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图书馆学刊》是由河南省图书馆主管,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和河南省图书馆主办内外公开发行的图书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1-1013/G2国内邮发代号:36-237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1588。
摘 要: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组成结构成份复杂多样。在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学习观、人格等方面与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有很大区别。思考和分析这些特点,在管理的思想与方法、管理内容与形式、管理策略与要害等几个方面都要适应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管理对策
全国各地民办高职院校蓬勃兴起,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但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认真思考和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管理策略是摆在我们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应届、往届高考生和技校、中专毕业生,甚至有少量的初中生,这些学生组成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所以结构复杂,特征明显。
(一)但抵御外界的干扰能力不强。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是良好,具有崇尚理想人格。但是,学生的层次不一样,就有不一样的学生性格特点。不少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缺乏理性思考,对后果考虑较少。特别是一些来自中专或者技校生,这方面表现的比较严重,对于这个现象及时有效分层地教育管理,是民办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有一定的组织纪律观念,但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学校的严格是有道理,认同并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但是,有不少学生已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上课迟到早退、不请假外出、不按时起床等;有的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刚入校时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时间稍长就放松了要求,自身毛病就暴露出来了,例如乱丢垃圾;还有的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甚至出现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严重的违纪行为。
(三)有求知欲望,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特别是一些来自初中生的学生,不习惯大学的生活,找不到学习目标,抱着一种“体验一下大学生活”的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毅力不够强,表现在上课不专心,经常迟到、早退等。如不加强管理教育,学习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四)技能特长优势比较明显,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平衡。他们大多交际面广,思想活跃,但是缺乏为人处事的能力,没有容忍的心胸。还有不少同学文化底子薄,基础差,参差不齐,总体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学生对理性和抽象化知识兴趣不浓,喜欢接受感性、具体、时尚的信息;不少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缺少必要的独立生活体验,适应能力较弱,相互关系不够协调;甚至有的想得多、干得少,眼高手低,少数学生有吸烟和热衷玩游戏的不良习惯。这些都是民办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思考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各异,文化基础迥异,思想比较活跃,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特点,这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必须思考与探索学生思想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一)管中有教,教中有管,管教结合。常言道:“管人先得心”,即管人要先管思想。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必须十分注重教育和疏导。一是要重视入学动机教育。二是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三要重视平时点滴教育。
(二)转变管理观念。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不能走极端,有的得学校管的很严,实行封闭管理,然而,有的有实行开放式管理,这两种都是不得行,要结合民办学校学生的特点两者结合。要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心理、需要等实际情况,实施合情、合理的管理,该严则严,该活则活,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做到张弛有度、宽严适度。
(三)用情感管、信任管理。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经历过高考落榜,他们有过悲伤、有过迷茫,也有过彷徨和失落。我们应当正确解读他们,用正常的心态看待他们,不能冷眼相待,要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帮助他们。另一方面要理解信任他们。理解信任关键是放手让他们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克服失落感和自卑感,真正体会到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与信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找回自信,扬起追求进取之帆。只要管理教育者有细心说服、点滴引导的耐心,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诚心,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四)注重以人为本。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在管理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管人,重点是管好思想,因为思想支配行为。管好思想主要是做到“四个了解”:一是通过各种谈心活动进行直接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特征、年龄、民族、专长、籍贯等情况;二是查看各种相关资料进行间接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三是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情况进行细微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心理、情绪变化等情况;四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渐进了解,以排除表面的、虚假的、片面的信息,掌握真实的、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熟知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其思想脉搏,增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