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语文教学通讯三“维”一体,“生”生不息

发布时间:2015-02-12 14:05:58更新时间:2015-02-12 14:08:35 1

  语文教学通讯》创刊于1978年,本刊为中学语文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困难,提供中语教改新信息,回答教师进修中的难题疑虑,沟通教师交流中的相互联系。是全国中语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目前为止全国惟一一家专门针对初中语文教师的中学语文教学类专业刊物。其主要内容为:探求初中语文教学规律,展示最新教学成果,传递教学信息。历年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复印的篇幅数量均居同类报刊之首。
  摘 要: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从多年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入手,寻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策略。

  关键词:三“维”一体,以学生为中心,多元评价

  一、教学目标具体化

  余文森教授认为,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因此我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整合。

  1.利用世界地图路线的动态变化,了解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史料分析,多角度理解全球化趋势的原因;通过现实热点问题对全球化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2.通过构建合理表格对关贸总协定与世贸组织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世贸组织建立的必然性,掌握世贸组织的成立及宗旨,

  认识其作用。

  3.利用中国入世前所处的环境,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的原因;通过史料与自主学习,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的意义与挑战。

  二、学生参与有效化

  1.教师要在课前深入研究从而认识学情,以此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2.教师要通过课堂激励等方式有效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帮助学生,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要利用生活中一些鲜活的典型事例,让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4.教师要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在分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时,我首先总结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加速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差距被拉大,因为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着绝对优势,正如你们喜欢穿阿迪、耐克,用三星、苹果,那是因为这些国际品牌技术优良,质量过硬。”

  这里我故意停了一下,看了一下学生的表情,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认可,有个学生却提出疑问:“这些产品不都是中国制造的吗?”我暗喜道,一是因为学生有疑问才会有进步,二是这一疑问在我的预料之中,利用好可以自然过渡到下一节。

  于是我反问道:“中国制造等于中国创造吗?”学生摇摇头,

  “这说明什么?”刚才提问的学生抢答道:“这说明中国制造的产品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学生连这么时髦的词汇都用上了,说明他们头脑转得快,我岂能放过这一机会,于是抛出预设好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番合作分析后,学生得出了结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虽然我们处于劣势,但不代表我们就必败无疑,我们要敢于亮剑,只可智取不可硬拼!”虽然学生的表述与课本并不一致,但经过此番动态生成,教师已经完全掌控了课堂,再因势利导回归课本已非难事。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高中生学业负担较重,指望学生课后深入生活去调查,可行性不高。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漫画这种形式,平时我比较喜欢看《讽刺与幽默》,加上我从《中学历史教学》中看到有些前辈通过这种形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这种形式学生也乐于接受,

  但问题是如何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余时间。我想到了跨学科合作的形式,在取得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及支持后,我便与美术教师达成合作协议,利用美术课来完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课的课后巩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思考,进而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

  1.通过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怀着对所有学生的关爱之心,用精练的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不断上进。当然,激励要因情而异: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通过适当的激励和语言的感召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害怕提问时,应通过一系列的前期铺垫和适当的心理暗示消除学生内心的胆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

  2.关注课堂的预设性与生成性,清晰分析传授正确知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与教师课前预设的答案相差甚远,此时若简单地对学生以“对”或“错”评价,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握。

  3.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推动学生跟进性训练。学生由于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对课堂提问的回答往往会介于正确和错误之间。这时,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错误。

  4.延时评价加强学生思维的力度,拓宽思考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创造性的见解往往出现在思维后期。

  这就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完整性,不要过早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科学的做法,是将评价的时间向后拖延,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个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学到海峡两岸关系时,让学生展望一下两岸之间的发展趋势。某学生回答完后,我没有马上评价其正确与否,而是启发其他学生继续思考,找出其他答案,等答案回答得差不多了,再找一个学生归纳,这样答案就更加完善了。

  聂幼犁教授曾说过:“三维是一种观念上的透视方式,教学上它们依然是浑然一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是值得每位教师深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育报,2007-04-20.

  [2]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2009(01).

  [3]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4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