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杂志

发布时间:2014-05-26 15:29:55更新时间:2014-05-26 15:30:42 1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杂志是《地震学刊》的更名刊物,已经科技部和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刊物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和江苏省地震局联合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相关院所协办。是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基础性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地震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爆炸与火灾、植物灾变以及其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各类灾害。开展多种灾害学间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交流,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推动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有效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1995年获“江苏省首届优秀期刊奖”、1997年获“江苏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收录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地震工程与地震监测、土木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综合防灾减灾。

  期刊名称: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主管单位:江苏省地震局

  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国际刊号ISSN:1672-2132

  国内刊号CN:32-1695/P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地震学刊

  现用刊名: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创刊时间:1981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投稿须知】

  1.篇首页请附作者简介,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务)及主要研究方向。同时提供方便联系的电话、Email等。

  2.文章应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表,以及何种基金资助等项内容。字号不小于5号字。

  3.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精炼,数据准确。学术论文、综述文章9000字左右(包括图表),其中插图以不超过6幅为宜;科技报导、简介等一般不超过3000字,其中插图以不超过3幅为宜。

  4.中文摘要不少于250字,应含文章主旨、所用方法和主要结论。关键词3~6。另须附独立成文的详细英文摘要,长度为300单词左右。

  5.图表要求

  1)图、表须有中英文名称和编号,其内容要与正文中的编号和解释一致;图幅不超过16开。图件须保证图内线条和字符清晰。

  2)有坐标系的插图,纵横坐标上均要有适宜的刻度、对应的数据以及代表相应数字的量和单位。

  3)涉及国界的图件须以正式出版的地图为底图绘制,并注出底图的出处、比例尺。

  6.文稿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变量的符号用斜体,常量及单位的符号用正体。

  7.参考文献应列全。凡在正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著作、论文,必须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参考文献的序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用方括号括起置于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资料则以脚注方式排列于当页下部,并在正文引用出位置用圆括号右上角码注明序号。

  中英文参考文献均按下列格式排列:

  专著:[序号]著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文集:[序号]文献著者姓名.析出文献名[A].文集编著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期刊论文:[序号]著者姓名.论文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参考文献的作者为三位以下的,应全部列出;三位以上的,则列出前三位,后面用“,等”表示。

  其它文献类型均参考上述格式标明各项。

  8.须提供电子文稿。稿件请自留底稿,自投稿之日起,3个月内未接到刊用通知者可改投他刊。

  9.凡经本刊录用的文章,除本刊负责出版、发行外,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纳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并同时参加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国内外发行。不同意者,请另投他刊。

  10.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

  【杂志范例】

  2013年4期

  1

  具有端部约束的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高温轴力分析刘汾涛;吴波;文波;魏德敏;361-368

  2

  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徐明;肖德后;陈忠范;369-374+388

  3

  基于三维多重机构模型的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高原;方火浪;375-382

  4

  地震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变形特性与筋材受力特征研究王丽艳;陈国兴;薛荣秋;383-388

  5

  爆炸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许继祥;赵金城;389-393

  6

  粗粒土等压固结与K_0固结三轴试验比较朱俊高;吉恩跃;方智荣;傅海燕;394-398+404

  7

  折板拱形隧道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非线性分析吴晓莉;张巍;李慧鑫;孙可;399-404

  8

  基于区间有限元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胡谢飞;陈征宙;张明瑞;王双;黄彬彬;405-411

  9

  某核电站取水导流堤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赵杰;王桂萱;郑洋;412-41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3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