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甘肃西部和千里河西走廊唯一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大学,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范围内唯一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截至2014年,校园土地面积约2200亩,实验农场面积1706亩;建筑面积面积4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10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2449人。
1915年,受新文化思潮影响的张掖县县长高镜寰积极倡议开办师范教育,张掖有了第一所官办师范学校——县立师范乙种讲习所,学制一年。
到1918年,乙种讲习所改制为甲种讲习所,学制两年,增设了历史、地理、博物等课程。
1921年,张掖师范甲种讲习所停办。乙种讲习所和甲种讲习所积累的经验,为后来张掖师范学校的创建起到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作用。
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新疆教育司拟在甘肃设立多所师范学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同年秋,甘肃省教育厅决定成立“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1942年,学校由文庙迁往木塔寺,学制四年,招收小学毕业或同等学历者,称“简易师范班”。
1945年增设三年制普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
1942年8月,蒋介石视察张掖,曾巡视张掖师范学校,并拨款维修。至1949年,累计培养小学教师410人。
1949年9月,张掖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张掖师范学校。
1950年4月,张掖师范学校与张掖农校、张掖中学三校合并成立“省立张掖联合中学”,内设师范部、农校部、中学部。
1955年春,甘肃省政府决定恢复张掖师范建制,在张掖县城北郊清明坛(现体校址)重建校舍。
1956年8月学校正式招生,并逐步形成了三年制中师(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制初师(招收小学毕业生)和三年制幼师并存的学制格局。这所学校即可视为后来张掖师范学院的前身。
1958年设立为 张掖师范学院。
科研成果
2011 年至2014年,学校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甘肃省科技计划、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4项,地厅级科研课题51 项;出版著作和教材48部,发表论文1164篇,其中发表在SCI、SCIE来源期刊上的论文64篇,有37项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和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10]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学校有省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3个[11] 。
省部重点实验室:河西文化研究所、敦煌学与河西民族史研究所
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校级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微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高等学校河西史地与文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图书馆拥有馆舍面积27600平方米,收藏纸本图书995575册;馆藏电子书刊累计当量达到700296册,订购了以CNKI期刊和超星系列数据库为基本保障的数字资源。[12]
学术期刊
《河西学院学报》为双月刊,A4开本,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河西学院主办,被维普期刊收录,河西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发行。其中,第1、3、4、6期为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第 2、5期为自然科学与技术版,主要刊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的论文和研究报告。[13]
2003年获《CAJ-CD》规范执行规范期刊。[14]
中国月期刊网给河西学院学生及教师提供了 河西学院毕业论文发表及 河西学院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平台,为各位师生提供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期刊征稿代理,职称,核心期刊,论文检测,Sci,医学,教育,科技论文发表等服务。
本站编辑部会不定期面向河西学院招聘校内兼职编辑,有意向的师生可直接咨询在线编辑老师,点击咨询
下一篇:兰州城市学院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