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技巧指导

参考文献(References)引用不当,竟会有被拒稿风险?

发布时间:2024-02-21 16:32:33更新时间:2024-02-21 16:32:33 1

  想必写作SCI论文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会参考相关文献的,尤其是作为SCI论文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正文内容紧密相连。且由于科学研究具有社会协同性和继承性,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就要用参考文献形式予以注明,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维护他人知识产权。然而,参考文献引用方法、技巧等问题令不少小伙伴们头疼不已,引用不当可能成为拒稿原因之一。下面将为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引用不当,竟会有被拒稿风险?

  一、参考文献引用方法

  1.指示性引用

  作者没有引用参考文献中的具体结果和结论,只是给出专业背景说明。

  2.继承性引用

  作者引用他人的具体结果和结论,目的是为自己的研究结果或论点提供证据。

  3.批判性引用

  作者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结论,目的是提出不同的观点或纠正他人的错误。

  注意:

  参考文献应该放在论文中引用处和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 (References)处注明。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开列格式在国家标准和期刊标准中均有明确规定。论文的引用格式包括很多种,例如MLA格式、APA格式、哈佛格式、芝加哥格式。

  不同的期刊对于文献类型、起止页码、标点符号、作者姓名等格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研究表明,论文作者除了经常在前述的文献选择原则上出错,还经常在引用格式上出错,而且容易忽视标准化格式的重要性。

  二、参考文献的筛选与引用技巧

  1.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要选择高影响力的文献,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在较权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中选择。这些论文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大致情况。

  2.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

  可以结合研究问题的视角梳理要引用的参考文献,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有效缩小范围,也有利于把握参考文献。

  3.引言中的文献引用

  对于期刊论文,需要在引言中交代背景、需求、任务和论文的目标与安排。在背景介绍中,通过引用参考文献来说明你问题的来源是什么,问题为何重要。

  4.论文其余部分的文献引用

  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在需求分析中,通过引用文献指出你面对的问题己经有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空白。在任务和目标介绍中,通过引用文献来指出你将采用前人的哪些方法或结果,你的工作将推进、补充或纠正前人哪些工作。

  5.文献多与少,充分为最好

  如果引用的参考文献过少,读者无法理解你的论文与前人文献的契合之处及研究基础。此外,如果所有参考资料均来源于单一文献,论文会显得较为肤浅。另一方面,如果参考文献过多,本人的观点就会被他人观点掩盖,导致论文显得较为弱势,读者会认为作者不敢主张自己的观点。建议采取中庸之道,引用文献的数量适中,表达出个人观点。

  6.未能恰当地组织文献

  某些时候,参考文献可能仅仅是一份清单,按照枯燥无味的时间顺序罗列文献作者的姓名。尽管这是组织文献的一种方法,但并非唯一的方法。能够从文献中提取相关作者的论点并对其分组表明你具有组织文献的意识,与仅仅通过描述对文献进行组织的方式相比,高下立见。此外,通过阐释不同主题组别之间的联系,你可以比较及评价相关组别在你的论文主题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以上情况来看,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大家也是详细了解后使用正确且等当的引用方式,从而有效的标注参考文献,以便于符合要求,从而得以展现该有的效果。毕竟如果引用不当,那么是有被被拒稿的风险的,尤其SCI论文的发表并不易,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对待。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qiaozhidao/7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