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教学法是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法,在项目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潜能,对于提高项目教学效果和实现培养目标,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核心期刊投稿网,高职教育,项目教学,以人为本
一、引言
“项目教学”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呢?通过实践,作者认为在项目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提高项目教学效果和实现培养目标,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通过对我院10级汽车专业的三个班共96人的具体项目教学实践,可以从项目的选取、项目的实施、项目的评估等三个方面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项目选取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了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只有适合学生的项目才是好项目,要突出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最终落脚点。通过对我院汽车专业学生的具体项目教学实践,现讨论如下:
1.学生容易理解的项目
项目学生容易理解,在完成项目时就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分析项目,可以专心考虑项目的解决方法,理解新的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项目越贴近学生,学生越熟悉,越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成果。
2.改造后的企业项目
通过把企业实际项目进行改造,去除其旁支,留其主要内容,根据教学理论进行转化,改造成适合教学的教学项目,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这种项目来自实践,对学生来说有真实感,可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兴奋战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3.项目的完整性
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成品出来,作为项目的成果,使学生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以人为本”思想在项目实施中的运用
如何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仍旧以“以人为本”的效果导向法来作为出发点,讨论如何有效地提到项目实施阶段的学习效果。
1.任务工单驱动式
学生适应能力差,不爱学习,这是高职学生的一个通病,而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并配合其后的项目考核评估机制,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有的放失,目的明确,已解决实际任务为主要目的,以完成任务工单为主要手段,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车间式”现场教学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主要培养的就是“实践型”的技能人才,而高职学生普遍具有不爱上理论课、但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结合此特点,在项目的实施中,采用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法正好适合现在的高职学生。
四、“以人为本”思想在项目评估中的运用
评估的环节是一个反馈的环节,有利于我们检查项目教学的成果,如何使得评估能够如实的反映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评估的目的,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1.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转变评价考核方式,开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推动考核方式的转变。根据课程项目的要求,学生考核必须贯穿项目开发、实施的全过程,需要全面考核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以及学生实训项目成果质量。具体指标可以包括: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创新程度、熟练程度、成果展示等。考核评价过程可以由学生参与设计与实施,增强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项目教学成果展示
每一阶段的项目教学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将每位(组)学生的项目教学成果以多种形式面向全校展出,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每一阶段的项目教学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从而更有激情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项目学习中。
五、结束语
项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能够学到知识为主要目的,不局限于形式,在项目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教学效果,从而达到项目教学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关明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院校教育中的运用[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2(12)
[3]岳彩义.“项目”教学对职教教师的挑战及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作者简介:
贺文建(1978-),男,山西运城人,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从事汽车专业课程教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