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发布时间:2011-02-26 13:57:13更新时间:2023-10-26 16:41:43 1

  
  王玉凤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广东广州510100
  摘要:随着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搞好成本控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施工企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概述,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失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在施工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施工阶段问题成本管理
  目前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加剧,要想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必须加强管理,靠管理出效益。项目管理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成本控制。但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成本支出形成实体的重要阶段,也是项目成本支出最多的阶段。因此,如何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争取项目管理效益最大化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进行探讨,旨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
  1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材料、机械、人工工资和管理费用等的一系列的总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管理意识上存在误区。工程成本控制是施工阶段对项目实施进行全员全过程动态控制,需要所有的施工人员参与。如果成本控制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就会使导致工程技术人员只注重工程的技术问题,采购人员只关心设备、材料的采购问题,虽然这看起来分工明确,但如果他们都不关心工程的成本,就会为了将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而通过增加工程成本的途径来提高自己工作的质量,这样做都是不正确的。
  2)违反工程项目基建程序。一个项目完整地实施要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工程实施;交付使用;生产运营;后评价几个阶段。但在实际过程中,有些项目行政上干预太多,甚至行政指令直接管理,政府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急于施工,急于见效益,不管工程的具体情况,把工期作为一个行政命令下达给建设单位,为了抢工期,就出现了“三边工程”(边决策,边设计,边施工)。经常是在施工中才意识到一些问题,做好了又拆,拆了又做而造成的大量可以避免的浪费层出不穷,致使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3)招标工作的不完善。当前,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弊端,有些工程招标人也发布了公告,开展了登记、审查、开标、评标第一系列程序,表面上按照程序操作,实际上却存在着出卖标底,互相串标,互相陪标等现象。有的承包商为了中标,打通业主、评委,打人情分、受贿分;或者干脆编造假投标文件,提供假证件、假资料;甚至有的工程开标前就已暗定了承包商。
  4)忽视合同签订中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在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建设方往往轻视了合同的签订,“重视价,轻视合同条款”的情况比较普遍,不同的项目,情况千差万别,没有任何项目都可以完全统一采用的条款,否则,一定是不完善的条款,也势必引起以后承包商的大量索赔。
  5)现场签证,变更控制不严。对变更,签证控制不严。首先,管理人员未能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变更,签证的审核,前面环节需要签字认可的部门或人员还没有签完,后面程序的相关人员就已经签字认可了。其次,设计变更中可变可不变的项目未能进行很好的审核,造成投资的增加。有的现场工程量问题不经核实随意签证,还有的签证单由承包商填写,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既不调查也不审核,不负责任地确认,一些施工单位有意将签证化整为零,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如某小区排水排污工程,所签的承包合同价为200万。在合同内已签订了除完成图纸中的内容外,还包含施工场地周围障碍物拆除与修复、地质变化等因素,是固定价合同。但结算时发生现场签证增加80万元。经审查,当时的现场签证是盲目的。
  6)缺少索赔的意识,致使施工企业每年在官司上赔了很多钱。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合同项目很多,就很容易产生违约行为。施工企业如果缺乏索赔的意识,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索赔和反索赔的工作。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如干建议
  3.1树立全员成本意识是前提条件
  成本控制从宏观上讲,主要应搞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行工程项目全员控制。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思想观念非常重要。二是要进行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形成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成本控制工作也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个阶段。三是要进行工程成本动态控制。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从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完成之后,要及时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并与目标值相比较,核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
  3.2完善投标标阶段的控制
  投标报价的控制是施工单位在遵守招标文件编制报价中标的前提下,利用施工单位内部的施工定额对工程进行成本测算。这个阶段的工作对施工单位如何应付建设工程项目的“霸王条款”,以及在索赔时变被动为主动起到关键作用。
  3.3加强合同控制
