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职称论文网论课堂教学与协同育人探析

发布时间:2015-06-05 15:58:29更新时间:2015-06-05 16:09:18 1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是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学校的教师在学生的进步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教师的悉心指导和正确的引导,学生才能树立更好的品德和职业技术能力。本文是一篇月期刊职称论文网投稿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课堂教学与协同育人探析。
  摘 要:大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经济全球化和人才需求广博化对人才培养规格及大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为基本元素的课堂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诸层面的许多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即协同,才能实现大学课堂教学系统的有序运行.大学课堂教学应实现教与学、知识与能力、形式与内容、个体与团体、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教书与育人的协同,要达到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目标,必须把教书育人这两个要素有机地协同起来,把育人的工作渗透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情感培养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职称论文网,教书,育人,协同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着育人这一中心而展开,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一、理论基础

  协同育人基于协同论而提出,通过校内协同、学校与行业、地方有关部门、企业等协同,努力将优质科研资源和校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共同承担育人的职责,将协同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不仅能提升教育的价值功效,并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全面育人的目的。

  二、当前课堂教学育人现状分析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然而,目前高校任课教师教书育人以及辅导员管理育人工作却存在一些问题。

  1.任课教师教书育人,重教书,轻育人。在教书与育人、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中常常把二者割裂开来。高校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工作在教学岗位上的任课教师,他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只负责课堂上的45分钟,至于管理、教育是学校其他部门的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状况、思想道德等一概不问。而学生的德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知识传授相剥离,学生的德育教育往往被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学生辅导员、班导师等的责任,而其他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忽视了本应承担的育人责任。

  2.对于任课教师中责任心较强,将育人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师,进行教学育人的时间、空间受到教学任务、教学时间以及授课方式与内容的限制,仅仅是课堂上的时间还无法做到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心理等全方位的了解和指导,也就无法实现育人工作的连续性。

  三、协同育人方式探析

  “协同育人”大学生培养模式是基于学生培养多方面不同重点工作而提出的,旨在创建全方位育人的新理念、新机制。协调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关系,发挥协同力,把大学生培养作为整个高校的系统工程,从整体上、各要素的关联上去理解和把握。

  1、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协同育人的系统框架。首先,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联系制度化。目前,任课教师教书育人与辅导员管理育人,二者只是简单停留在辅导员定期进课堂,定期与任课教师联系沟通,了解课堂情况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结合辅导员工作职责以及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此项工作进行定量指标要求。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相结合。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课外学习小组,并以学习小组为载体,开展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把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为宗旨,使二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一个协同育人的系统框架,在此框架下充分发挥教师和辅导员各自在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方面的优势,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将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结合起来,为培养本科生工作拓宽一条新的思路。

  2、注重任课教师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提升任课教师人格魅力。前苏联教育家乌森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过程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

  3、教学环节与育人协同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也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因此,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两者之间的有序协同,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发展仍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学习榜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听老师言传外,无时不在其行。教师就应该按照时代的要求严以律己,以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公而忘私的品德、实事求是的作风,踏实工作,开拓进取,勇于

  四. 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都面临一些新的形势和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实现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规范化,寻找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切合点就变得尤为重要。以往,我们比较强调教师工作的“教书育人”功能,对教师工作的“管理育人”功能却重视不够。而“管理育人”恰恰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形成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树立高校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统一观,确立“互为联系”的辨证观,强调“和谐发展”的素质观,提高教师教书、管理、育人的自觉性,加强专业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沟通性,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简而言之,在课堂上能把教书育人工作与管理育人相结合的话,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教师职称论文投稿期刊推荐教育文化论坛》坚持学术性、教育性、文化性、民族性和地方性,主要刊载和发表与教育文化有关的名家专题讲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学术动态与评价;教育与文化实践和经验等方面的具有创建新、前沿性、资料性、信息性、经验性、服务性的文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5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