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经济命脉,如果在财务管理上出了什么差错的话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是一篇经管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 要】 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集团的运行效率,降低集团的运营成本。但是,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根据集团财务管理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阐述了财务集中管理的内容,并以本集团财务部为例,分析了财务集中管理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改进建议
引 言
建立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大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力度,提升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保证企业集团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一点。
1 财务集中管理的内容
1.1 会计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指取消企业集团内部原有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财务核算职能,将财务核算实务集中到集团公司统一进行。具体来说,会计集中核算包括数据集中管理和财务人员集中管理两个方面,其中数据集中管理又包括构建集中核算平台和统一会计政策。
1.2 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的集中管理对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含义为将资金完全集中到集团总部实行统一调度,资金的集中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统收统支模式、资金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等。
1.3 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财务活动的一项统一控制行为,主要是对企业集团的相关投资经营活动作出统一的计划和控制,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全面预算管理能够量化企业集团的整体决策目标和资源配置状况,更好地进行企业财务活动的预算管理。
1.4 全面成本管理
企业集团的全面成本管理的最常用方法是作业成本法,这是一种立足于作业成本法而存在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手段,具体步骤为作业调研、作业认定、成本归集、构建成本库、设计模型、运行分析和持续改进,使用全面成本管理的好处为能够改善成本结构、优化成本投入、规避成本风险。
1.5 信息集中管理
信息集中管理是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进行信息集中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标准化工作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
2 财务集中管理的优势
2.1 矿肥基地财务分部的基本情况与管理模式
集团公司财务部矿肥基地财务分部(以下简称矿肥分部),由集团公司财务部派驻矿山片区履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责,分部人事安排、工资待遇不隶属于所核算会计主体单位,而是由总部财务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分部现有职工36人,其中30岁以下新分大学生13人,取得会计师资格证6人。集团公司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在整个集团范围内执行统一的核算制度、统一报告制度和统一的管理制度,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
2.2 财务集中管理的优点
2.2.1 加强了对资金的控制
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公司资金来源,含货款回笼、融资借入、政府补助及其他形式流入资金,必须统一归集到集团公司结算中心指定账户,由集团公司统一进行调度和平衡,这样就强化了对资金的控制,调动了全集团存淀资金,提高集团的整体信用和筹资能力,降低了整个集团的资金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力,能从集团整体利益、轻重缓急考虑安排资金的使用。
2.2.2 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
集团公司财务部及各派驻机构,均执行集团公司制定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这就保证了下属各公司主要会计核算政策的一致性,使各公司财务指标具有可比性,也便于按财务指标进行奖惩考核和分析。
2.2.3 提高了集团公司政策指令的执行效率
对集团公司下达的全面财务预算的执行,资本性项目投资的控制和考核,降本增效指标的落实,内部会计核算的试点等指令,通过委派的财务机构以财务相关指标和数据进行监督,保证了集团公司主要政令的执行,以及信息反馈。
2.2.4 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虚假财务情况的发生
由于财务人员属于委派制和集中管理,财务人员就不会为自身或所核算单位利益而做假账,也不会迫于所核算单位领导压力而做假账,由此从财务层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虚假财务状况的发生,能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所核算单位经营状况。
3 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集团财务的集中管理虽然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强化了对公司资金的控制,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3.1 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情况的脱离
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理后,财务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就大大减少了,这就使得许多财务管理人员对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和工艺流程了解就不到位,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就容易形成一种就核算而核算、就数据说数据现象,没有很好地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
3.2 对财务管理数据与内部审计过于依赖
由于矿肥财务分部核算主体多,业务比较杂,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轻重有别,年轻同志经验不足,老同志对新知识的学习又欠缺,这就造成了大部分会计人员过于依赖各主体单位的管理基础数据和内部审计,往往无法及时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3 财务监督不到位
由于财务管理没有较好地结合生产生活工作的实际状况,会计人员对于核算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常常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追踪,这就使得会计核算容易形成一种事后核算,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职能就得不到较好履行,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风险。
4 提高财务集中管理水平的建议
财务集中管理的问题尽管现在还不明显,但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财务管理运行制度的阻滞,给公司和国家带来一定的损失,这就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财务集中管理的水平。 4.1 加强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
为保证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不脱离公司实际,必须加强其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对公司经营业务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其能够较为快速地发现财务核算中的问题,提高其财务核算水平,避免就数据说数据的现象发生。
4.2 提高委派财务机构人员的素质
委派机构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更关系到财务监督能否得以发挥,因而提高从事财务工作的准入门坎,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财务人员责任考核,提高财务人员待遇势在必行。
4.3 加强对财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
随着财务知识的不断更新,公司业务种类的增加,财务人员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能仅依赖于经验的积累,要不断地将理论和单位实际结合起来,结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信息的处理过滤,以达到提高财务工作质量、促进核算单位管理工作加强、保证财产物资安全、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目的。
4.4 加强对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考核
各核算单位均设有专职或兼职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参与了本单位各项经营活动,对本单位发生的实际经济行为较财务更为了解,更能切实地履行监督职能。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以集团公司和本单位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对本单位各部门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为保证各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不为局部利益而放弃其监督职能,集团公司审计部门应对各单位内审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以保证各单位经济行为遵守国家和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保护国有资产真实完整。
结 语
总而言之,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对于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有重要作用。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现代企业必须尽快完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因此在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时既要考虑向国际惯例靠拢的需要,又要兼顾我国的现实国情,总体来说就是要注重现实、平稳过渡、兼顾长远。
【参考文献】
[1] 王鑫.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5):161-162.
[2] 郑丽霞.浅析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优势[J].财会研究,2010,(12):49-50.
经管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经济研究参考》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二十多年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同呼吸共命运的优 良传统,以及内容上所独具的"权威性、前沿性、前瞻性"特点,在我国经济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中国经济研究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 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