  合同签订的愈细愈好,能事前预料和想到的问题,都在合同中明确,减少扯皮;语言上要严密,双方责任权利要明确,工程索赔条件必须清楚,合同价款的调整要明确规定。对于已经确定的合同价款,是否还可以调整或到某一个阶段前不变价,像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定额费率等等的变化,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整,如何调整,都要明确。合同签订前,甲乙双方要反复推敲,认真仔细琢磨,不可盲目签订。
  3.4核实工程量
  承包单位报送现场工程师后,工程师应到现场进行计量,并按照合同约定审核工程量清单,并报总造价工程师审核。对特殊的分项,分部工程的计量,由造价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承包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和有关协议条款,通过协商予以确认。对施工合同中不可预见的工程量,根据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或有关会议记录,经专业造价工程师审查后,由总造价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确定。
  3.5严格材料控制
  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特别是安装工程,更是占到造价的80%甚至90%。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
  3.6做好变更签证的管理
  设计变更是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包括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其它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设计文件一经审查通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由于项目建设条件的改变或施工实际需要更改原设计,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充分论证,还必须遵守项目合同中的全部规定。设计变更无论由哪方提出,要坚持一个原则,一定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发出相应的图纸及说明,并**签发手续,下发到各部门付诸实施。手续上各方的签字盖章一定要齐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防止扯皮现象的发生。在签证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准确无误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废料回收原则,现场跟踪原则。并深入施工现场,如实掌握例如台风、暴雨、现场停水、停电的起止时间等各类资料积累。掌握材料、设备、人工、施工机械市场价格的动态信息。
  3.7完善索赔工作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首先,及时识别变更索赔机会。其次,索赔的证据。成功索赔的关键还在于对索赔证据的搜集和处理。只有出示具有说服力的索赔证据,才能使索赔权利被认可,从而进行索赔。最后,索赔的程序。当索赔事件发生后,及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按规定的程序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意向书,意向书应根据合同要求抄送、抄报相关单位。
  4案例分析
  案例:“广州亚运城运动员餐厅、媒体村餐厅,亚运广场、停车场总承包工程”,亚运城的工程概况:本工程合同造价1.02亿,其中餐厅总建筑面积约29559m2,亚运广场、停车场占地面积126962m2。本项目于2009年10月1日开工,计划明年3月30日全部竣工。
  限于篇幅,在本案例中仅对合同的签定和材料的控制进行简要的探讨。
  亚运城在签订各施工合同过程中,采取了以下造价控制手段:1)充分分析合同条款中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可能发生的费用;2)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的计价原则;3)明确项目价格变动调整的方法和过程;4)确定工程款的支付原则;5)确定项目预付款、保留金、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的支付变动原则;6)明确索赔的范围以及索赔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原则,索赔是最容易造成工程造价控制失控的原因,根据项目的特点分析可能发生的索赔情况,做出分析报告。
  材料及设备的选定。建筑工程造价由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设备费及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组成。其中设备费及材料费在建安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好年华大厦材料及设备的选定工作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根据工程量清单及设计文件、图纸,参考施工招标期间的《广州市建设工程价格信息》及相应的市场价格,列出项目的主要材料、设备清单,做好提前采购的准备;2)充分调查市场供求情况,提供材料、设备的价格信息、供货渠道等。3)对材料、设备价格询价,采购竞价等方式,确定价格。4)在招标文件及承发包合同中明确主要材料、设备的采购、运输、保管方式以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做为投资控制的依据。在预选供货商时,一般选出四家以上的供货商,分别对其信誉、产品质量、供货周期、产品价格等进行考察和谈判,确定采购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或设备。
  5结语
  总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对施工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通过把好施工变更,施工签证的关,把好材料价格关,把好索赔关,以降低工程成本成为施工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进行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一些建议,希望最大限度的降低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靳玉君,王宝民.浅析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J].低温建筑技术,2007,(04)
  [2]陈志江,陈静.浅谈项目开发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田.四川建材.2006
  [3]汪清波,肖营.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J].工程质量,2005,(11)
  [4]朱士永.浅析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山西建筑,2007,33(2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