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大学教育论文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方

发布时间:2014-12-20 15:45:18更新时间:2014-12-20 15:46:12 1

  大学教育论文期刊推荐《世界教育信息》杂志(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外国教育情报研究室(原国家教委情报室)承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期刊,也是教育部所属的国际教育指导性刊物。
  【摘 要】研究小组以长春市为例,通过浏览高校网站,实地采访,问卷调查,网络新媒体平台交流,实体检验等方式,开展了以“大学生对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方式与践行效果研究”为课题的调查研究,分析理论学习活动的学习方式和践行效果,探究如何通过组织者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进行开拓创新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来提高青年学子参与理论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方式,开拓创新,践行效果

  一、关于大学生对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活动开展情况的现状分析和研究意义

  近一两年来,许多高校的共青团组织、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纷纷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了不少关于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只是基于对活动目的的浅显认识,应付式的参与活动,并没有深入领会讲话精神的内涵和指导意义,有的甚至心生厌烦情绪,并没有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

  活动组织者对活动的策划和把握上有所偏差,很多学习活动缺乏创新性,使用老套的学习方式,难以激发同学们对学习先进理论和体会讲话精神的热情;很多学习活动也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应付上级交待的任务,缺乏后续的持续效应,缺少践行体会过程,学习活动只是停留在外观上,并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以长春市为例,开展了以“大学生对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方式与践行效果研究”为课题的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此类理论学习活动的认知,高校共青团组织对落实学习系列讲话精神所开展的活动的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后续的实践效果,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一些解决方法,为学校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一些的参考意见。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据社会调研的一般步骤,分为准备阶段、调研实施阶段、检验和完成阶段,采取多种调查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浏览高校网站,初步了解现状。2014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调研小组通过浏览长春市部分高校的网站,提取、汇总信息,初步了解高校开展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践活动的情况。

  其次,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采访、调查问卷等进一步了解情况。8月中旬到10月初,调研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近年来有关理论学习活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前人提出的解决方案等;调研小组通过走访长春周边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和吉林大学中心校区、朝阳校区、新民校区、南湖校区等几个校区,通过人物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实地了解理论学习活动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和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程度;此外,我们通过问卷星网站制作的网络问卷,扩大调研范围。

  接着,我们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交流。我们在学院组建“奋斗的青春”网络团支部QQ群,据此开展网络新媒体交流,广泛献言献策,探索新形式理论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随后,我们汇总各方面的研究资料、统计数据并形成图表等,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最后,我们进行了实体检验。根据前阶段调研小组了解到的情况,10月上中旬,我们以吉林大学地探学院2013级8班、9班和学院团学组织为实践载体,运用创新的模式分别设计了一次创新性等理论学习活动,进一步探究和检验调研成果。

  三、数据分析和实体检验

  通过浏览长春市部分高校的网站并统计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教育活动,我们发现,各院校大多集中在三月至六月份开展类似活动,形式多样,但主要还是精神座谈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观看纪录片等室内传统活动形式,有一些是志愿服务、走访革命历史遗迹等传统的社会实践形式的活动,有少部分为知识竞赛、素质拓展、戏曲表演、辩论赛、翻译比赛等同学们感觉相对新颖一些的活动形式。

  通过浏览网站了解大致情况后,我们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对长春市周边几所高校和吉林大学几个校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6份,统计得到调查结果。此次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分别为52.8%和47.2%,年级组成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比例分别占12.3%、66.9%、19.2%和1.6%,团员占85.9%,党员占7.8%,群众占6.0%。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关心国家大事,对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内容有一些了解,学校、学院、班级等也定期或不定期的给同学们发放宣传学习讲话精神的相关资料,但参与过学习讲话精神系列活动的同学只占四成多,有近一半的同学表示听说过但没有具体参加过此类活动,还有少部分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此类活动。

  针对被调查者接触过的关于学习讲话精神系列活动的活动形式,大部分还是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看记录影片等传统的室内活动形式;随着近年来长春市各高校在志愿服务、新媒体传播等方面的宣传和鼓励,不少活动组织者也考虑利用革命纪念遗迹、志愿服务、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组织开展相关理论学习活动,部分活动形式如素质拓展、辩论赛等也受到部分活动组织者的青睐,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与传统的室内活动形式相比,同学们更希望到外面去参加社会实践类活动或者在理论学习活动中融入趣味的新时代元素,寓教于乐。

