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发论文的网站浅谈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

发布时间:2015-04-25 15:08:05更新时间:2015-04-25 15:08:53 1

  摘 要: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教师“善教”,学生才能 “乐学”,相反,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差事,甚至会产生消极、对立、厌学的情绪。

  关键词:发论文的网站,善教,乐学

  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教师“善教”,学生才能 “乐学”,相反,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差事,甚至会产生消极、对立、厌学的情绪。在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之间,“善教”是条件,“乐学”是结论。没有教师的“善教”,也就没有学生的“乐学”。

  本人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特别注重在“教”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善教”与“乐学”的和谐统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

  首先,教师知识要渊博。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教学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这就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厚积而薄发,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常教常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时时注意学习教育理论,刻苦钻研教材,而且还注重阅读报刊,把与教学有关的知识整理、记录下来,扩大自己所掌握的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适时、适量、适度地将知识用于教学,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如:再讲相似形比例线段时,介绍泰勒斯用一根棍棒测金字塔的高度的故事;讲拿破仑通过观察士兵的帽沿轻而易举的测出了河宽的故事。讲黄金分割时,介绍黄金数(0.618)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其第二层之下与第二层之上的比也是黄金数…。这些知识使学生们兴趣怏然,产生了愉快的学习情绪。

  教学实践让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教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上课时才能高屋建瓴、活水涌流,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清新、明朗、开阔的知识天地,进而诱发学生产生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才会对学习“乐此不彼”。

  其次,教师教法要灵活。灵活多样的教法是“善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级教师魏书生说得好:“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花园中,到处采集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蜜”。根据学习的兴趣性原则,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各部分的“乐学”要素挖掘和显露出来。让“无涯的学海”变成“知识的乐园”。如:在讲三角形和定理时,让学生自己“拼”,进而去发现;在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采用多媒体:用运动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两圆的位置关系,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先进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愉快、学得主动,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生在知识的乐园里流连忘返。

  再次,教师要教给学生学法。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教师的“善教”,不仅包括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习方法的传授。学习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是否“乐学”。因此教师的“善教”,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进而达到“乐学”的佳境。那种拼体力、堆时间的疲劳战术、题海战术,实不可取。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渗透学习方法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介绍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如:介绍暗示学习法、“纲要信号”图表法、“滚雪球”式学习法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变被动接受型学习为主动创新型学习,优化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最后,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戏谚有云:“演戏不图一时乱拍手,只求他日忆起暗点头。”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也应努力达到使学生终身敬佩、终身受益的效果,使学生永远“乐学”。作为教师要从思想品德、学习精神和人格魅力等方面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所以,“善教”的另一层意思是善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从衣着服饰、言谈举止等生活琐事到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诸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可以想象,一个玩世不恭、不求上进、计较个人得失的教师是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其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操作等能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意志,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其三,教师要从学习、生活、身体、心里等各方面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5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