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高速公路施工方向论文范文六

发布时间:2013-08-12 10:16:18更新时间:2013-08-12 10:17:31 1

交通运输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国家级期刊《科技致富向导》, 《科技致富向导》杂志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山东省科协主管主办的国家级正规刊物,杂志融新闻性、科技性、创新 性、可读性、针对性为一体,以“引领科教新潮流,展现科技新成果”为宗旨,坚持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与探讨,汇集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实战 派的宝贵经验,集学术性、前沿性、实践性为一体,为科技、教育工作者打造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个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
  摘要:本文针对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作出了相关的阐述及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事业也在飞速前进。尽管我国高速公路设计的技术标准在不断的提高,施工质量也在不断的加强,但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对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优化工作。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对策分析

  1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生产作业的管理,包括对施工、生产能力、组织现场作业、调度指挥等项目的管理,而物资流通、施工质量、施工作业以及对现场整体的管理和落实岗位责任制等均属于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的优化措施包括:

  1.1施工制度的标准化

  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结合市场供求,均衡组织施工生产,给施工方提供经济低碳的建筑材料,从而为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提供保证。

  1.2组织施工的科学化

  现场协调作业,实现其综合管理效益,力争效益最大化,从根源上杜绝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

  成立一个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团队,应用科学技术来提高团队的生产力,只有先进的团队才能打造优质的工程。

  1.4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将物耗及能耗降到最小,减少因物料的积压而造成的资金占用。

  2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环境变化大,浪费严重

  修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而自然环境是一个随时都在发生改变的复杂环境,再加上很多工程的施工在山区,地质结构十分复杂,这些给施工方案的实施带来了大量不确定因素,以至于很多施工方案不能按计划进行,此时必须对原有的方案进行调整,因而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浪费。

  2.2项目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短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量修建高速公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导致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繁多,建设速度过快,上一个项目还未完工,就有下一个项目在等待施工,这种过快的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另外,就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水平来看,我们的管理模式还不够精细,在施工测绘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很容易出现土石消耗过大和测量工程偏差等问题。同时,局部地区施工难度大,土地沙漠化严重、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大等自然环境条件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2.3项目施工监督制度薄弱,施工质量低下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施工监督制度,建设方在将工程发包出去后,没有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施工方未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进行生产,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工程质量低下。另外,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次数不够,施工方自检和监理单位抽检制度执行不到位,以至于很多隐患问题未能及时解决。例如,在路基填筑的松铺厚度或压实度控制时,按规定施工方必须做好自检工作,而监理也要起到抽查监督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并未按照国家相应的规定执行,而监理也没有定期进行抽检,这就导致很多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施工的监督制度,真正落实施工方自检和监理单位抽检工作,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

  3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3.1科学合理原则

  科学合理是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把握这一原则才能达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另外,还需要做到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的合理化、进一步提高现场资源的利用效率及现场设备的科学安全布局。

  3.2经济性原则

  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工程的运行费用,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换言之,就是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消耗率最小化,尽可能的选用可回收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的对工农业废弃物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循环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克服只抓进度,忽视质量,不计成本的问题,改正单纯的进度观和生产观。

  3.2规范化标准化原则

  施工现场涉及的工作人员众多,部门繁杂,因此,很有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施工生产活动的协调效率,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从本质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管理效益,建立起一个规范科学的现场作业秩序。

  4加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对策

  4.1做好高速公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施工前,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可能遇到的工程突发情况进行充分准备,必须保证在万无一失的条件下再开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在开工前还需对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工程所用到的技术、工程的细节注意事项以及工程质量要求等,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要求所有施工人员能够严格的遵守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施工。

  4.2健全施工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施工前,明确施工管理的责任人,建立项目经理部和专业工程施工队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政策。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团结合作。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各工程施工队的队长是该队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各自所在的区域,明确自身的职责,加强各个层次的质量管理工作。

  4.3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施工测量是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关键工作。在工程施工前,需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导线点、中线和高程等关键参数进行反复的测量,以确保达到闭合要求,并且中线和高程的误差必须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在工程开工之后,还要不断的对路基中线及各个桥涵构造物的平面位置、高程、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等进行严格的施工测量,以保证这些监控测量项目都在合理范围之内。为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组建工地实验室,并且由专业的试验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以确保工程原材料的安全可靠。同时,应加强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施行每一道工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5结语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益,继而因返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执行严格的管理规范、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保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管理人员应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应用高科技管理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将高速公路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明秀,李艳军.高速公路工程优化管理问题的几点研究[J].民营科技,2010(11).

  [2]安晓峰.谈谈高速公路的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

  [3]郗恩崇.高速公路管理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李春森.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J].交通企业管理,2008(1).

  [5]赵忠.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7(36).

  [6]王树照,秦玉秀.浅谈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2(18).

  [7]王义峰.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路桥信息,2010(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20752.html