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耿顺南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143
摘要:根据当前公路工程建设的现状,并从几个角度具体的说明了如何在目前形式下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一、引言
近些年,公路桥梁大建设、大发展已成为交通行业的主旋律,工程机械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工程施工机械逐渐向大型化、专业化、系列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本文就如何搞好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粗浅体会与看法。
二、公路工程建设现状
1.公路工程建设已经面向市场开放
在计划经济时期,公路建设项目只能由公路管理或建设部门去实施,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只能由水利部门去实施,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只能由铁路建设部门去实施。条块分割严密,专业性局限很大,承接工程任务结构单一。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公路建设资金的投放不断增加,相应的建设单位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打破了过去的单一化结构,实行了招标或投标的办法。这种结构上的变化,要求各施工中位的机械设备必须配套齐全,管理严格,才能适应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目前,各施工中位在资金普遍紧张的条件下,继续加大机械设备投入,给施工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对我们公路管理部门和公路建设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在提高
从公路建设的发展来看,20世纪70年代最好的是二级公路;80年代最好的是二级公路;至90年代,特别是近二三年来,高等级公路在全国的建设突飞猛进。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要求上看,过去的人海战术或配用极少的简单机械设备来实施公路建设项目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的要求。这种变化,势必要求各施工单位拥有更多、质量更好的机械设备和一支会管理的机务管理队伍。如何解决资金紧张与设备相对不足的矛盾,对施工单位的主要领导及财务状况提出考验,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合理解决矛盾。
3.公路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提高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影响,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也相应较低,设备更新步伐缓慢。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品种不断增加,技术性能也不断提高,过去文化程度较低的操作人员已不能适应先进设备操作的要求。目前,操作人员队伍繁杂,素质低下是普遍现象。加之管理中存在多种因素的困扰,导致操作人员的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造
成操作人员队伍“青黄不接”。如何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基础素质和技术水平,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从目前公路工程建设部门的现状看出,建设项目的争取已全面开放,建设项目所要求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十分迫切,增加设备与自有资金又存在矛盾,要想在短时期内购置大量的施工机械是不太现实的,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滚动发展,满足目前公路施工的状况,做到充分发挥现有施工机械设备的良好效益,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上做文章、向管理要效益。
1.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管理对保证高速完成工程施工任务,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机械设备管理是公路施工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各项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是促进公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它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交通部颁发的《公路筑养路机械管理条例》,按照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运用组织、技术、经
济等措施,科学合理地组织好人员、机械和资金等活动,达到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努力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要认真抓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保
养、维修和配件供应等5个环节,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及时检修、安全经济运行。
2.设备购置管理要科学
机械设备的购置必须坚持按需购置、合理安排的原则,根据生产和资金落实情况,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所要购置的设备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合理选型,必要时实行招标或投标办法,杜绝盲目购置的现象。
3.设备使用管理要严密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中心环节。它的目的是:合理组织机械化施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运行的保修费用,提高司助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在机械设备的管理,要从人、财、物等方面逐步实现网络管理,这也是单位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重要手段。
(1)人员管理
人的因素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注重在整体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近年来,由于施工单位生产的需要,购进了不少先进设备,但由于缺乏一批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致使机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甚至把好机械变成坏机械。因此,要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先从“人”入手,要注重设备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要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同时还要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对机械设备实行定岗定员,逐步提高人员的管理与操作水平。
(2)帐目管理
对机械设备必须实行必要的帐目管理。财务部门要设立总的帐目,设备管理部门要设机械设备台帐,各施工单位设置卡片,做到定期校对,保证账—账、账—物、账—卡相符,防止机械设备的流失,给单位财产带来损失。由于公路施工企业中设备所有权的归属层次不同,使得设备档案也分散在不同层次的设备管理部门。由于各层次设备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不尽相同,管理力度差别甚大,个别部门或基层甚至没有设备管理人员或只配备兼职人员,造成设备无人管理或管理力量不足,使得有些设备损坏、丢失却无人问津,造成了资产的不明流失。尽管公路施工企业中设备所有权的归属层次不同,但为了管理和维修保养的方便,要建立统一的设备档案和账目,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全面负责设备管理,这样就能避免出现设备损坏丢失无人问津的现象,防止固定资产不明地流失。
(3)机械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机械设备从购置到报废的技术管理的全过程,应系统记入机械设备技术档案,档案资料要一一对应。技术档案一般包括:随机原始资料、验收记录、交接清单和履历证件等。技术档案由施工单位机械管理人员管理,每月应填写一次运转、保修、安全等方面的记录。
(4)折旧费管理要规范
凡属固定资产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计提折旧。根据目前情况看,原来的平均年限折旧法已不适用,应采用快速折旧法。实施机械设备折旧费的管理,通过对不适用的设备和闲置设备采用出租和调拨的方式来提高利用率,然后采用工作量折旧法来提取折旧额,这样可以加速设备的更新,对于施工中自购的小型设备,则采用与工期同步的折旧方法,工程完工,设备折旧完毕。
(5)完善保养与维修制度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要按照“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保持机机械设备的整洁,及时发现问题,清除故障,防止机械早期破坏。机械设备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各级维护以维护间隔周期为依据,健全修理机构,控制材料单价和修理工时费用,保证维修能够按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目前施工机械设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修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维修人员素质不高,能单独完成任务的技术骨干很少,修理人员不会修施工机械的尴尬局面在不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同时,一些旧机械老旧程度加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