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机械论文

机械论文:浅谈地下室工程渗漏水的原因及控制

发布时间:2011-02-26 14:13:58更新时间:2023-10-31 09:09:57 1

  浅谈地下室工程渗漏水的原因及控制
  霍忠民
  (南宁市三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地下室既是建筑功能建筑又是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基部,为了满足使用中的功能要求,又要保证整个建筑基部结构耐久性,将地下室防水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对地下室防水渗漏的状况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控制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原因控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带来的结果,然而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些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认为渗漏水对结构的安全影响不大,没有对所建工程的地下水环境规律进行分析,因此在设计与施工中对防水工程按程序简单化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设计,造成工程建成后出现渗漏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施工实践中,通过分析产生渗漏的原因,找出控制对策,从而加强施工中质量控制和技术改进。
  一、地下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
  1、设计因素
  由于对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工程防水标高确定不合理,再加上忽视了上层滞水危害,该设防的未予设防,从而造成工程渗漏。
  (1)选用的防水方案没有考虑到当时的使用条件,如果与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不相适应,也将造成工程渗漏水。如地下通廊的设计中一般只取通廊的横断面计算,纵向均为构造配筋。因此长达几十米的通廊刚度较小,虽然设置了变形缝,但混凝土仍出现环向裂缝而漏水。
  (2)结构细部防水设计不详细。如变形缝、后浇带等细部构造不当,以及选材不妥,使之成为地下工程渗漏水的主要隐患。
  (3)周围环境变化造成渗漏。勘察时地下水位较低,因而没有考虑防水措施,工程建成后,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地下水位升高,从而造成渗漏。
  (4)对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认识不足,施工中没有采取足够的抗浮措施,造成地下工程整个浮起断裂或部分浮起断裂而造成渗漏。
  2、材料方面
  (1)材料质量:目前,仍有不少地下室采用传统的热沥青纸胎防水卷材,由于这种材料脆性大、抗裂性差、低温柔性差、吸水率高,易导致防水失败,造成局部慢渗或大面积渗漏。
  (2)变形缝选材不当:根据大量工程调查,变形缝选材不当是地下室渗漏的重要原因。如:沥青麻丝或玛蹄脂嵌缝的作法,因材料有能适应变形,沥青易于流淌变脆,施工时不易嵌填密实,不易与结构黏结等,极易造成渗漏水。
  (3)穿墙管道密封材料适应变形能力差:管道穿墙孔,一般在管道和预留孔之间采用沥青麻丝填嵌,由于嵌填不密实,材料防水性能差,常出现渗漏水。对于后凿孔洞,在采用水泥砂浆刚性材料填充空隙时,则由于砂浆和金属管道收缩不一致,也常出现裂缝而造成渗漏。
  (4)配套材料不过关:近几年虽然开发了很多新型防水材料,但有的配套材料不过关。
  3、施工因素
  (1)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断裂。防水卷材粘接不牢,拐角、留槎接槎处理不好或防水层碰伤等而造成渗漏。
  (2)变形缝或穿墙管等部位的施工,未认真将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部位进行定位;浇注两侧混凝土时,任意碰撞,形成止水带偏斜、搭接不良而造成渗漏。
  (3)回填土质量的好坏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当回填土不密实时,由于大气降水和周围地表水的补给,回填土层就会形成含水量大的上层滞水层。这层滞水对工程产生静水压力,如遇防水薄弱环节,则易造成工程渗漏。
  二、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做好地下室防水构造设计
  设计是工程防水质量的关键,根据建设单位对地下室的功能要求,设计方应在防排并举、刚柔结合,在采用复合防水,多道设防等多种防水方案中,迭择一最佳的适合方案。由于多数工程建在城市,场地狭窄,施工困难,因此工程设计和防水方案都需结合场地环境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纵览国内外地下建筑防水的多年实践,除围护结构已普遍采用掺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外,防水等级为I、II级的围护结构主体迎水面还应选用1种或2种防水材料作防水层,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弹性体接缝与密封材料(金属、橡胶类止水带、密封膏)等。
  一般设计做法:一种是围护结构主体迎水面采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沿地坪连续粘贴到外表面,粘贴前于墙面抹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涂刷冷底子油1道,然后粘贴。粘贴高度应高出水头0.5~1m。对地下室地坪的防水处理,是在土层上先浇混凝土垫层作底板,板厚约100mm。将防水层铺满整个地下室,然后于防水层上抹上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以便于浇筑钢筋混凝土。地坪防水层必须留出足够的长度以便与墙面垂直防水层搭接,同时还需要作好接头防水层的保护工作。另一种是地下室的地坪与墙体一般都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内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如氯化铝、氯化钙及氧化铁等,它掺入混凝土中能与水泥水化过程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等不溶于水的胶体,并与水泥中的硅酸二铝酸三钙化合成复盐晶体,这些胶体与晶体填充于混凝土的孔隙内,从而提高其密实性。也可采取不同粒径的骨料进行级配,同时提高混凝土砂浆的含量,使砂浆充满于骨料之间,从而堵塞因骨料间直接接触而出现的渗水通道,以达到防水目的。混凝土外墙、基础底板,均不宜太薄,一般外墙应为200mm以上,底板厚应在150mm以上。另外在墙外侧应抹水泥砂浆,然后涂刷热沥青。
  2、加强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要进行严格的抗渗混凝土配制的专题试验,待合格后,按所确认的配合比进行配制,既使很采用掺外加剂法,还要采用粗,细骨料两级配配制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比重,增强其结构抗渗能力。另外,选择性能良好的膨胀剂,还必须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水泥用量≥300kg/m3,砂率宜为35-45%,水灰比≤0.55,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140mm。重视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经过计后确定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产生冷缝造成渗水通道。严格施工机具的选用和操作。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头(面)有一个振捣器,混凝土施工由后往前,而振捣则由前往后顺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必须考虑路途远近及道路运输状况,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并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减小温度裂缝。最后要说的是,地下混凝土结构模板不宜拆除过早,否则极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伤,形成意想不到的渗水通道。防水混凝土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的竖向构件,如地下室侧壁等,应采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
  3、注重防水构造施工的质量控制
  (1)底板和墙的交接处严禁留设施工缝,如需留,则一定要留设在墙身距底板500左右处,而且最好呈槎(凸)形。
  (2)设金属止水板时,宽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要焊接接头,为锚固牢,两边应做好短锯齿状。
  (3)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使两边的拉铁丝固定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时严防从一侧倾倒,振捣时两边均匀插振,以确保止水带的准确位置。
  (4)穿墙套管,一定要在中部位置焊上金属止水盘,并预埋准确;支模用的穿墙螺栓也要在中间焊接金属止水盘,拆模后抹灰前要贴墙割断,并用油漆防腐。凡容易形成渗水通道的地方均应焊上金属止水盘。
  4、加强特殊施工部位的防水处理
  (1)施工缝处理。施工缝的处理是地下室防水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处理不当将功亏一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xielw/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