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学习导刊杂志范文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5-04-21 15:24:57更新时间:2015-04-21 15:25:20 1

  【摘要】本文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肯定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对教学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也通过指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缺点将问题提升至评价的约束作用上。笔者通过分析三年的教学实验结果和过程,寻找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约束应该注重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和组织,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评价,切实提高学习小组的积极性。

  【关键词】学习导刊杂志社官网,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职,客房服务课程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1]

  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在于运用小组团队的力量去探讨和解决问题,是各种教学方式中比较容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让教师能够从关注单一学生个体转移到关注团体学习的结果,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提高教学的效率。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优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鉴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进行客房服务课程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团队的合作探索能力,集体解决客房服务技能的关键技能问题。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也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合作学习组织不当容易流于形式;学生的个体差异大,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教学内容分解不当或太难,容易让学生畏难而自暴自弃。

  对于职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特点来说,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总体上是能够较好地形成自我约束和互相竞争的局面, 形成一定的学习压力。因此笔者认为,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关键步骤是如何通过评价方法的创新来形成真正的学习约束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

  笔者在客房服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已经在三个年级的不同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团队评价方法实验。笔者的做法是:首先建立学习小组,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结果的团队性,明确提出将学习小组的评价分数分成个人素质得分和团队得分。

  笔者注重建立严谨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每个成员的权限和作用。教师是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的制定者,负责向科代表下达课堂教学任务,进行学习结果的评价,帮助各学习小组解决理论学习和技能实操过程的主要难题。科代表是全班教学组织、考核实施的助理,负责向小组长传达教学计划和考核的标准;学习小组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负责向组员分解教学任务和解释考核标准,并组织组员进行思考和学习,以帮助小组获得最好的成绩。组员是教学任务实施的具体对象,要服从组长的领导和指挥,根据学习任务思考和提出问题,按步骤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以获得最高的考核成绩。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极其注意评价体系和方式的作用,将教学的成效与评价体系的结果进行挂钩。评价体系中的个人素质得分以理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回答情况和出勤情况构成。团队的得分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基础知识学习时,小组讨论和思考结果按照互评的形式进行排名,按照名次每次给予相应的加分值;技能实操时,所有学生进行个体的若干次测试,每个学生得分总分计算平均分,终结性考核以若干次的平均分总分再计算平均分。

  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总结,笔者发现此种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还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通过三年的实验样本分析来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影响因素。

  二、实验样本教学过程对比分析

  (一) 样本班级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笔者分别在2009至2011级实施此种评价方法,将选取三个比较典型的样本进行分析比较。样本班级分别是0904班、1003班和1103班,这三个班级在实施过程中都是比较好的班级,客房技能掌握程度也较好。其中0904班和1003班已经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并且都已经考取了客房服务员证书,1103班实施一年时间,学习效果尚在检验中。

  0904班属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双语实验教学班,入学成绩好,学习主动性较高,动手能力一般。全班有42个学生,其中女生37人,男生5人,全班分成7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人,其中部分小组全为女生,男生分配至其中的3个小组。一年课程学习期下来,有一人参加全市客房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全体参加了2010年广州亚运运动员村客房服务工作。

  1003班有40个学生,其中女生31人,男生11人。全班入学成绩在全年级中处于中上水平,学生素质比较均衡,学生比较活泼,学习主动性较好,动手能力强。全班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每个小组均都有男生。一年课程学习期结束,有3人参加全市客房技能竞赛,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1103班有48个学生,其中女生31人,男生17人。全班入学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学生的素质不是很平衡,学习主动性不是很高,动手能力相对较高。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每个小组均有不同比例的男生。一年课程学习期结束,目前尚未举行全市客房技能竞赛。

  (二) 样本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三个年级的客房技能考核都采用了相同的考核评价方法,标准也没有变化。从实施的效果来看:0904班的平均分为79.65,其中有两个学期的平均分为80分以上;1003班的平均分为74.02;1103班的平均分为72.76。基本反映出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考核成绩的对应关系。表面上来看,学生入学的成绩和对于学习的态度是技能实操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

  (三)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比分析

  对于考核的结果来说,有很多的主观因素,不能够全面地说明问题。由于客房技能的考核采用持续性考核的方法,是一种发展性的考核,学生对于课堂组织形式的理解程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表现是通过班级管理文化和科代表、组长的领导组织力所表现出来的。在0904班,科代表一直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性格比较外向,善于与同学进行沟通和协调,执行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较强。1003班的科代表一共有2个,前一个科代表很负责任,而且也比较强势,原则性很强,自身的技能水平比较高,也能够有效执行计划,第二个科代表人比较文静,能力不是很突出,但是班级中的人缘特别好,工作积极性非常高。1103班由笔者担任班主任,科代表属于比较内秀的学生,责任心较好,人也很上进,但是对于执行任务的方法不是很多,沟通方式比较简单。

  三个年级的科代表,笔者都充分将权力下放,并且注意对他们进行指导,在考核过程中由科代表来统一组织,并且要求科代表督促组长对组员进行技能的强化训练。

  在小组组织结构中,笔者一直以自由组合的形式来进行,要求尽量在每个小组中有男学生,小组长也是由学生自由选举,小组的组成基本处于自然状态。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负责对技能水平不高的小组进行辅导训练,使得小组的技能水平不会拉开太大的距离。

  (四) 教学环境的对比分析

  三个年级所面对的教学环境是不尽相同的,工位的数量也有所差别。2009级和2010级的学生基本能够保证两人一个工位,2011级的学生则需要4人一个工位。这与我校扩大招生规模,实训场地限制有很大的关系。在实操的过程中,前两个年级的学生只有一个班级上课,信息的传达情况比较顺畅,但是2011级的学生则需要与其他班级同时上课,教学信息的传达情况并不是十分顺畅。

  (五) 评价方式的对比分析

  2009级的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主要是笔者全程亲自进行考核,学生作为辅助角色出现。2010级和2011级则在平时的考核中抽调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助教对学生进行考核,期末终结性评价时则由笔者亲自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都由科代表进行统计核算。从评价方式改变的情况来看,教师的作用淡化后可能对学生影响和压力减少,评价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效率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教师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获得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准确的运用团队成绩来考核学习效果,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步工作。

  首先,应该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深入了解科代表的特点,尽量选择外向的,协调能力强的学生,避免选择内向和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科代表的角色是教学计划的分解者和执行者,只有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作,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运作。

  其次,保证在独立的教学环境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学信息完整而有效地进行传递,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有效的,学生对于评价标准的理解和实施才能够得到最好的保障。所以,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不让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再次,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的态度也与学习的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虽然不能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归结于学生素质问题,但是必须承认学生的基础,在考核的内容上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难度的系数,制定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评价过程不一定全部按照团队成绩进行计算,而应该对部分无法达到要求的学生进行特别系数的设计,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应该重点关注学习有障碍,素质比较低下的学生的问题,不能让这些学生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负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的积极影响因素有:均衡的学生素质、宽松的教学环境、学习组织的有效性、教师对教学对象的帮助。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2188168.htm

  作者简介:

  李伟慰,男,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系饭店管理专业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管理学硕士,以咖啡、客房课程为主要教学研究方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5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