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时期,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传统的工业是一柄福音和灾祸的双刃剑,中国并不庞大的工业由于先天不足、粗放外延发展等原因过早地走入破坏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尴尬境地,发展下去不堪设想。新中国成立前,由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三都县近年来林业工作的重点,2008年1月三都县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10年10月基本完成主体工作,后期又进行了逐步的完善。至目前为止三都共流转林地0.25万宗,面积23.9万亩,林地流转遍及全县21个乡镇270个村,0.22万农户,其中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由于非可持续性的消费和生产也使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本文是一篇农业经济论文范文,选自期刊《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期刊,创办于1990年,月刊,大16开,内文64页,是湖北省农科院主管,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农业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人民在防治水土流失的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中,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摘要】立体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其优势在于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物种、层
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1],技术成果是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农业科研单位重要的知识产权,成为农业科研单位和完成人的无形资产,具有现实的价值和一定的潜在价值,技术成果的开发也成为农业科研单位创造效益的重要途径[2
城市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容易造成土地资源有限供给与社会经济需求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国内外城市化过程的经验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即城市化发展在促进城市用地扩展的同时,必然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素有鄂东生物基因库之称。全县有高等植物资源1043种,其中拥有中药材品种资源608种[1]。 摘要:中药材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通过对罗田县中药材产业规模、产业基地、产业管理和产业品牌等现状及存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网络技术飞速更新,全球经济正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手段已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正带动着其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1]。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与共享是当前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是用现代科技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如何发展当地现代农业,笔者作为农业学校教师在分析当地的农业现状和资源特点的
近年来,岷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岷县当归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建设特色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初步建成了梅川、北路以红黄芪为主的优势产业带,西川以当归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南川、东三区以马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基本
城市经济在全省所在份额并不高,这也从经济发展层面验证了河南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这一事实。2009年市区生产总值5590.21亿元,占全省的28.7%;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786.88亿元,占全省的31.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57.38亿元,占全省的29.3%;地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5 ~10824,北纬2615~2632。保护区北起台江县的南刀寨,南至雷山县的开屯、高岳山,西抵雷山乌尧、乌东、猫鼻岭一线,
摘要:本文以定边县的农业作为研究主体,分析定边区域特点,从调整当地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视角对定边县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定边农业产业结构,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定边县,农业经济,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
胡氏湿疹清凉喷雾剂是由栀子、大血藤、牡丹皮等6味中药组成的喷雾剂,具有胡氏湿疹清凉喷雾剂具有清热解毒、败毒散痈、活血消肿等功效,临床上主于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牛皮癣等疾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在某个县的地域范围内,在该县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相对产业优势、经济较发达的地域划出一定区域,以现代产业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是由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以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提供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服务的综合型服务体系。建设和健全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 摘要:将土地生态系统作为复合的大系统,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际情况,确立了环境
区域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是构建大区域旅游的重要基础,而竞合关系与整合开发已成为区域内各景点(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结合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从产品的同质性、游客的可进入性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分析了其红色旅游景区的竞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