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经济科学论文

职称论文发表创新“三资”管理方式 促进农村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5-02-06 11:39:58更新时间:2015-02-06 11:40:51 1

  摘要:本文主要从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以及资源(”三资”)的责任、制度、改革的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农村集体创新型的““三资””管理,希望能够对农村经济以及科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称论文发表,农村”三资”管理,责任,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国家对农村社会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关注。而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管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是我国整个农村经济科学的基础,也是我国广大农民极其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的”三资”管理却还是不够完善,这给我国的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也给政府在统筹经济发展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由于农村社会的复杂以及认识的错误,这使得我国农村在”三资”管理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农村的”三资”的创新管理方式的研究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三资”管理的责任,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对于农村的”三资”管理来说,由于村一级属于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因此,在管理方面有些混乱,因此”三资”管理的协调、责任落实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应当是”三资”管理中的第一步,下面就从组织的协调、责任的落实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这这三方面简单的探讨农村”三资”的创新管理:

  (一)组织协调

  加强组织的协调,其主要指农村的行政机构如村委会应该成立”三资”管理的达标示范的领导小组,设立管理办公室,对村级的”三资”管理情况进行督察以及协调,督促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健全台账制度,对”三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二)责任落实

  责任落实主要指的是有关部门应该专门制定关于农村的党风廉政建和”三资”管理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应该明确农村”三资”管理的工作目标以及工作的措施。将”三资”管理的责任真正的落实到基层,简单来说也就是应该农村的村干部如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村监委主任等等进行”三资”工作和业务培训,并签订每村在”三资”管理中应该完成的目标以及任务,用合同的方式将”三资”管理的责任真正的落实到农村基层,督促村委加强对”三资”的规范管理。

  (三)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农村管理队伍的建设,主要就是应该从每村”三资”管理的现状出发,配优配强每村的““三资””管理队伍,具体来说应该对农村”三资”管理的机构配备或者培养农经工作人员、农村账目会计、经验的代理会计以及出纳,不仅如此,还应该强化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规范化性建设,使得在”三资”管理方面具有可靠可用人才的同时,还能够对”三资”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确保农村”三资”管理的正常进行。

  二、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对于农村”三资”的管理而言,仅仅依靠组织的协调,责任的落实以及队伍的建设是远远难以做到科学性管理的,也难以真正的促进农村的科学发展,因此,农村”三资”管理的制度化也是”三资”创新管理的必然趋势,下面就从农村”三资”的管理制度、”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以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这三方面对农村”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进行阐述:

  (一)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制度

  由于农村社会的复杂,农村”三资”管理中涉及到资金、资产以及资源也较为繁琐,这使得在农村”三资”的实际管理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因此,健全农村”三资”的管理制度是农村”三资”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简单来说也就是指县镇(街道)机构应该指导基层的各村,根据本村”三资”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村““三资””管理现状的管理制度,同时应该将制定的制度报于上级部门备案。

  (二)建设农村”三资”服务中心

  建设农村”三资”服务中心,也即是可以从组织机构的建设上进一步的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管理,具体来说也即是乡镇应该建成标准化的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以窗口式办公的形式,从服务中心的机构、人员、设备以及制度等方面规范农村““三资””管理。该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建即是对农村”三资”的制度执行、”三资”相关的核算工作、监督工作以及档案的管理进行监督和细化,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管理,确保农村”三资”管理的正常。

  (三)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对于农村的”三资”管理而言,这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资金、财务等等的审批,这也是极其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对其进行遏制,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的措施进行:一是健全农村党务、村务以及财务(”三务”)的公开工作机制,使得农村”三务”信息透明化,鼓励社会参与监督;二是成立““三务””公开工作队伍,也即是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三务”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做到有据可查;三是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主要就是健全基层农村的民主决策、管理以及监督机制。全面推行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两公开”制度(党员群众建议、村党组织提议、村务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社员代表会议决议,表决结果公开、实施情况公开),使得各村的全体村民对各村”三务”有基本的了解,有权利参与”三务”的相关事项,断绝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杜绝腐败。

  三、深化改革,保障”三资”管理

  在”三资”管理中实行责任管理和健全制度建设是农村”三资”创新管理的必要措施,但是就目前来看”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大队“三资”管理的整改以及”三资”管理方面的考核也是极其必要的,下面就从”三资”管理问题的整改以及”三资”管理的考核这两方面阐述深化”三资”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农村”三资”管理整改。在目前我国基层农村”三资”管理上,需要整改的问题还是较多的,具体如下:一是历史遗留白条问题的整改,对于历史遗留白条问题则应有农经人员具体审核调查之后,逐步进行清理完善;二是财务公章的滥用整改,在滥用财务公章方面的整改措施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根据实际财务公章交予”三资”管理办公室或服务中心,对需要盖章的文件则由这两个机构酌情审核进行盖章。三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实行定项限额管理。对村级招待费用、村干部报酬、外出参观考察、会务费、交通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要有具体开支标准,并严格执行。四是村社集体重大“三资”管理事项(包括工程项目建设、资产资源的处置及租赁和出让、土地征用款、拆迁补偿款、苗木兑现款、对外投资、集体举债等)必须程序规范,并有社员代表大会决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招投标。五是承包合同管理规范,承包(租赁)的书面合同签订规范,合同结算及时,管理到位,合同兑现率达到90%以上。六是工程项目的立项和招投标程序规范,工程款项按合同规定支付,把关严格,并取得合法发票。工程验收前工程款不得全额支付。七是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加大应收款项回收力度,严禁擅自出借集体资金或利用集体经济为任何个人和单位提供担保。八是实行定期清查,每年至少一次对村固定资产、库存物资和各项资源进行一次清查盘点,财产盘点清册需由包括社监会成员在内的3-5名人员审核签字。对集体“三资”的变动情况及时登记,并做到帐实相符。九是“三资”公开内容全面,程序规范,每年公开不少于4次。做到财务收支实行逐笔公开,招待费逐笔公开,干部报酬公开到人。公开时间不少于1个月等等。

  考核机制改革。在目前农村”三资”管理方面,关于”三资”管理人员考核的机制较少且不全面,这容易出现工作的误区,滋生腐败,因此对于”三资”管理人员工作的考核机制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简单来说那就是从农村“三资”管理台账,农村非生产性支出的管理、财务制度以及操作细则等方面建立管理人员工作的考核标准,督促管理人员踏踏实实的做好农村的”三资”管理工作,为农村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三资”管理的规范程度这不仅仅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更关系到农村这个国家组成的重要部分的和谐稳定。因此,不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基层的镇村行政机构,对于农村的”三资”管理都应该高度重视起来,要重视农村”三资”管理的具体工作,探讨农村”三资”的创新管理,为我国农村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通知强调――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J].农村财务会计.1996(03)

  [2]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J].江西政报,1997(18)

  [3]刘乃祥,杨宗连,蔡琳娜.推进““三资”六化” 强化长效管理[J].江苏农村经济,2010(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ngjikexuelw/4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