10年增长趋势明显,后10年呈现出了先下降后小幅回升的趋势;同时,环比各年间的增长速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评价状况并不理想,18个环比增长速度中,仅有7个环比增长速度为正,且增长的情况多发生在上一年生态环境状况急剧下降之后。这说明,我国对农村生态环境承载的变化保持着_定

  的关注度,但重视力度不够,其关注焦点仍然停留在状况恶化再治理的举措上面,并未完全建立起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果仍然保持先发展再治理的环境理念;当急速的经济发展使农村生态环境承载濒临临界时,很可能会出现根本无法治愈的严峻局面。因此,当务之急在面临农村巨大发展契机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带来的生态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结合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从政策制定和举措实施方面来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表21993-2012年农村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综合评价

  Table2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temporalchangeof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during1993-2012

  年份综合评价指数极值标准化后的综合评价指数环比增长速度/%

  阅读期刊:《广西农业机械化

  《广西农业机械化》扎根农村,面向农业,立足农机,服务农民,以介绍农机法规、培训技术人才、传递科技信息、交流致富经验为宗旨,以广大的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驾驶员、农 机具操作手、农业机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基层农机工作者为最佳读者群,以围绕农机管理、经营、使用提供信息、传授技术、交流经验、普及知识为主要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xielw/5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