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论文发表浅谈暗示教育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6-18 16:12:28更新时间:2015-06-18 16:19:23 1

  暗示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暗示教育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学校在培养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品德,校园文化建设即使对学生生活的一种丰富,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本文就真多暗示教育的应用做了一些研究,是一篇教育论文发表范文。
  摘 要:暗示教育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学校教育,暗示教育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的是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优质土壤,学校应注重教室文化建设、学校精神培育以及校园环境的塑造;通过创设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载体,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通过反复多样美育活动不断巩固学生的良好品行,让良好品行外化于心、内化于行,终身受益。

  关键词:暗示教育,良好品行,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暗示教育就是这种教育方法。所谓暗示,就是不直接、不明白地表示意思,而是通过环境影响、含蓄的语言、指示性的行为等形式,使学生明白或悟出某种道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教子”的故事便是暗示教育的典型例子。孟母让更好的环境影响孟子成长,让孟子看到自己这一切自然悟出“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现在很多学校都注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营造洁净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尽量使环境富有内涵,使具有教育功能。心理学表明,一定的环境氛围可以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环境氛围暗示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优雅的校园环境暗示,为学生良好的品格的形成提供优质土壤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有相当长时间在校园里度过,校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因此为学生塑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对于青少年良好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这里的校园环境主要包含班级的环境建设,学校精神塑造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内容。

  班级的教室环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布置,对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班级环境的布置一般要重视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氛围,营造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营造严谨、乐观的作风氛围。可以通过张贴名人名言、经常更新黑板报、制定民主的班规条约,更要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注重仪容仪表教育,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

  学校精神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等。学校精神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及学校的发展。例如北京大学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求实、创新”作为北大精神,就拿其中的“民主”精神来讲。近年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得到了很好的坚持、贯彻和发展。今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北大得到了认真贯彻。学校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学术探索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思考上不设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实事求是的独立的正常的学术研究,提倡一切认真负责、言之有据、理性平和的学术表达,保护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争鸣。可见北大精神对于北大学习或者学校都有深远的影响。中小学的校园精神建设同样对青少年影响很大,良好的班风是优良校风形成的基础,但优良校风又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的中小学通过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形成健康向上勇于争先的育人气氛;有的如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刊、标语口号、名人画像、校训等,通过正面宣传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有的学校通过宣传学校品学谦优者,给其他学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因此,学校精神的培育并不是可有可无花瓶里的塑料花,而是深埋于学生心田里的种子,学校精神培育对于学生成长不容忽视。

  校园环境建设要具有学校的特点而且要富有内涵。洁净的环境不仅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暗示学生自觉爱护环境卫生;设想,一个垃圾满地,破败不堪的校园,树立太多的关于讲究卫生的宣传标语,岂不是一种讽刺。广西百色市田东实验高中校园里的舞台,方方正正的四根大柱,柱子上“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几个红漆大字,正昭示着这样一个理念:在人生舞台上,做人要方方正正,做个坚实的人,能顶天立地,做人要往真、善、美、上方向发展,校园奇石上的“学无止境”四字,也正暗示同学们要一心向学的理念。

  二、精心设计的活动载体暗示,促成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任何情感的产生、发展过程总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仅靠说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往往事倍功半,而让学生参加活动,进行“情感操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暗示、启发并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德育基地,走进社会大课堂。“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社会生活脱离,这样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说过。学校应建立社会德育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联系点。组建服务小组,为小区群众服务。另外举办“家乡在前进”调查专访活动。通过社会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民情、国情,促进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感形成。

  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广西百色市田东实验高中在平时的德育活动中,坚持以学雷锋活动、革命传统及时政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活动为重点,强调坚持德育活动“五性”原则,即科学性、系列性、针对性、实效性、多样性原则,形成一个浓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转化。如:举办日常行为规范竞赛活动,召开“我为班级做了什么”主题班会、“当代中学生”形象讨论会,举行校园文艺会演、“爱祖国、讲奉献”主题团日活动,向 “希望工程、灾区”献爱心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情绪体验,积累了情绪经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办好各种报告会,让各种警示教育深入人心。田东实验高中开学初常常举办系列培训活动,包含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军事教育、法制教育、成才教育等,期中常常举办感恩报告会,成功报告会,还精心组织业余党校,鼓励有志青年向党靠拢,同时自觉规范自己行为。虽然简短的入学训练,对于转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达成共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暗示,巩固学生良好的品行

  榜样暗示能够使受教育者形象地感受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和品德,他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唤起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动机,为培养和形成自觉性、自制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创造了条件。榜样暗示容易引起学生情绪的共鸣。所以,在教育中,大力宣扬先进人物、伟人的先进事迹,宣传表扬身边的典型,表彰校园文明标兵。另外,教师的榜样暗示也十分重要。有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而,教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正确实施暗示的第一步,所以教师要以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审美暗示是以美激化学生内心情感,从而转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者可利用大自然美的资源,引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去欣赏自然美,陶冶学生情操。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艺术美,如品味文艺作品、观赏美术作品、欣赏文艺表演等活动,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

  通过劳动进行的审美教育能促使学生全身心协调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审美暗示教育。通过课堂进行审美暗示教育时,应考虑到每门课程的特性,以达到科学与审美教育的统一。教育者还可通过艺术审美暗示达到深化、转变学生思想道德情感。

  语言暗示要求教育者学会运用语言工具,体现语言艺术的魅力。语言暗示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中是一种经常运用的暗示教育手段。如对于后进生,要运用语言多暗示、多启发,经常关心表扬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后进生克服自卑、自负的心理,促进后进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化。

  总之,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过程中,必须了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暗示与明示、隐性与显性教育结合起来,正确运用暗示,预防消极暗示的负面作用。如果对出现的不良现象,不及时消除,使其蔓延,形成一定的气候,那对学生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对于不良现象要及时发现,从根本上铲除,注重正面引导、疏通,化劣势为优势。否则将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目标。而且,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应互相协调、配合,运用多种暗示方式同时进行,这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就会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杭州师范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1979年8月创刊,1983年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大16开,120页。《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多年来以创高水平学术期刊为目标,关注中国社会变革、理论前沿与学术自身增长,实事求是,繁荣学术,积累文化,服务于科研教学。本刊学术优势在文化、哲学、历史、学术史、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5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