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发表一路行走,尊重每个生命个体

发布时间:2014-11-13 14:28:11更新时间:2014-11-13 14:36:44 1

  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大学数学是经科技部批准,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主办的全国性以教学为主的数学刊物。读者对象是各类大专院校师生,数学工作者。
  [摘要]高考不是一切,但却是人生重要的一步,通过备战高考的过程,让学生养成高效的备考意识,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及考试内容,自主设计备考计划,从容面对各种类型的考试,这是对高考的拓展,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将以增加学习参与度为切入点,从“学习规划”“课堂学习”“学习评价” 三个角度进行实践研究,希望能在提升高三学生备考能力方面有所收获。

  [关键词]高三备考,学习规划,课堂学习,学习评价

  高考不是一切,但却是人生重要的一步,通过备战高考的过程,让学生养成高效的备考意识,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及考试内容,自主设计备考计划,从容面对各种类型的考试,这是对高考的拓展,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但在应试教育的现实背景下,基于目前高考语文试题是检测大众化学生语文能力或者说母语能力的手段这种考试目的,语文学科的地位与重视程度都亟待提升。学生语文备考更多呈现出“鸡肋”的现状,传统高三语文课,大多以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为主要内容,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这对于本身需要“悟”的语文学习来说,无疑是有着巨大影响的。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语文学习参与度不高,学习效率低。

  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以增加学习参与度为切入点,从“学习规划”“课堂学习”“学习评价”三个角度进行实践研究,希望能在提升高三学生备考能力方面有所收获。

  一、会当凌绝顶――阶段性学习规划表

  个人学习规划表,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学情,在班级整体布局的基础上,自己制定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规划表,这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举措,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个人规划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重要。作为教师,我在学期初先和学生们介绍这个学习规划表的各项要求,然后分步骤的要求学生完成阶段性目标。

  阶段性考试结束后,我在班级提出根据这一规划表,每个同学需提交期末考试目标分数及相应激励措施。这一方法十分有效,特别是实验班,有85%的同学均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分数,而在实验班里很多没有完成目标的同学,也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设定的惩罚方式,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课堂学习效果。

  个人学习规划表虽然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工作,但对于教师来说,许多幕后工作都是需要我们时刻跟进的,将舞台留给学生,我们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发挥导演的作用。

  二、青春作伴好课堂――学分兑换活动

  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过程。除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加入以主问题为核心的引导自学环节外,还尝试进行了学分兑换活动。由同学们讨论后,制定了围绕语文学习情况的学分累计表,内容包括上课准确回答问题、及时上交作业、作业达到A等级等加分项目,也包括考试不及格、阶段学习目标未达到、上交作业不及时等减分项目。一段时间后进行学分兑换,主要为免写语文科指定类别作业。这种激励方式效果很理想,学生们上课积极发言,特别是对于默写诗句、翻译文言文等问题,原来无人问津,现在常常是争先恐后,提前和老师预约回答问题。我认为,用少写一次作业换来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这样的兑换是科学并且有很大价值的。

  当然,这个学分兑换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仍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引领点拨环节,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分兑换标准,这样可以保持此项活动对学生的激励效果。

  三、个性彰显别样红――设计综合学习活动,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定期跟踪测试

  学习评价方面,针对传统的测试,采用学习互助小组定期进行班级内的跟踪测试,通过学生间互助监督,保证测试的效果。

  另外,在传统测试之外,我还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综合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比如围绕学生考试失分率较高、学习的难点诗歌鉴赏及文言文阅读。我尝试以课前演讲的形式完成《推荐一首我喜爱的古诗文》的综合活动,这是古诗文赏析方面更高水平的学习。在这里,我想对课前演讲这一传统活动说明一下。我从2004年开始至今,九年间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经过几番修整,我特别进行了全程跟踪录像的尝试。为进一步提升演讲的质量,我提出了每位学生都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演讲,成功的标准就是不留遗憾。从演讲稿的把关开始,首轮演讲《向你介绍我自己》,几乎每位学生都进行了2―3次的修改,前期准备的充分,是要让学生明白没有台下认真细致的准备,就不会有成功的演讲,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严谨性。而对后期难度较大的演讲,我也针对点评同学提出点评文段的要求,即从演讲稿内容、手法、语言特色、创新点等方面成文),如我在《时事评论》这一轮演讲中对点评文稿的具体思路要求。而针对演讲者现场表现部分,则需要第一点评者现场总结,综合成文后进行及时点评,点评过程也需要脱稿。这样,无形中班级里每位学生都处于评价及被评价的双重角色中。

  通过以上的教学尝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学习效果增强,课堂注意力有所集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4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