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稳健发展,高速公路已成为交通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才能使高速公路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汽车行驶平稳安全,路基质量的好坏是关键。为此,本文作者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就填方路基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填方路基;施工方法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全长4.7km,路基宽33.5m。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本合同段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微丘区,地貌按地貌成因和形态主要可划分为:冲洪积平原、侵蚀剥蚀台地和丘陵山地及局部山间谷地等。该工程内土石方挖填工作量大,按挖填平衡的原则,将路基施工分成二个施工区段,共设两个施工队,区段之间平行作业。各区段内尽力实现挖方利用和借方的平衡。总挖方约73.8万m3,利用方约57.8万m3,借方约16万m3。
2.填方路基施工方法
2.1土方路堤填筑
2.1.1路堤填筑时,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料,在施工路段上,按照断面用土量有计划地备料,推土机推平,同时人工整修路肩,用振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平地机进行精平,对局部低洼处,人工找平,然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到压实度合格为止。
2.1.2路堤填筑采用分层逐渐向上填筑,每次填筑前,测量员需恢复中线及边桩,施工员挂线施工,每层的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基边缘压实度。对于地面横纵坡陡于设计规定时,填前沿路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2.1.3路堤填筑时,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2.1.4填方路基每两层在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再用激振力不小于500KN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
2.2石方路基填筑
2.2.1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用于护坡的不应小于20Mpa)。填石路堤石料径最大为15cm,其边坡率为1:1.5。在填筑过程中,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填料最大料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2.2.2填石路堤倾填前,路堤边坡坡脚应用粒径大于30m的硬质石料码砌。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m时,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1m;当高度大于6m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2m。
2.2.3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
2.2.4当块石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可于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以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
2.2.5填石路堤的填料如其岩性相差较大,则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如路堑或隧道基岩为不同岩种互层,允许使用挖出的混合料填筑路堤,但石料强度、粒径应符合规范规定。
2.2.6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粒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
2.2.7填石路堤选用工作质量18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填石路堤压实时的操作要求,应先压两侧(即靠路肩部分)后压中间,压实路线对轮碾应纵向互相平行,反复碾压。对于夯锤应成孤形,当夯实密实度达到要求后,再向后移动一夯锤位置。行与行之间应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0—150cm。
2.2.8填石路堤的紧密程度应在规定深度范围内,以通过18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填石路堤顶面至路床底面以下50cm范围内填土,压实要求按96%区施工。
2.3路基压实
2.3.1铺筑试验路段确定路基压实方案
铺筑试验段需制订试验方案,其目的是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次数。确切地说,就是寻求铺层厚度与碾压次数之比的极大值。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米。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a.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ω和最大干密度ρdmax,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
b.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ω。
c.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可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按松铺厚度30cm进行试验,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
砂性土需碾压次数少,粘性土需碾压次数多。光轮压路机碾压次数较高,轮胎式压路机次之,振动式压路机和夯击机次数最少。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利施工中掌握控制。
2.3.2根据土壤性质,选择确定压实机械
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正常情况下,碾压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效果最好,夯击式压路机次之,光轮压路机最差;碾压粘性土采用捣实式和夯击式最好,振动式稍差。各种压路机都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用。对于本工程高等级公路路基填土压实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拖式振动压路机进行。
2.3.3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
强度与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压实得以提高,压实度受含水量的制约,保证压实最佳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也就是有效地控制含水量后,才能达到压实度标准。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是确保正常施工的条件,土的含水量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2%,这时所得效果最好,施工中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时,达到最佳含水量所需要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m=(ω-ω0)Q/1+ω0
式中:m---所需加水量(kg)
ω0---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
ω---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Q---需要加水的土的质量(kg)
需要加水的土宜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入土中,也可将土运至路堤上后,用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
2.3.4压实施工
通过上述的准备工作,在确定了所采用的压实机械、需要的压实遍数、最佳含水最后,即可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
碾压前,检查土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不要急于碾压,而是要采取处理措施,过湿按设计比例掺灰,过干则撒水润湿。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
3.质量检查
每层路基施工完毕后,由该段质检员,测量员及试验员对该层路基的宽度、压实度进行检测,压实度现场检测采用核子密度仪和灌砂法。以灌砂法为准评定是否合格(核子密度仪使用前需与灌砂法做对比试验)。路基压实标准按下表规定执行。
4.结束语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如何把当前先进的施工工艺与方法运用到公路施工中,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推进公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之,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把好层层技术关才能使工程施工更优更快的进展,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下一篇: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及破碎板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