  虽然大多数同学认为学习讲话精神类活动对大学生来说很需要,但总体上觉得效果一般,期待活动组织者采取更多创新的活动方式来开展类似活动,或者考虑传统模式与新颖模式相融合,或者考虑优化理论学习的内容,在活动中更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当然,很多同学表示,期望此类活动能有一定的反馈机制和持续性,而不是为了一时应付上级的安排部署;期望组织者在策划和组织活动时尽量避免谈空话,避免负面效应。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和同学们的反馈,我们以吉林大学地探学院2013级8班、9班和学院团学组织为实践载体,运用创新的思维分别设计了“户外踏青-理论学习实践行”、“主题班会-模拟双边会谈”、“室内交流-角色扮演类趣味素质拓展”等学习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实体”检验理论学习研究成果。   我们结合地探学院2013级8班同学的意愿,设计了以户外踏青为形式载体的理论学习实践行动方案,活动前通过精心汇编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典语句和关键词等汇编材料,浓缩了讲话内容精华,在踏青实践过程中互相学习和提问,以相对轻松开阔的气氛完成学习任务。活动后同学们表示,这种活动效果不错。然而,毕竟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如何内化到同学们的思想觉悟上来,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活动过程中,有少数同学过于强调娱乐性,而忽略了活动的最终目的,毕竟学习也需要一定的严肃性。

  在2013级9班开展的“模拟双边会谈”中,调研小组设想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在活动中体会不同人在不同的立场上要担负的不同的责任,履行不同的使命,从而体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内涵。同学们对这种理论学习的方式纷纷表示赞同,但毕竟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同学由于准备不充分,出现“卡壳”,需要活动组织者临场调整。总体上,同学们对这种模拟活动很感兴趣,但对组织者的活动筹备、控场能力要求较高。

  最后在地探学院团学组织副部长联合素质拓展活动中,调研小组尝试对“大风吹”、“两句半”、“青春show”等几个传统素拓游戏的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融入理论学习的内容,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效果。结合当前社会时事,模拟一阵阵不一样的“改革之风”,“吹”向参与活动的同学,同学们根据自己扮演的不同的人物岗位,做出不同的行为动作。活动组织者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让同学们换位思考,感受社会改革进程中的正能量。而“两句半”、“青春show”也让同学们用娱乐性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总书记讲话精神内涵的理解。同学们对活动的效果反响良好,但有同学表示,传统的理论学习模式也是需要的,毕竟这样的新颖方式对同学们来说,能参加的机会不算多,而且对活动组织者的活动策划和控场能力要求较高。

  四、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方式的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作创新性改进,以更迎合同学们的“口味”,提高同学们对相关理论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以达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这可能跟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的精神追求有关。新时代青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动形式。“90后”的青年团员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性特征,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现代青年成长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青年的需求更加广泛、具体,单纯依靠常规的理论学习活动出现了一些局限。一方面传统的活动因内容和工作方式陈旧落后,相比共青团的其他活动,诸如寓教于乐、社会实践等,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不够;此外,也有不少活动组织者往往为完成任务而活动。

  在许多理论学习活动中,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活动的效果具有直接作用。除了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否愿意参与,整个活动中团员青年能否主动合作、相互信任,这些对于活动的效果亦尤为重要。

  新时期,大学生更期待活动组织者采取更多创新的活动方式来开展有别于传统政治理论教学的理论学习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传统活动模式与新颖活动模式相融合,如传统班会与模拟场景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传统社会实践走访与新颖的沟通媒介相结合的方式等,让参与者在活动中既能内化理论知识,有不至于太过枯燥而感到失望。我们可以考虑优化理论学习的内容,汇编、凝缩、转载理论学习的内容,在传统的学习活动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此外,对于此类理论学习活动,我们也期望活动组织者能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并注意学习的持续性,能定期的开展相类似的活动,而不是某一阶段响应上级文件号召即兴发挥,从而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总之,此次调研的结论和我们预先设想的观点相近,就是提高青年学子参与学习讲话精神等理论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需要组织者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进行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践行效果。开展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活动,不仅仅要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普及尽可能多的青年学子,活动组织者更要注重活动形式创新,结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合理运用新媒体辅助、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结合,教育广大团员青年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的思维方法关注社会发展,分析现实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朱盛丽,王艳云,宣楚楚.高校基层团日活动创新机制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5).

  [2] 李海英.高校团日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 胡卓文.在杭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以团日活动为例[J].华章,2012(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4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