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发表之浅论公路箱涵计算

发布时间:2013-09-22 12:04:04更新时间:2013-09-22 12:04:08 1

  公路工程论文发表期刊推荐《黑龙江交通科技》主管单位:黑龙江省交通厅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交通科技情报总站;黑龙江省公路学会。国内刊号为:CN23-1207/U,国际刊号为:ISSN1008-3383。
  摘要:箱涵作为涵洞中适合低地基承载力的一种类型,在沿海、软基等地区公路上应用十分广泛。设计人员在箱涵结构受力计算中,特别是对于明箱涵涵顶活荷载取值方式上仍存在一些混淆。本文通过一个工程计算实例,对箱涵的计算做一个简短的分析。

  关键词:涵洞,明箱涵,计算

  近些年来,随着道路工程的迅猛发展,涵洞作为公路上的小构造物数量也越来越多,工程量占公路工程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涵洞设计是否得当,对工程的造价、使用效果、安全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箱涵定义

  一般规定桥与涵洞技术上是以跨径为划分标准的。一般5m(含5m)以上称桥,以下就称涵洞。但圆管涵和箱涵不论孔径、跨径多少都称涵洞。箱涵一般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材料上钢筋混凝土应用较广。

  箱涵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整体性强,为超静定结构,受力好;对软土地基的适应能力强,在沿海以软土地基为主的地区尤为适合;可不覆土,做成明涵;跨径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低;但钢筋混凝土箱涵一般工程造价略高,在高等级的公路上使用较多。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尽量节省钢筋、混凝土的用量去设计,对实际工程的影响非常大。

  箱涵按洞顶填土分为明箱涵与暗箱涵。明箱涵指的是洞顶不填土的涵洞,常见于浅沟渠,低路堤;暗箱涵是指洞顶填土大于50cm的涵洞,适用于高路堤、深沟渠。这里所说的“洞顶填土”高度是指洞顶至路面顶最薄处的高度。也可以这样认为,能够在涵洞的洞顶将路面结构层完整的做出来的涵洞就是暗涵,否则就是明涵。

  二、箱涵计算分析

  本例选用一个钢筋混凝土明箱涵进行分析计算。

  1、设计资料。某公路明箱涵,净跨径L0为4m,净高ho为2m,箱涵填土高H为10cm(即为10cm厚铺装层),土的摩擦角为35°。涵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筋为HRB335钢筋。结构安全等级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o为0.9。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结构见图一。

  图一箱涵结构图

  2、截面尺寸拟定。根据给定资料,求得计算跨径与计算高度。

  计算跨径:Lp=L0+t(侧墙厚)计算高度:hp=ho+δ(板厚)

  3、荷载计算。

  分别计算恒载与活载引起的竖向压力和水平压力。恒载计算时,,根据荷载与构件刚度比,先求出单一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然后进行叠加成为实际荷载下的框架内力(见图二)。最后进行荷载组合(极限状态)。

  图二组合作用下的内力图

  顶板的弯矩与轴力底板的弯矩与轴力

  左侧墙的弯矩与轴力右侧墙的弯矩与轴力

  5、截面设计。

  各构件按照偏心受压进行截面设计时,拟定截面之后,分别按跨中、结点的计算内力配置钢筋,钢筋按照左右对称设置,采用最不利荷载计算。最小配筋率0.2%,最大限制配筋率2%。

  三、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计算过程中发现,根据《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中计算明箱涵的活载以及涵身侧面由活载引起的土体压力时,是根据车轮在规定角度下分布区域的均布荷载,替代为箱涵顶部全宽范围内的均布荷载值进行计算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中对活荷载的在涵洞上的分布规定为以30°角向下分布,但是没有将明涵与暗涵分开规定。

  如果涵顶覆土高度很小,例如本例箱涵顶部铺装层为10cm左右,这样根据车轮扩散分布面积计算得出荷载值会非常大,活载等代成箱涵侧面作用的土体压力也非常大。如果还是以该值作用于箱涵,计算出来的各结点、跨中的弯矩值会非常大。如若用该数值进行配筋计算时,会产生有些位置的小偏压情况,小偏压时,因为弯矩大,该数值为负数,最后计算出的钢筋面积为负数,不符合实际情况;另外为大偏压的地方,计算出的钢筋面积会远超过最大配筋限制,不符合要求。

  本例在计算中,对汽车荷载的计算方法采用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中计算整体单向板时,通过车轮传递到板上的荷载分布宽度计算方式。其中一个车轮纵向分布长度取+d,按上述两公式进行车轮的纵向分布。横向则继续按照b=b1+2htg45°进行计算。

  对于分布角度的取法,本例参考的是《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中提到的对于填土高度大于0.5m的,按照30°角向下分布;对于填土高度小于0.5m或者无填土的涵洞,车辆荷载按照45°角向下分布,并且考虑冲击系数,冲击系数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取0.3。

  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其最后的结果与仿真分析软件模拟结果接近,并且与实际情况也较符合。因此对于箱涵特别是明箱涵的计算,关键点在于车轮的分布面积的取法,取值的合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内力计算的偏差。

  结束语:设计人员在箱涵计算时,对明涵和暗涵这两种形式应采用不同活荷载取值方式。因此不同的涵洞,不同的工程,应采用合理的方法计算分析,力求达到安全、可靠、耐用及经济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2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