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贵阳市职称论文发表桥面微表处施工技术在银川绕城高速公路中的应

发布时间:2014-07-18 15:03:01更新时间:2014-07-18 15:03:45 1

  银川绕城路面中面层西、北段项目自从2008年8月通车运营至今,原桥面整体状况良好,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桥面采用混凝土铺装的,桥面抗滑性能较差,且冬季结冰后除冰雪困难,容易引发行车危险。
  摘 要: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宁夏地区地材特点的微表处原材料;对乳化沥青的配伍性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分析,确定了基质沥青和乳化沥青生产技术参数;进行了MS-II型和MS-III型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对桥面水泥混凝土上铺筑微表处进行了详细的施工工艺设计和总结,为在宁夏干旱炎热地区进行桥面预防性微表处养护取得了经验;通车后对路用性能进行了检测和评价,总结了相关应用要点。

  关键词:贵阳市职称论文发表,桥面,微表处,乳化沥青,配合比

  由于运输石料车辆较多,洒落石子现象严重,长期搓揉混凝土桥面铺装,局部出现蜂窝现象;另冬季养护洒融雪剂对混凝土桥面铺装腐蚀较严重,也导致桥面铺筑出现脱落现象,影响桥梁整体美观。为了解决病害延长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设计对桥面采用双层微表处罩面施工。

  一、工程任务

  桥面为水泥混凝土铺装且已到原设计标高,桥面采用沿伸缩缝以内凿毛机凿毛10m长,18mm深,桥面其他部分用抛丸机抛丸,采用高压气枪清洁桥面及胶带纸将伸缩缝黏贴覆盖,喷洒SBR改性乳化沥青防水层(喷洒量为0.3kg/m2),铺筑MS-II型及MS-III型微表处混合料。原设计下面层为MS-II型,厚度10mm;上面层为MS-III型,厚度8mm。经过与业主及设计单位沟通,厚度分别变更为6mm+12mm。

  二、主要施工机具(如表1所示)

  三、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

  乳化沥青采用基质沥青为盘锦90#A级,用量63%;

  乳化剂为河南漯河CMK-20型快裂慢凝乳化剂,掺量为2.3%;

  胶乳为河南漯河,掺量为3.5%;

  皂液调酸控制PH值2~3;

  碎石采用套门沟0~3mm机制砂,3~5mm碎石,5~10mm碎石;同时选用泉眼山5~10mm碎石作为对比试验。

  2.配合比

  (见表2)采用泉眼山碎石+套门沟碎石材料的配合比为:

  MS-III型 0~3mm:3~5mm:5~10mm(泉眼山)=55:20:25,乳化沥青用量为10%,水为5%;

  采用套门沟碎石材料的配合比为:

  MS-II型 0~3mm:3~5mm=87:13,乳化沥青用量11%,水为4%;

  MS-III型 0~3mm:3~5mm:5~10mm=55:25:20,乳化沥青用量10%,水为4%。

  混合料配伍性及试样表观描述好,试验呈黑色,手掰有韧性,石料与沥青裹附良好好,试验呈黑色,手掰有韧性,石料与沥青裹附良好好,试验呈黑色,手掰有韧性,石料与沥青裹附良好

  粘聚力试验30min(初凝时间)粘聚力实测值(N·m)1.21.21.2

  破损状态描述未成型未成型未成型

  (开放交通)粘聚力时间150min150min60min

  实测值(N·m)2.22.22.1

  破损状态描述中度成型中度

  成型中度

  成型

  微表处混合料的磨耗值WTAT(g/m2) ≤540400~512358~427408~496

  微表处混合料的粘附砂量LWT(g/m2) ≤450427402~429314~410

  四、施工方法、工艺及其流程

  1.原路面的病害处治

  原路面的整体性是否良好,是保证施工后路面稳定性的基本因素,为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对原路面病害进行彻底处理,,施工前确保原有路面表面平整、密实、清洁。

  2.材料的准备

  为保证实际所用的材料及材料的配合比与实验室相符,在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评价。 矿料施工用的矿料全部过筛,把超粒径的石料筛出去,以免大粒径石料给拌和、摊铺带来不利影响。对筛分后的矿料进行质量检查,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筛分后的矿料堆放在经过铺装且洁净的地面上。

  3.施工管理与控制

  刚施工完成的微表处,有一段养护成型期,养护时间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不宜少于2 小时,在养护成型期内,严禁车辆和行人进入。

  施工前,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制定交通管制方案;保证施工后有足够的养护成型时间;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交通标志应醒目,采用反光标志。

  4.微表处摊铺

  微表处摊铺是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摊铺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放样划线 。根据路幅全宽,调整摊铺箱宽度,使施工车程次数为整数。据此宽度从路缘开始放样,一般第一车均从左边开始,划出走向控制线。

  第二,装料 。将符合要求的矿料,乳化沥青、填料、水、添加剂等分别装入摊铺机的相应料箱,一般应全部装满,并保证矿料的湿度均匀一致。

  第三,摊铺 。根据路面实际宽度、摊铺机可调整的宽度范围,以及业主要求纵向接缝尽量保证在标线位置的原则,摊铺宽度按以下设置进行:由于摊铺车最大摊铺宽度为4.25m,与中间标线中心线相差30cm,正常摊铺纵向接缝不在标线位置。因此,根据桥面两层摊铺的特点,宽度方案做如下调整:a、下面层不考虑标线位置,为摊铺方便,全部为3.8m;b、上面层从路缘石向外侧留出30cm,宽度依次为4.25m,3.75m,3.2m,所有纵向接缝均在标线位置,且与下面层纵向接缝错开30cm。

  第四,碾压 。根据工程经验,微表处摊铺后,开放一天的交通后,再铺筑上层罩面。根据3做大桥的实际工程量和交通封闭要求,具体制定了以下铺筑及碾压方案,根据微表处工艺的特点以及掌握的组织经验,项目部初步计划桥面采取半幅只封闭车道,逐个车道分别施工的施工组织方案。即第一天超车道封闭施工完成MS-II型(下面层),养生结束后开放交通,然后封闭行车道和紧急停靠带施工MS-II型(下面层),养生结束后开放交通。第二天再按上述组织进行MS-III型(上面层)施工。这样保证了下面层经过一定时间的社会车辆碾压,效果较为理想,施工组织衔接比较合理,同时减轻交通封闭压力。按此计划,桥面全部完成微表处摊铺共需要施工工期为12天(不考虑天气等其他因素),施工工期安排比较紧凑、合理。

  五、验收

  检验的项目、频率、要求及方法如表3所示。

  六、结论

  经试验检测,上面层渗水系数为0ml/min(不渗),构造深度为0.68~0.76mm,摩擦系数为55~56BPN。混合料级配、油石比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铺筑桥面微表处,桥面路用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提高了行车舒适性。经观察,微表处与桥面混凝土结合良好,车辆行驶时发生急刹车时,没有将微表处路面搓起;同时,社会运输石料车辆洒落的石子基本没有破坏微表处路面,路面整体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JTG F40-200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2004.

  [2]JTG E42-2005,《集料试验规程》[S].2005.

  [3]刘中林,田文,史建方,谭发茂编著,《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黄颂昌,徐剑,秦永春,江礼忠,沈金安(技术顾问)起草.《微表处和稀浆分层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4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