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技巧指导

如何通过论文检测的一些写作技巧

发布时间:2014-04-09 16:28:19更新时间:2014-04-09 16:28:39 1

  论文的写作是很多毕业生和评职称人员的一个瓶颈,在写作中,选题难,搜集材料难,写作也不简单。更重要的是,写完之后还要通过查重检测才可以顺利发表。那么应该怎么样写作论文才可以通过论文检测系统呢?

  1、叙述研究动机

  是什么样的因素促成你来写作这篇论文?

  2、叙述研究价值

  此一论题的研究,有何学术价值,或实现的意义?

  3、叙述研究范围

  有些论题有时间或范围的限制,必须要加以说明,如:以汉初、明初、清初、民初为范围作研究的,应将这些时段的上下限作说明,所采用的定义是自己的见解,或采用某人的说法,也应加以说明。

  4、前人研究成果的检讨

  一个论题所以值得研究,除论题本身的价值外,前人对此一论题的研究成果如何,也应加以检讨,前人的研究成果如果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论题才有继续做的必要。所以,论文的读者往往看看这一段的检讨,即可知此一论文价值的所在。

  正文部分

  1、章节间应作合理的安排

  如研究一个历史人物,总应从生平、著作讨论起,才进入他的事功、思想、影响等讨论。有些学者看到一篇论文的正文一开始即讨论该研究者的生平、著作,即视为方法老旧,而给予级低的评价。笔者以为这要看论题而定。在研究某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前人已留下大量的传记、年谱,如:李白、杜甫、苏轼、戴震。当要论述这些人的诗篇技巧、思想等时,自不必有长篇累牍的生平传记、著作等资料。但如果研究到某些不见经传的人物,有关被研究者生平,著作资料是了解这个人最基本的材料,自应有详加叙述的必要,不然如何知人论世?

  2、章节的拟定以能凸显所定的预期效果为主

  一篇论文的正文,就是这篇论文的灵魂部分,论文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正文章节的安排最为重要。如研究一个时段的学术思想,到底应该以人为主,或以思想概念、讨论主题为主,往往见仁见智。最理想的安排,可分为上下篇。上篇讨论当时学术思想的变迁,和思想家讨论的重要论题;下篇则以人为主,以凸显这些思想家的变迁,和思想家讨论的重要论题;下篇则以人为主,以凸显这些思想家在该时段的重要性。由上面的例子可知,正文的安排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以越周延越好。

  结论部分

  1、前文论证部分的回顾

  应将前面各文章主要论证的部分,也就是论文的主要创见,简洁地加以叙述。使读者阅读此一结论,即可知本论文的创见和贡献所在。

  2、可兼述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和将来待努力的地方

  一本论文,不可能将所有问题全部解决,在作结论时,最好能将有所不足的地方加以说明,以便自己和有心的研究者将来继续研究之用。

  计算机论文投稿期刊推荐:《计算机数字与工程》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ISSN1672-9722

  国际标准刊号:CN42-1372/TP

  主办单位: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已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还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qiaozhidao/3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